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华文明的根,汉学家懂吗?
最近调整了作息,形成规律,每天5点来钟自然醒,醒来就压压腿,读读书,开启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昨日,读到一本既有趣又有点深刻的书——《中华文明访谈录》,是“一页”这个图书品牌出的。我卧在床上,翻开一页,看到“一页”,不由得感叹,一页这个品牌名字起得太好了,有大片既视感:一页风云散,变幻了时空。
《中华文明访谈录》集合了24位学者和思想者的故事和访谈,故事有温度,观点有态度,少了传统学术访谈的枯燥乏味,是一本适合广大青年读者居家旅行必备的好书。
但是呢,大家都知道,书单君作为一个勤于思考的读书人,不会盲从权威,更不会人云亦云,《中华文明访谈录》中的个别观点,我是不敢苟同的。
书中24位接受采访的学者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汉学家。什么是汉学家呢?简单说,就是指从事中国古代、近代或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外国学者,比较知名的如费正清、李约瑟、史景迁等。
接下来,书单君就从书中某位汉学家的观点切入,跟大家聊聊“中华文明”这个宏大又细致的话题。
汉学家还是鹦鹉
柯马丁,1962年出生于德国,当时,柏林墙将德国一分为二,柯大侠生活在西边。
读大学时,柯马丁被北岛和顾城的诗歌吸引,开始自学中文,曾钻研李白的《天马歌》,后聚焦中国早期文学,1996年,凭借对汉代郊祀歌的深入研究,获得科隆大学汉学博士学位。
柯马丁念念不忘的一个中国伟人是秦始皇,他提到,秦始皇被很多人视作“暴君”,但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人们仍然愿意用秦始皇时代的古老意象来喻示中国的崛起。这种现象让柯马丁觉得“吊诡”。
另外,柯马丁还着重强调,从秦始皇开始,追求统一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理想,而这忽略了文化的多样性。
从柯马丁先生对秦始皇形象的迷惑不解,书单君可以看出,他这位汉学博士虽然学历颇高,但很可能连中华文明的边儿都没摸着。
先说中国关于统一的理想。
如今中国的国土面积,与整个欧洲(不包括俄罗斯)差不多大。不得不承认,欧洲自文艺复兴开始,逐渐成为人类文明火车头,接下来的地理大发现、启蒙运动、宗教改革、工业革命等,塑造了我们今天所处的现代世界。但另一方面,由欧洲诸国为始作俑者的两次世界大战,也给人类造成了有史以来的最大灾难。
两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欧洲人痛定思痛,不断反思,认为彼此刀兵相见、酿成举世浩劫的一个根源,就是欧洲的文化太过“多样性”了,没法统一。
早在十六世纪,欧洲就流传着一张《女王欧洲地图》。在这张地图上,将欧洲的形状用女性形象展示出来,若人们将欧洲地图向左旋转至水平,就会看到,西班牙、意大利、丹麦半岛的地理轮廓,会依次出现在女王的头部和手臂处。
< 象征欧洲统一的女王欧洲地图 >
基于基督教、君主政体等概念,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一直是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的理想。也就是说,不光历朝历代的中国人有着统一的理想,欧洲人也有着统一的理想,原因很简单,统一了才能避免这样那样的纷争离乱,老百姓才能过安生日子。但是,中国做到了,欧洲没有做到,非不愿也,实不能也。
欧盟最初的建立,就是基于避免产生类似两次世界大战这样的灾难,欲开万世之太平,但我们今天看到,欧洲各国虽勉强抟出个欧盟,但因彼此差异太大,问题重重,分裂依然不可避免,英国这厢已然脱欧,不跟着玩了。
柯马丁只看到由秦始皇开始,统一成为中国人的理想,忽略了所谓的“文化多样性”,却看不到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构建出华夏主体民族,使统一昌盛成为后世主流,免去多少杀伐兵祸。
讲真,统一和乱世,哪个更好?翻翻万卷青史,或是野叟村言,就可以得到答案。虽有“饥饿的盛世”那种炫人耳目的表达,但老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蒙不了人的。
因此,书单君斗胆,说柯马丁先生,虽是汉学博士,却可能连中华文明的边都没摸着,并非信口开河。
《中华文明访谈录》里,介绍柯马丁先生,精通英文、德文、法文、中文、日文等多国语言,与之类似的许多汉学家,都有这么一连串的“口技”傍身。
说句大不敬的话,鹦鹉也能学会很多种语言。
追寻的心
在《中华文明访谈录》这本书中,书单君虽对个别汉学家的观点有不同见解,但整体读来,还是非常有启发的。尤其是几个中国学者的经历和采访,让我感受到深深的震撼,比如北大历史系教授荣新江在世界寻找敦煌的故事。
荣新江的家在天津新港,挨着码头,天性好玩好动,又受时代影响,只在1976年到1978年读过两年书,其他时间除了玩,都在学工学农,参加劳动,去码头边,往船上抗东西。有时船坏了,他就跟着管工的师傅一起修船。
当时,荣新江所在的工业区,有一个练武的人家,家里有很多小人书,荣新江经常去他家看书。有一次,荣看到一本书,没头没尾,书脊上只留有一个“集”字。上大学时,荣新江才知道,那本书是吴晗的《灯下集》。
1976年,荣新江看到一本关于敦煌的书,讲的是藏经洞的故事,从此,荣新江一发不可收拾,对敦煌文化痴狂着迷。
1980年代,北大想要夺回敦煌学中心,在爱国热情的驱使下,季羡林、周一良等老先生从北大图书库调了500多种书,还有所有的缩微胶卷,存放在一个小屋子里。
< 季羡林 >
荣新江当时是北大历史系的学习委员,拿着那个小屋的钥匙,老先生们要看哪个缩微胶卷或图书资料,荣新江就为他们找寻。
