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0部高分心理学电影,有没有戳中你内心

2021-12-06 18: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10部高分心理学电影,拿捏你死死的 原创 小印 印客美学

心理学能帮助我们认识内外世界,能解决我们的困惑疑虑,让我们更好的自我调整、更好的包容接纳、更好的感受生命。

社长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影单,包含十部经典的心理学相关影片,快来看看有没有戳中你内心的那一部吧~

NO.1

《自闭症少年的内心世界》

(君が僕の息子について教えてくれたこと)

(2014)

导演:NHK

豆瓣评分:9.1

哲思关键词:自闭症

片源:爱奇艺

影片根据自闭症少年东田直树的随笔改编,展现自闭症少年的生活,聆听他们的内心世界,希望借此给自闭症家庭带去希望,也帮助更多人了解并接纳自闭症群体。

自闭症患者的情感丰富与常人无异,甚至更加敏感温柔,只是语言(口头和肢体)与情感的连接通道坏了,所以没办法流畅的表达。

对于他们,正如杉山登志郎医生所说:

“做让他们大脑感到开心的事情,才是让他们进步最好的方法”。

电影细腻又温暖,总是在不经意间触碰到人心里最柔软的那根弦,让人有想要落泪的冲动——

在直树用纸质键盘努力与人对话、因完整表达了想法而开心蹦起来的时候;

在斯科特的父母在家中放置蹦床,他在蹦床上接连不断地高高跳起的时候;

在直树用食指慢慢敲击键盘写作的时候;

在大卫·米切尔努力接近自己儿子的时候……

自闭症少年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星星的孩子”。

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像星星般纯净,也像星星般孤独。

他们只是不同,但也可以度过意义丰富的一生。

希望有一片天空,可以安放星星孩子不同的灵魂。

希望所有艰辛的努力,所有温暖的引领,可以打开星星孩子的心门。

愿所有的星星孩子们都能被世界、被如你我这样的平凡人温柔对待,也都能找到让自己开心的事,

“像自由女神一样,面朝天空,真诚的活下去。”

补充阅读:

桃莉·海顿:《孤独的孩子》

NO.2

《黑天鹅》(Black Swan)

(2010)

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豆瓣评分:8.6

关键词:人格分裂、自我解放

片源:爱奇艺

《黑天鹅》呈现的是舞蹈演员Nina的成长史。

Nina被选为舞剧的主角,但纯真如“白天鹅”的她无法理解舞剧里邪恶的“黑天鹅”,因而无法全情投入。

为了完成一场完美的芭蕾表演,她不断解放天性,释放出自己“黑天鹅”的人格。

导演透过一个精神分裂舞者的眼,将善与恶两种力量的博弈具象化,让观众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主角内心的觉醒、挣扎和矛盾。

白天鹅纯洁、敏感、易碎,明媚而忧伤,就如同象牙塔里的公主,是人性中善的一面,是Nina的主人格。

黑天鹅野性、狂暴、性感,充斥着野心和暴力,是人性中恶的一面,是原本被Nina压抑住的第二重人格。

Nina长时间忍受着母亲的过高预期以及高压控制,这是导致她具有多重人格特质的原因。

舞剧《黑天鹅》主角的激烈竞逐、排演的不顺利、随时可能被替换的高压力,这是导致Nina多重人格病症呈现的现实刺激因素。

首演当夜,妮娜身上“白天鹅”和“黑天鹅”这两个原本完全分裂的人格部分,在她的精神世界中同时登场,她终于达成了完美的表演。

当表演结束,Nina带着致命伤躺在地上,一众姐妹在雷动的掌声中簇拥而上。

舞台的灯光将一切照亮得洁白、神圣恍若天堂。

从最初接角色时,体内黑天鹅的觉醒;到最终落幕后,自我的完全觉醒, Nina 终于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 I felt it .

I felt perfect .

I was perfect .”

