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1
  • +1
    127

王水雄:罗一笑,我们让您见笑了!

王水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社会学系副教授
2016-12-02 11:47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罗一笑,一个小姑娘的名字,昨天早晨,被许多人所知晓。因为一篇她爸爸罗尔讲她生病住院的文章《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在朋友圈被刷屏了。顺带地,我也看到了她的生活照,以及在儿童医院的光头照——很漂亮的光头照。

一大早在朋友圈看到那篇文章,说实在话,我的心真的被触碰到了。想起了许多往事,也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对脆弱的生命的感慨,让我不禁泪眼婆娑。看文章很少点赞赏的我,忍不住去点“赞赏”,结果被告知赞赏已经达到了金额的上限。还能做什么呢?只剩下转发这篇文章,聊表心意。

这样的文章在朋友圈被刷屏,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

不过,很快就在朋友圈看到了类似这样的一些话:“无反转不新闻!某刷屏事件该反转了”。“白血病属于国家医疗救助报销类疾病,治疗费全免”。“关于罗一笑,大家先别转了!第一,其微博称医疗费用已足够。第二,以转发为方式卖文,其平台必因转发而受益,这种方式与募捐相比,幕后多了一个商业推手。第三,我们果然在微博上看到了爆料和质疑!不知道我们的善意,是不是又一次被利用了?”“这个爹在广东有三套房子,自己资产分文不愿意动,每天靠打赏收几万赚钱。被他前同事爆料了,带血的营销”……

看到这些,有朋友说:“我又迷茫了,再一次觉得智商需要充值”;“其实网络也挺可怕,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一边是转发公众号的情怀党,一边是带着质疑眼镜的吃瓜群众”……

从朋友圈及其文章中展现的各类截屏画面来看,我的反应是:罗一笑生病,毕竟是真实的;罗尔对自己孩子的关心、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艰难也毕竟是真实的。“带血的营销”?相比于那些靠拍电影挣大钱的明星,他们可是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了!而且,罗尔的文章是你看后,自愿打赏;去电影院看电影可不是这样。

前面提到,我看罗尔的那篇文章时,想起了许多往事。其中一件,是5年前,我一位堂兄的外孙女得了白血病,其父母甚至已经到了上街乞讨以便筹资为她看病的地步。我当年找过几位记者,却都未能帮上什么实质性的忙。说实在话,在获知那个女孩子最终去世的消息后,我内心是很羞愧的。如果能像罗尔的朋友那样,借助其父母的一技之长,帮忙筹集到足够多的钱,救孩子一命,或者延长她美丽的生命,某个公众号涨多少粉,该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事啊!

何况,《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一文,的确是真实心境的自然流露。它还令我想起自己在面对失去亲人的残酷事实时,无力回天、痛哭流涕的心境。我相信,不少人有过、或者将会有类似的经历。

于是,我在朋友圈留下了下面这段文字:(一篇文章)情真意切,于我心有戚戚焉,从中个人有所收获,也就值得打赏回馈了!至于故事反转,发现作者竟有这样那样的不是,背后竟有这样那样的动机,所以觉得自己的善意被掠夺了,实在是并无必要。难道我们竟然希望自己帮助的对象是圣人,毫无瑕疵?那你还能帮助什么人?难道这个世界竟会忘记处罚那些暴得大名、却德不配位的人?德行不高,却得享大名,乃是灾难之源。

我的思考大致是这样的:一个人的微观动机,比如,恻隐之心、善意萌发,存乎一念之间,这其实是很自我的事。仅从微观的层次来说,存乎一念的善意,实在是弥足珍贵的。它是自己之所得,不关局外人什么事儿。旁人不应质疑,自己也不需要对之感到迷茫。

当然,在这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个人的一念,如果异乎寻常地一致,汇聚起来,相互激荡、相互影响,其总体的力量能够达到何种程度,有时并非是常人所能预料的。但是,只要在微观层次上,它是出乎本心、本性,不受强力操控,就不会有多大的破坏性。对社会来说,在关键时刻,它甚至常常能起到避免人类大灾难的作用。

