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九三学社发文质疑鄱阳湖建闸:不能仅由水利部门和江西主导
12月2日,继多个环保组织连续数日呼吁反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后,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官网发表《我们对鄱阳湖口建闸工程的看法和建议》一文。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该文详细叙述了鄱阳湖的历史、现状、困境,并对鄱阳湖当前突出的生态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鄱阳湖目前生态问题原因主要是外在的,枯期提前和延长不能作为湖区生态变化的唯一原因。
文章指出,三峡工程运行以来长期拦中小洪水,加上其它支流水库控制,长江中下游汛期中小洪水显著减少。湖区夏季规模缩小、湿地不能充分淹没,大批蝶形湖与外界季节性联通机制逐步破坏,这些应该是湖区生产力降低和生态退化更主要的原因。
文章提到,长江水位变化对鄱阳湖起着决定作用,上游水库调节应该是枯水提前的根本原因,长江清水冲刷和湖区挖沙等也有一定作用。
该文强调,“当前不能自扫门前雪,我们必须站在长江整体高度、在当前变化程度和格局基本确定后,由国家组织全流域、多行业规划解决存在问题。”
文末,九三学社提出四点建议,包括:停止当前仅水利部门和江西单独主导的鄱阳湖工程;流域水利水电工程和有关部门进一步重视生态环境问题;高度重视两湖和中下游地区受水情变化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等民生问题;加强长江两湖、中下游及河口地区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变化原因和长期效应研究等建议。
该文来源显示为九三学社中央人口资源环境专门委员会。公开资料显示,该委员会主任为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周建军。
江西九江,随着鄱阳湖水位下降,曾经烟波浩渺的湖水已经变成一片壮阔的草原。【附】
九三学社《我们对鄱阳湖口建闸工程的看法和建议》全文
最近,江西省水利厅发布了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鄱阳湖工程)环评公共参与第一次信息公示,指出近年湖区枯水期提前和时间延长,水生态与水环境有恶化趋势,灌溉和供水发生困难,提出拟在湖口建闸对鄱阳湖实施季节性调控,以达到提高湖区枯期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改善供水和灌溉等条件。
我们注意到鄱阳湖工程规划在最大限度缩小江湖控制程度和生态定位、高度重视公众参与。这是在工程建设目标、方式和程序上的进步。我们也注意到社会各界对鄱阳湖工程的强烈反响。江西省和社会各界都高度重视长江的完整性和生态安全,都在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长江经济带建设“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号召,大家有大方向的共识。
鄱阳湖占长江水源15%,是长江最大通江湖泊、重要部分和主要生态单元、我国和世界最重要的淡水生命生物栖息地、在长江防洪、生态和水资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调研认识到,近年来受上游水利水电工程影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改变甚至是趋势性变化。水量减少、径流季节提前和水位降低。三峡蓄水以来,中下游伏秋流量减小,湖口多年平均逐日水位最大降低3米。对典型的浅碟状鄱阳湖而言,湖口水位15到10米之差可使水域面积从2500平方公里缩减100多平方公里。长江水位变化对鄱阳湖起着决定作用,上游水库调节应该是枯水提前的根本原因,当然长江清水冲刷和湖区挖沙等也有一定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每年汛后在三峡蓄水150亿立方米期间,鄱阳湖和洞庭湖回补长江水量达60-80亿立方米。“两湖”在受到长江水情剧烈变化影响的同时,也为缓解水情变化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长江鱼类减少趋势严重,白鱀豚灭绝、江豚不足千头(少于1997年四分之一)、中华鲟仅存百余之间(1982年前逾3500尾)且生殖条件被严重改变,10余年间干流、洞庭湖和鄱阳湖鱼获量都减少、四大家鱼锐减9成以上,长江口外舟山渔场已经凋零。鄱阳湖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世界生命湖泊网”唯一中国代表,全球95%以上白鹤及其他候鸟在此越冬或迁徙停歇,隔断江湖、人工控制也将严重影响我们作为国际湿地公约缔约国的声誉。同时,当前环境污染负荷很大,长江口周边已是我国水质最差海域,鄱阳湖内部状况也很不乐观,建闸滞流也将严重影响水源70%依赖长江的上海用水。鄱阳湖情景,在长江另一通江湖泊——洞庭湖也非常相似。严峻形势下,保护两湖对保护长江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更具有特殊重大意义。生物多样性决定于生境多样性、完整的长江才是健康的长江,我们不愿看到一条没有江湖连通、变得更加寂静的长江!
我们注意到,鄱阳湖是一个长江造就的近代发育湖泊,“汛期是湖、枯期成河”是鄱阳湖自然之大观。内陆淡水生态系统的功能不仅决定于水面大小,汛枯变幅也是重要指标。正是水位和幅员大变差造就的生产力水平营造了鄱阳湖独一无二的生境和生态地位。三峡工程运行以来长期拦中小洪水,汛期下泄最大流量比设计小1-2万立方米每秒,加上其它支流水库控制,长江中下游汛期中小洪水显著减少。湖区夏季规模缩小、湿地不能充分淹没,大批蝶形湖与外界季节性联通机制逐步破坏,这些应该是湖区生产力降低和生态退化更主要的原因。我们认为鄱阳湖目前生态问题原因主要是外在的,枯期提前和延长似不能作为湖区生态变化的唯一原因。
同时,长江水文情势正面临一个长期和显著的变化过程。上游系列大型水库群将逐步投入运用,汉江丹江口水库也已加高和增加库容,南水北调等需大量调水离江。长江中下游水量减少、径流季节提前、伏秋水位降低,以及污染负荷高的趋势已成定局,然而这些变化的程度和影响广度目前还没有充分反映出来。在此情况下,两湖建闸控制(鄱阳湖工程通过后,没有理由拒绝洞庭湖建闸要求)从整体趋势上会进一步提前和加剧上述变化程度,巨大环境与发展矛盾之下的,中下游河道(特别是河口)水质控制。当前不能自扫门前雪,我们必须站在长江整体高度、在当前变化程度和格局基本确定后,由国家组织全流域、多行业规划解决存在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保护长江和协调各方面发展需求,这样才符合党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
对于湖区灌溉和居民饮水困难等民生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但是,由于湖区农田和居民数量有限,完全可以采取其他办法解决。水位降低对灌溉影响主要是提灌站取水条件,考虑到这一地区夏天之外只有春灌需求,改造提灌站和增加引水设施完全可以得到很好解决。鄱阳湖周边主要是沉积地貌环境,地下水丰富而且水质普遍优于地表水,安全的居民饮水最好通过打井等措施解决。这些措施的代价和环境影响完全不可与建闸比较。对确实受长江近年水位降低引起的干旱和饮水问题,中央和地方应该给以扶持,这也是湖区群众2020年全面小康的要求。
我们建议:1.停止当前仅水利部门和江西单独主导的鄱阳湖工程,将鄱阳湖问题放到长江大保护层面进行研究,有更多环保、林业等多学科参与,统筹解决水资源、防洪和生态问题;2.流域水利水电工程和有关部门进一步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切实以生态优先原则优化调度,最大程度缓解工程调蓄的不利影响(加强长江中下游蓄滞洪区等防洪建设,三峡等重大工程严格执行原规划确定的调度方式、摒弃汛期拦中小洪水做法);3.高度重视两湖和中下游地区受水情变化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等民生问题,纳入《三峡工程后续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妥善解决;4.加强长江两湖、中下游及河口地区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变化原因和长期效应研究,为保护长江提供更坚实和可靠的认识基础。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