每个人身上都住着白天鹅和黑天鹅两个部分,或偏向于白色、或偏向于黑色、或试图在两股能量间寻求平衡。

我们也和Nina一样,面对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在他人的期待下不得不切割掉一部分不符合标准的“自我”,活得身不由己。

但为了心灵的平衡、为了人格的完整,我们不应该对天性进行切割和压抑,而应当去接纳、去理解,让善、恶在我们的身体里和平共处。

只有当这两部分共同存在时,我们才称得上是一个“完整的人”。

补充阅读: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NO.3

《发条橙》(A ClockworkOrange)

(1971)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豆瓣评分:8.6

关键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条件反射、厌恶疗法

《发条橙》讲述了一个生活在未来英国社会的问题少年,因青春期躁动走上歧路,后受到政府的改造,重新融入社会的故事。

主角亚历克斯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他滥施暴力,损害社会规范和他人利益。

导演对于主角行为的塑造极富戏剧张力,也借此展现了对生活信念缺失的思考和忧虑。

政府矫正小亚历克斯的手段,是通过心理学中的厌恶疗法,用暴力手段来矫正他的暴力行为。

治疗采取的近乎“洗脑”的方式,表现出对个性的完全抹杀,对个人自由的彻底干涉,是对西方社会标榜人性却又选择以暴制暴问题的深刻嘲讽。

橙子的英文是orange,在马来语中,orange有“人”的意思。

“发条橙”,实际是指“机械控制下的人”。

亚历克斯就是这样一个“发条橙”。即使他曾经是那么恣意妄为,最终也还是在国家机器的操控下,活成了一个平平无奇、按部就班的发条玩具。

影片迫使人们发问:

当一个人被剥夺了道德选择的能力以后,他的人权何在?

当一个人可以被机械建立一种动物性的条件反射时,他与实验动物有何区别?

这就涉及到心理学研究的伦理性原则:“在科学性与伦理性相矛盾时,应该先保证其伦理性,放弃研究,或采用其他不违背伦理的方法。”

当客观真理逐渐深入到人的精神领域中去,人们开始担心“高贵的人”最后沦落成彼此拷贝克隆的“发条橙”,担心“高贵而孤独的心灵思考”沦落成整齐划一的道德模式的执行。

“人在社会体制的框架下到底该如何保持自己的自由意志?”

这个疑问似乎永远也找不到答案。

补充阅读:

安东尼·伯吉斯:《发条橙》

福柯:《疯癫与文明》

NO.4

《爱德华大夫》(Spellbound)

(1945)

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豆瓣评分:8.3

关键词:精神分析、童年阴影、梦的解析、失忆

片源:爱奇艺

故事在一位精神分析学家和一位患有失忆症和犯罪情结的病人之间展开。

在治疗的过程中,病人找回了丢失的记忆,童年阴影得以解开。两人也终成眷属,收获了美满的爱情。

通过影片中我们可以了解许多关于精神分析的知识。

主人公无法面对童年误杀兄弟的悲剧,当看到爱德华被人枪击滑下山崖时,相同的情境唤起了他惨痛的回忆。

为了保护自我,他启动自我防御机制,将这两段经历一同压抑到无意识当中去,导致了癔症性遗忘。

这对应着精神分析学的理论:一个人的所有经历中,其童年的经验对他(她)日后的行为和情绪情感有最重要的影响。

在我们的社会里,似乎每一个人都在按部就班正常的生活。

但是,当你去探寻人们的内心深处,就会发现,很多人都存在着某种心理问题,其中很多都来自小时候。

这提醒我们,要着意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此外,影片还贯穿着各种精神分析流派的观念和心理治疗方法:移情、无条件积极关注、梦的解析、自由联想……

影片将悬疑与心理学结合,揭开了心理学神秘的面纱,也推广了心理学。

它促使我们用心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不断探索心理世界的奥秘。

补充阅读:

弗洛伊德:《自我和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对童年时代的一次回忆》

NO.5

《水果硬糖》(Hard Candy )

(2005)

导演:大卫·斯雷德

豆瓣评分:7.5

关键词:恋童癖、语言暴力

片源:优酷

提到少女和大叔的恋情,你会想到什么?