是的,有时候,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善意被别人利用,多多少少就会有那么一些不爽的感觉,就仿佛是吃了一只苍蝇。微观的动机总是镶嵌在更宏观的社会结构之中才能发挥巨大作用,而宏观的社会结构又总是那么复杂,所以,“善意被利用”这个问题要说清楚,并不容易。不过,有一点似乎能说清楚,就是,我们似乎更应该警惕那些利用人们的善意去为非作歹、造成巨大破坏的人和“故事”。而拥有了较大权势的人,往往更倾向于能造成巨大破坏;被他们所操控的“故事”,也往往更不那么容易轻易被反转。所以,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对待这一类人和“故事”时,持有更带警惕性的善意。

至于罗一笑的这个故事,从《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到《罗一笑,你该站住了》,反转几乎可以说是分分钟的事。这样的反转,恰恰说明,罗尔的背后,并没有什么真正有权势的人物。对于罗一笑、罗尔这样的人,我想,我们的善意不妨更率性一些。如果善意总是要附带那么多的条件,如果善意意味着要把为人父母者的既往查个底朝天,那就不再是善意,而是故意,甚至是敌意了。想来即便得了270万的巨款,即便“被钱砸到了头”,为了罗一笑,罗尔是会慎重地对待这笔“能砸头”的钱的。

在微信中,我还看到了罗尔写的另外一篇文章《谁能放得下心中的狗》。大意是说,罗一笑很爱狗,希望能养一条,但是父母不让。后来父母给她买了一只乌龟,名为“丞相”。罗一笑很高兴,悉心照料。住院后,罗一笑仍然牵挂着“丞相”,嘱托罗尔好好照看。在一次讲完《我想要一条小狗》的故事之后,罗尔许诺罗一笑:“等你病好了,爸爸给你买一条小狗”。结果罗一笑的回答是:“爸爸,我有了丞相,就不要小狗了。我怕有了小狗,我对丞相就不好了。”罗一笑的行动和回答,透着责任和爱。

面对这么懂得责任和爱的罗一笑,作为成人,我不免觉得有些羞愧。我想跟罗一笑说:很抱歉,昨天的一切可能会让您过早地看到我们所在的是这样的一个成人世界。我们成人想表达爱,却总是担心受到伤害;我们总有很多理由让自己倾向于冷漠,却很少能找到证据来支持自己充满激情的初衷;我们成天被大人物利用,却总在担心自己被小人物所忽悠;我们常常在迷茫着该相信谁,却很少去直面自己的真心和本性。所以——

