- +1
《行读中西的人文课》:一位一线语文教师三十年的行读实践
12月5日下午,樊阳新书《行读中西的人文课》在上海图书馆书店首发,樊阳与简平、郭初阳、王胜三位从事语文教育的嘉宾进行对谈,以新书与樊阳创办的“人文讲坛”为例,共同探讨碎片化时代的阅读转型与语文教育。
樊阳,教育部全国模范教师,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语文高级教师。1991年,樊阳创办面向中学生的“樊阳人文公益讲坛”,以每周中西文学文化讲座、每月融合文史地的人文行走形式,带领中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用行读结合的方式重塑语文教育。迄今 30 年,樊阳所办的人文讲座逾千场,行走万余公里,近千名学生受益。为了让更多学生了解、接受并加入人文阅读,樊阳团队把他们30年来的系列人文讲座凝结成册,最终成果便是今天所看到的《行读中西的人文课》系列丛书。
作家简平认为,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提高,阅读的方式、形式和手段只会越来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完全排斥电子移动端阅读及其带来的碎片化阅读是不现实的。作为读者,我们既要理解并接受“碎片化阅读”这一时代产物,同时也要培养阅读整本书籍的能力。“长篇阅读带来的快乐与收获是短篇阅读无法企及的”。
中学语文老师郭初阳则从语文教学角度看碎片化阅读。在郭初阳看来,长久以来中小学语文教材选篇的篇幅大多短小轻薄,容量极其有限,“因为语文书是我们小朋友通向文学的一个一个途径,语文书的选文本身它客观上导致了一个碎片化”。另一个原因则是学校固定的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老师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本书或者长篇文章的教学,学生也难以在这么短时间内消化吸收。樊阳所创办的人文讲坛形式的语文教育,或者说是人文教育,构成了一个因为热爱与探求所组成的微型的学习共同体,“这种带有热度的、带有温度的我觉得这是可以抵制碎片化的”。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最集中的一种体现。书籍的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对于生命的价值与质量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我们的语文课必须要有书籍阅读。”同为语文教育者的樊阳也表示,语文实践光靠学习教科书上的内容是不完整的,人文阅读的目的就是要打破这种碎片化的教学,实现了知识体系的贯通,“用人类文明的这种最精粹的东西来贯通一个人对于世界的理解,对于人的生命的理解,这是一个根本的想法,我觉得也是我们面对碎片化时代的一个很重要的修行方式。”
上海佰特教育创始人及理事长王胜表示,从阅读中得到快乐是养成长篇阅读习惯的关键。在被各类娱乐充斥的当下, “你愿意花时间读厚厚一本书,是因为它带来的快乐是别的东西带不来的”。王胜认为,《行读中西的人文课》将趣味性、文学性、知识性融为一体,寓教于乐,学生甚至成人在阅读时都能获得快乐。他也支持女儿参与人文公益讲坛的行走,成为讲坛志愿者,他说:“在匆匆忙忙的人生之旅中延续文明的传统,樊阳老师用他独特的方式和坚韧的努力,带领了一批又一批充满希望的年轻人从经典文本到历史现场,用阅读、观察、讨论和思考将文明带进了年轻的心灵中,联结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这套书就是他过去30年心血的结晶。”
除了现场嘉宾,发布会上还有许多樊阳曾经带过的学生。这些学生有的从事人文事业,大学后攻读理工科的也大有人在,他们都从樊阳开设的人文讲坛与行读中受益良多,并保持了继续阅读的习惯。人文讲坛历届学生代表分享了人文教育对于自身成长的意义。
讲坛2006届会员张亦辰,曾经是语文课代表,现在是复旦大学中国哲学在读博士。在樊阳老师的激励下,他从工科码农转向国学研究,2017年回到讲坛担任助教,对人文教育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 “人文精神并不是一味的高扬人的伟大,事实上和自然天道、历史进程,甚至和人工智能相比,我们能做的实在有限。人文精神的可贵恰恰在于我们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但却并不因此躺平不动,指望出现超人或救世主,而是保持清醒的乐观,在红尘俗世中缓慢坚定而妥善地使用自己的力量。我觉得这是这种力量串联起大家的生命世界,给这个看似碎片化的世界赋予色彩温度和幸福感。我们今天能在此相聚一堂,正是人文精神的力量所在。樊老师身体力行,为大家提供一个精神的避风港,既在人文经典,也在实际交往中去体验人心的丰富多彩,去感受、去尊重、去包容自我和他者的力量和局限。”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