水果,蛋糕,邂逅,代沟,激情,浪漫?

这部电影将颠覆你的想象。

有恋童癖的男人诱拐了14岁的少女,他以为自己是高明的猎人。

殊不知,少女才是猎人,他只是猎物。

少女的接近是一场为朋友设计的、蓄谋已久的复仇。

影片中最惊心动魄的片段就是少女对男人的报复。

导演在展现男人误以为自己失去性器官后产生的恐惧感,这其实是一场用心理学制造的骗局。

这种恐惧感来源于女孩的语言暴力和实际工具的配合。

它的产生也印证了弗洛伊德的“阉割情结”:来自于人的潜意识里的,性器官被切除的恐惧。

在影片的最后,男人问:“你到底是谁?”

少女说:“我是每一个女孩。你曾经窥视过。抚摸过。伤害过。杀过。”

男人从楼顶跳了下去。

少女背起包,带上了她的红帽子离开了。

“Hard Candy”,水果硬糖。

它其实是一句美国网络俚语,代指未成年少女。

影片中的“小红帽”最终进行了大快人心的复仇,但在现实中,还有太多单纯天真的“小红帽”,自以为是找到了真爱,实际却跌进了“大灰狼”的陷阱,让自己的生命坠入无底深渊。

希望所有小女孩的童年都像水果硬糖般甜美,也希望小红帽的故事不是小红帽被大灰狼吞掉,也不是大灰狼被小红帽阉割。

而是小红帽一路上从未遇到过大灰狼,平平安安地到达了外婆家。

补充阅读: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运动史》

NO.6

《煤气灯下》(Gaslight)

(1944)

导演:乔治·库克

豆瓣评分:8.3

关键词:煤气灯效应、PUA

片源:腾讯

因为这部电影,心理学中衍生出“煤气灯操纵情感模式”,也被称作“煤气灯效应”。

这是一种加害方通过频繁、长期、恶意的心理暗示,操纵对方情绪,使受害方逐渐麻痹、怀疑、自我否定、出现幻觉、情绪崩溃,甚至对加害方产生依赖、信任的恐怖心理学武器。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觉得这个概念很熟悉,因为很多概念都与它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比如冷暴力、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情绪操纵还有PUA。

在丈夫格里高利的操纵之下,宝拉由一个自信、美貌、且能独立思考的歌剧演员,逐渐变得疑神疑鬼、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的人格价值,最后被禁锢在家中,意志消沉,怀疑自己,和外界失去联系,几近被逼疯。

本片虽然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作品,故事内容却十分完整。

片中蕴含的内在意义,在今天仍然有相当重要的现实价值。

我们没法断定什么是最好的爱,但应该学会辨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情感勒索、情感威胁、情感欺骗、情感的占有欲等等,这些统统不叫爱。

但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有非常多的伤害,是以甜蜜的方式,悄然隐藏的。

恋爱不止是为了求偶、结婚、延续血脉,也是为了通过爱与被爱,更好地认识自己。

希望大家无论何时,都拥有不被“爱”迷昏头脑的清醒,拿起反洗脑的武器。

在阳光下,拥抱美丽的生命。

补充阅读:

丽莎·阿伦森·方特斯:《情感操纵》

NO.7

《丈夫得了抑郁症》(ツレがうつになりまして)

(2011)