罗一笑,我们让您见笑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社会学视野,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127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351)
    发表
    热评论
    罗是文人涉嫌骗捐,有的同行确实表现有点出格了,包括深圳靠对此类骗捐事件穷追出名的网红,这次都意外的温柔。周老虎事件中,虎照是真的,是某些辩护士的托词,这次,病是真的,又出来了。央视记者王志安揭露,罗从10月就开始在网上发文骗捐,医院结算时总额4万自己付1万,继续在文中说花4万,共收入近20万。后来觉得来钱快,又开始营销那270万。此次退回,那20万也不在退回之列。实话实说,现在压力在没房的打工者身上,在深圳有房的一般白领,哪个手里没几个活钱,为了几万十几万的医疗费,根本不必到卖房的地步,大而言之,深圳多数市民根本就不能和贫困地区的人相比。只是因为罗是媒体人,有的同行,特别是深圳的文人们,完全没有对类似骗局的那种冲劲,话语间充满了同情。 忘记这次的关键是欺骗,消费社会爱心,使将来可能的真正弱势者无人同情,得不到救助了。
    2016-12-02 ∙ 广东
    402
    回复
    举报
      不管怎样,祝罗一笑小朋友早日康复。世间烦扰,与你无关。
      2016-12-02 ∙ 四川
      245
      回复
      举报
        澎湃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大多数网站现在都跟从大流批判罗一家以博眼球。可是又有谁冷静下来想想罗一笑呢? 就算有人骂我圣母,我也认为罗一家初心是好的。错的是某些制度法规的不完善和罗内心的一点点侥幸。人无完人
        2016-12-02 ∙ 浙江
        216
        回复
        举报
        • 你真是个极品!
          • 2016-12-02 ∙ 上海
            8
            回复
            举报
        • cqxb逻辑有问题,(大多数网站现在都跟从大流批判罗一家以博眼球)跟从大流能博眼球吗?博眼球的恰恰就是王大师这种标新立异,角度刁钻拼死也要反着来的文章才会有这样的效果吧?(你是夸大师呢,还是黑人家?)没有谁认为笑笑不该帮助大多数网友都心疼笑笑,觉得没有人关心笑笑的只是你们的借口而已!
          • 2016-12-02 ∙ 四川
            6
            回复
            举报
        • imlaozhao作者似乎没明白事件最大的危害是破坏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和善意。这事对善意的网友的影响就像扶助摔倒老人反被讹一样,日后在类似事件面前举棋不定,那些真正走投无路的人也许因此失去救助机会。骨肉情深朋友仗义都是好的,但不是出发点正确就可以不择手段为所欲为。
          • 2016-12-02 ∙ 福建
            16
            回复
            举报
        • 共4条回复
        呵呵呵,错了就是错了,事实就是已经欺骗了网民,至于原不原谅那是网民自己的事情!不要再以道德绑架的口吻说的信誓旦旦!呵呵
        2016-12-02 ∙ 浙江
        135
        回复
        举报
          同意。赏金收回了,希望善意不要收回
          2016-12-02 ∙ 上海
          132
          回复
          举报
            新评论
            对于罗,我相信他是无心的,他写的文章中并没有说大家帮帮忙,帮孩子度过难关什么的。哪个父母会为了自己的私心来消费自己的孩子呢(当然也会有,但毕竟是少数),人之初,性本善。捐了就是捐了,又何必为人家有多少房产而争执不休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相信罗也是一样。评论中看到还有人谈及老人讹诈问题,但我相信这种事依然是少数,只不过是媒体舆论的过度渲染才导致我们的冷漠(彭宇案是这一问题的导火索,但事实却不是老人的问题),请大家设身处地的想想
            2016-12-06 ∙ 未知
            回复
            举报
              罗尔的意思是:罗一笑很可爱,大家舍不得就拉住她;罗一笑很可怜,大家舍不得就帮帮她。是的,罗尔自己呢?他舍得的自己的女儿,舍不得的是自己的物质财产!他把自己的义务去让社会让爱心承担了,自己没有穷尽自己的力量,并没有那种为爱女付出的努力,却让社会热情澎湃地施以援手。我个人觉得,这是“狼来了”!王教授希望我们生活在儿童的世界里?“弥漫在许多学院教育过程中的那种幼儿园气氛”——这是哈耶克说的。
              2016-12-03 ∙ 福建
              12
              回复
              举报
                让罗一笑见笑的,应该是她爹吧???
                2016-12-03 ∙ 福建
                3
                回复
                举报
                  他爸不缺治疗的钱是吗?那为什么募捐???
                  2016-12-03 ∙ 上海
                  回复
                  举报
                    作为一个普通大学生,亲身看到十岁小表妹患白血病,农村家庭家中积蓄花费一空,负债累累,最终还是离开了。罗一笑至少是幸运的,还有大病补助,农村娃几乎就是慢慢等待生命逝去的过程。目前学的社会保障专业更深深感到城乡医保巨大差别,期待统一的社保制度。
                    2016-12-03 ∙ 未知
                    回复
                    举报
                      还得深挖推手公司,要将责任落实到人!
                      2016-12-03 ∙ 未知
                      4
                      回复
                      举报
                        大家讲理,你却论情。王水熊,大家让你见笑了。
                        2016-12-03 ∙ 上海
                        4
                        回复
                        举报
                          那些不用朋友圈的人,要么装,要么没朋友吧嗯?
                          2016-12-03 ∙ 辽宁
                          回复
                          举报
                            看完文章我就看这功能了,除了点赞送东西的,就是过生日的,我表示几乎都没看过,朋友圈全是商贩,不进圈里,都在圈外面玩
                            2016-12-03 ∙ 福建
                            回复
                            举报
                              太需要这个功能了,有的奇葩公司非要求员工转发自己公司公众号的文章,所有同事一起转整个朋友圈就被刷屏
                              2016-12-03 ∙ 北京
                              2
                              回复
                              举报