读大二时,唐长孺老师给荣新江等人上课,讲到中国1950年代出版的《敦煌资料》,被国外的专家挑了300多处错误。日本的池田温专门为此,在《东方学报》上写了篇言辞犀利的书评,中国的学者们一边哭一边读。
荣新江说,其实编撰《敦煌资料》的,都是中国这边的顶尖学者,不能怪这些老先生,因为当时中国学者没有条件出国去看关于敦煌的资料。中国学者看不到原件,只能通过考证来判断,而日本学者到了欧洲的博物馆,拿灯一照,哪年哪月哪个县,一目了然,这才能指出书中的诸多错误。
从那时起,荣新江暗暗发誓,以后若有机会出国,一定要去外国博物馆,把关于敦煌的资料了解透彻,将中国的敦煌学搞上去。
< 荣新江 >
1985年,机会来了,24岁的荣新江去荷兰莱顿大学交流,他买了张欧洲铁路联营票,东到伊斯坦布尔,西到海岸线,南到卡萨布兰卡,北到赫尔辛基,所有的火车,不论班次,不论时间,一个月內随便坐。联营票卖三百多荷兰盾,当时一荷兰盾折合人民币七毛三,也就是说,二百多块钱,就能在欧洲到处跑。
荣新江展开一幅欧洲地图,那些收藏着敦煌、吐鲁番、楼兰、龟兹典籍文献的图书馆和研究所,都是他的目的地。靠着一张欧洲铁路联营票,荣新江穿梭于伦敦、巴黎、柏林、不来梅、哥本哈根……
由于没有相机和扫描仪,荣新江只能全部靠手抄,殖民时代业已过去,欧洲学者对敦煌文化不重视,也不太关心,许多无人问津的古老典籍,在荣新江的笔下重获新生。
在德国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只有8个座位,荣新江从上午9点坐到下午3点,一直抄录,不敢外出吃饭,生怕回来就没了座位。
在列宁格勒东方研究所,查询时间被严格限定,荣新江只带一块巧克力,从开馆待到闭馆。
在荣新江这种十几年如一日的追寻查访中,无数尘封已久的资料,得以重见天日,甚至还有意外惊喜。
1991年,荣新江到英国国家图书馆整理编目,突然看到一则简讯,写的是该馆去年最大的收获,是买到了一套《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
原来,当年八国联军侵华,英国兵和爱尔兰兵住在翰林院里,顺手牵羊,拿了很多古籍,都在家里放着。这些老兵去世后,他们的家属虽看不懂这些古籍,但知道它们很值钱,便拿到英国国家图书馆待价而沽,英国国家图书馆如获至宝,花高价买了下来。
荣新江抓住机会,找到了大英图书馆《永乐大典》的登记记录,立即请朋友代为影印,后来这套珍贵的《永乐大典》影印资料,辗转回到国内,最后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发行。
如今,敦煌学的研究中心已经回归中国,敦煌学本身,也成为一门跨国、跨领域的学科。敦煌学的兴衰浮沉,正是中国百年国运跌宕复兴的明证。荣新江等学者为了家国和学术,孜孜不倦的追寻和付出,值得我们每个人敬重和铭记。
关于荣新江的故事,书单君不敢独享,特此怀着一颗虔敬之心,讲给书单的亲友们听,也希望书单的亲友们听完后,能传播给更多的国人。
中华文明
翻开这本《中华文明访谈录》,还有许多精彩故事,比如有一位日本汉学家大木康,为了研究他感兴趣的中国青楼文化,特意跑到南京,沿着烟笼寒水月笼沙的青楼文化故地——秦淮河一路考察。
由于篇幅所限,书单君没法为大家一一展示,感兴趣的亲友们,还请自己拿到书细品,开卷有益一番。
最后,书单君想就“中华文明”这个命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近代鸦片战争以来,当东方文明日渐僵化,西方文明的大洪峰涌入,起到了鲶鱼效应,让古老的中华文明重焕青春,这一点,谁都不能否认。
但话说回来,也正是因为中华文明从根子上,就有不断融合新事物来强大自己的基因,才能在保持本色的同时,消化吸收外来文明,为我所用,正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放眼寰球,曾经引领风骚的人类四大古文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以及大中华,除了中华文明外,其余三个要么烟消云散,要么面目全非,唯有中华文明几千年来一以贯之,并且不断发展创新。
历史学家汤因比有个关于文明的“挑战—应对理论”,一个文明经过严酷考验和挫折,若挺了过去,没有崩溃,在应对危机后,必将反弹至更高境界。——这说的就是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访谈录》中,有一段钱理群关于鲁迅的话,书单君认为讲得很好:既不能仰视鲁迅,也不能俯视鲁迅,要平视鲁迅。同样,对于西方文明,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也要予以平视,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绝不能固步自封,但也绝不卑躬屈膝。
在1950年代的西方,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汉学教授的笑话:有人问,什么是汉学教授?答案是,一个只有两个学生的教授。其中一个继承他的教授职位,另一个可怜人,他自杀了。
如今,随着中华文明的复兴,汉学家的数量也跟着水涨船高,再也不是那个“只有两个学生的教授”,甚至研究中华文明,会成为一个全球范围內的“时髦”领域,但这中间必然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书单君读完《中华文明访谈录》这本书,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真不是较劲,而是想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地搞明白,中华文明的精髓,中华文明的根,所谓汉学家,他们懂吗?
原标题:《中华文明的根,汉学家懂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