导演:佐佐部清

豆瓣评分:8.1

关键词:抑郁症

片源:腾讯

这是一部很治愈的影片,记录了漫画家小晴在丈夫高崎患抑郁症之后,陪伴丈夫一同与抑郁症斗争的故事。

故事没有复杂的情感表达,没有曲折的剧情,氛围相对轻松,既尊重患者群体,又能帮助不了解抑郁症的人们认识它。

高崎看起来和平时一样,但其实他很早就出现了食欲减退、记忆力变差、疲劳乏力、长期失眠、头痛背痛、呕吐、自我评价降低等状况。

他感觉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有自杀的想法。

但是他仍然尽力维持着日常生活。

影片真实的展现了现实中人们看待抑郁症患者的态度。

高崎和妻子很快接受现实,决定共同面对,接受专业治疗,选择适合疗愈的生活方式。

家里的老人们认为是工作压力太大,多放松放松,多吃蔬菜就会好。

公司的领导则不屑一顾,认为是高崎小题大做。

当我们不得不面对抑郁症,我们不要总去想它的原因,而该去想它的意义。

疾病的意义不仅是给人带来痛苦,还在提示人要好好爱惜身体,关注自己真正的内心声音。

如果努力会感到痛苦,那就不要努力了。

保持平常心,换种方式,换个思路,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面对生活。

生命本身就是意义所在。

人会慢慢发现并接受自己本身的价值,发现更广阔的世界,找到适合自己的存在方式。

我们都在黑暗逼仄狭小的隧道里爬行,不知道能不能走出去,但是一定要向前走。

重建-倒塌-重建-倒塌……

承受疾病的痛苦,在永夜之中学习相信黎明,等待黎明。

补充阅读:

弗里兹·李曼:《直面内心的恐惧》

NO.8

《火柴人》(Matchstick Men)

(2003)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豆瓣评分:8.2

关键词:洁癖、强迫性人格

片源:腾讯

何为火柴人?

这源于美国俚语,说的是那种让你掏心掏肺外加掏钱的骗徒。

影片的主人公罗伊就是一个骗术高明的火柴人。

罗伊患有强迫症和严重的洁癖。病症表现有:

强迫性关门,每次开关门都要数三下;

洁癖,不允许自己房内有一点脏东西,游泳池中落了两片叶子,便赶紧捞起。

他讨厌阳光,在室外必须带着墨镜。

他的强迫症还是洁癖的动因都是一样的——想去除掉自己内心的罪恶感。

罗伊是一个骗子,虽然显意识里他并不在意自己的行为,但是在潜意识里,他排斥这种罪恶感。

从片中展现的罗伊的行为,也可以印证“他潜意识认为自己有罪”这一观点:

房间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清扫房间就是清扫自己的内心。

阳光可以象征正义,光明,因此内心罪恶的人害怕见到阳光。

门是内心与外在世界的通道,强迫性开关门有站在现实与心灵深处徘徊不定的意思。

最后,罗伊失去了半生的积蓄,却明白了真实的自己,病也痊愈了。

在一无所有之后,他终于知道,自己内心中最渴望,真正想要的幸福是什么:

是一个家,一个温柔贤惠的妻子,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是一份安分守己的工作,一个勤劳、友爱、善良、快乐的自己。

当他卸去了心灵的负担,去除了内心的阴影,获得了解放,病自然好了。

上帝对一个人最大的恩赐,便是让他成为一个平凡的好人。

补充阅读:

森田正马:《神经质的本质与治疗》

森田正马:《神经衰弱与强迫观念的根治法》

NO.9

《钢琴教师》(La pianiste)

(2001)

导演:迈克尔·哈内克

豆瓣评分:7.5

关键词:心理操控、变态行为

年届四十的钢琴教授艾丽卡看上去是个中规中矩,清心寡欲,气质高贵。

但下班后,她会去色情录像厅,会偷窥情侣,会躲在浴室里用刀片自残。

她借由种种变态行为来渲泻长久压抑的欲望。

学生华特的追求,使她开始沉迷于性欲。

她爱上了华特,对他的控制欲也越来越强,越来越病态。

但年轻的华特视爱情为游戏,转眼就忘了她。她全盘皆输,彻底崩溃。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中说,少年时期父爱的缺失是人成年后产生精神分裂的原因。