                                公众愤怒的是被欺骗,女儿有难不是想着破财保命,而是保财求人。这好比一个人自身不努力却要求你帮他助他飞黄腾达。你心里乐意?
                                2016-12-02 ∙ 广东
                                3
                                回复
                                举报
                                  不要瞎洗地了,我们的善意是需要给那些真正看不起病的人的,而不是这种坐拥千万资产还舍不得给自己女儿用的,如果当初罗尔在文章里写明自己的家庭情况,根本就不会有人打赏
                                  罗一笑小朋友是无辜的,值得同情的,但这改变不了她的父亲无耻行为的事实
                                  2016-12-02 ∙ 山东
                                  17
                                  回复
                                  举报
                                    写的真好
                                    2016-12-02 ∙ 山西
                                    3
                                    回复
                                    举报
                                      自愿捐和被骗了自愿捐,法律上都是两件不同的事,别说道德层面了。不是圣人和是骗子中间还有很长距离。
                                      2016-12-02 ∙ 清华大学学生宿舍
                                      12
                                      回复
                                      举报
                                        想起当年克林顿被弹劾,不是因为性丑闻,而是说假话。
                                        2016-12-02 ∙ 河南
                                        17
                                        回复
                                        举报
                                          这种心情可以理解,还是要努力啊
                                          2016-12-02 ∙ 陕西
                                          回复
                                          举报
                                            这位教授,请问大众没有关心罗一笑的病情么?事实上已经给予了非常多的关心,不然也不会捐款帮助其治病,也不会转发那么多次。第二,如果大众认为只要初心是好的,方式错了无所谓,因为人无完人,但他也是有一定理性思维的人吧?不然还要道德和法律干嘛?第三,罗尔作为父亲,筹集资金是应该的,但他也是社会的一份子,您是社会心理学的教授,人的社会角色的多样性你会不懂?消费公众爱心,以欺骗的手段换取原本可以用其他更好的方式筹集的资金,是他自己将自己的女儿推了出来,也将自己的名誉践踏的体无完肤,这并不是大众的错,因为这是事实,不是公众的编造
                                            2016-12-02 ∙ 江苏
                                            30
                                            回复
                                            举报
                                              不赞同作者的观点,孩子是无辜的、不幸的、是应当得到关怀的,可惜的是她的父亲做了骗捐的事,我应该理解为她的父亲不够爱她(不愿放弃一些物质去救女儿),还是这个父亲被名和利淹没了心,拿自己的女儿做道具,他应该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最终事情败露之后,舆论对孩子的伤害是有多大吧!这样自私的人,对待自己的孩子都这样,还指望他能怎样?那些站出来为他正言的又是有何居心?吸引眼球吗?
                                              2016-12-02 ∙ 未知
                                              29
                                              回复
                                              举报
                                                感情的事无能为力,原谅你只走到这里
                                                2016-12-02 ∙ 陕西
                                                3
                                                回复
                                                举报
                                                  爱好的女孩运气才不会太差
                                                  2016-12-02 ∙ 陕西
                                                  1
                                                  回复
                                                  举报
                                                    加载中
                                                    • “好房子”国家标准来了
                                                    • 加强对网络主播、自媒体等信用监管
                                                    • 今年助学贷款免息,还可延期偿还本金
                                                    • 美股三大指数开盘集体下跌,道指跌0.77%
                                                    • 瑞典宣布向乌克兰提供近16亿美元军援计划
                                                    • 源自西方的一个节日,在每年4月1日
                                                    • 杜牧的诗《清明》中“路上行人欲断魂”的上一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