艾丽卡的父亲死于精神病院,这使她在人格上缺失父爱,而且扭曲、误解了父爱。

同时,专横的母亲对她的控制也使她无比痛苦。

诸多因素造成了她人性的残缺,人性的残缺又造成了她性格的病态。

艾丽卡对爱情的扭曲和异化是根深蒂固的。

一方面,她渴望爱情,渴望有一个男性走进她的生活,弥补她的人生缺憾;

另一方面,她拒绝爱情,厌恶男性,总保持高昂的头颅,对男人嗤之以鼻。

她需要的男性是她臆想的“完美者”,是她在潜意识里对父爱渴望的转移。

无疑,华特是她心理上的“父亲”的替身。

这种“爱情”是被异化了的畸形情欲,其过程必然是以暴力的施虐开始,又以暴力的毁灭结束。

影片的最后,原本打算杀死华特的艾丽卡看着华特的笑容,放弃了这个念头。

她看着他远去的背影,选择将餐刀插入自己的身体。

这并非殉情寻死,而仅仅是想给此时的痛苦切开一个明晰的出口,让肉体的疼痛暂时覆盖精神的绝望。

故事讲述的变态的行为,是人在缺失爱、被控制下压抑的样子。

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人在正常情况下该有的模样:

及时调整自己,不要陷入精神的困境;

也不要妄图做救世主,去拯救别人。

做好自己,最重要。

补充阅读: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

NO.10

《第六感》(The SixthSense)

(1997)

导演:M·奈特·沙马兰

豆瓣评分:8.9

关键词:儿童心理学

片源:优酷

《第六感》讲述了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尝试帮助一名八岁儿童克服心理障碍的过程。

身为儿童心理治疗师的麦坎,被自己十年之前放弃治疗的患者枪击,这个青年随后也吞枪自尽。这给麦坎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多年后,麦坎找到了一个与当年的患者情况类似的病例,想要挽回遗憾。

这个新的治疗对象就是影片中的另一位主人公:八岁的小男孩柯尔。

我们可以从很多个角度去切入这部电影,惊悚、友情、逝去的爱、亲情……

但其实从本质上说,它只是一个男人与一个男孩相处的故事。

影片在两个人,在医生与病人式的相互试探、彼此揣摩中发展。

男孩能看到死去的人,但他害怕鬼魂,却也无法摆脱看见它们的能力。

除了麦坎,没有人相信他说的是真的。

麦坎信任他,会安静的听他诉说,还会陪他玩游戏,给他变魔术。

所以当麦坎中途想要放弃他,男孩疯狂地朝他喊叫。

当麦坎最终寻回他,且愿意帮助他,谁也无法得知,男孩心里得到了多大的安慰。

这种安慰,让男孩能够去面对鬼魂,能够敞开心扉去面对曾经对他充满质疑的其他大人。

这世界上的人,能够用心倾听且愿意完全相信孩子的,少之又少。

成年人总是理所当然的觉得孩子年幼,所以他们的话不必听进心里,即使遇见心理异常的孩子,也只会将他称为怪胎。

但其实,若用心去了解孩子眼里的世界,会发觉它比自己所看见的更纯粹。

即使它伤痕累累,也仍怀有最大的被救赎的希冀。

其实这世界上所有的隔阂,都可以通过爱来化解。

补充阅读:

皮亚杰:《儿童心理学》

人类本身就已足够复杂,通过人与人彼此联系构成的人类社会更是错综无比。

电影能展现的人性只是一星半点、扑朔迷离,但好的电影永远有一个共同的品质:它们能刷新人类对自身及社会可能性的认知。

社长希望通过今天这十部影片,能够让大家更了解心理学,也通过心理学这个媒介,更加了解自身、了解人性。

作者:小印

责编:菠萝

原标题:《10部高分心理学电影,拿捏你死死的》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