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修宪公投促使意大利银行业风险骤升

何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朱鹤/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博士、王芮/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博士
2016-11-30 19:36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12月初即将举行的意大利修宪公投吸引了国际市场的注意力。从目前情况来看,公投失败的概率更大,这会给意大利国内经济带来不小的冲击。一旦经济风险传染至国内银行部门,导致意大利银行债务危机爆发,欧盟乃至全球市场都将迎来新一轮的金融动荡浪潮。我们认为,意大利银行业危机对全球经济所带来的威胁更值得重视,公投若失败,意大利银行业风险或就此引爆。

巨额不良贷款困扰意大利银行业

当前,困扰意大利银行业的核心危机是规模庞大的不良贷款。据欧洲银行业管理局统计,截至目前意大利银行整体持有的不良贷款总额已经达3600亿欧元(约合4000亿美元),近似于意大利年度GDP的1/5。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来看,意大利自2008年之后的不良贷款率一路飙升,从2007年的5.78%提高到了2015年的17.97%。此外,根据欧洲银行业管理局7月29日公布的2016年欧盟银行业压力测试结果来看,意大利第三大银行锡耶纳银行(Monte dei Paschi di Siena)出现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严重过低的状况,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远低于巴塞尔协议三要求的4.5%的水平,且压力测试表明对该银行的未来预期将更加悲观。

不良贷款的大幅增加会给银行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短期来看,不良贷款过多会致使银行维持正常经营的资金不足,影响银行的信用水平,严重时还会引发挤兑危机。长期则会影响银行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持能力,致使整个金融系统瘫痪。

解决银行不良贷款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方式有两种:内部消化和外部救助。内部消化又称之为“内部纾困”(bail in),主要是通过债权人共担损失的方式来进行不良贷款的消化,要求问题机构的债权人勾销部分债务,或同意进行债务重组,从而降低其控股。外部救助则主要是通过向政府或组织寻求的政府救助(bail out),通过政府拨付部分资金来填补不良贷款的漏洞。

然而,欧盟当前提倡的“内部纾困”并不适用于意大利。2015年生效的欧盟银行复苏与处置指令(BRRD)要求在使用公共基金之前,内部纾困是债权人优先选择的途径来消化不良贷款。但就当前意大利银行债权人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内部纾困并不适用于意大利。其特殊性表现在意大利居民所持有的银行债券占银行债券总规模的近1/3,一旦进行内部纾困则意味着大量购买银行债券的普通居民财产大幅缩水,极易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乃至政治动乱。因此,意大利现任总理马泰奥·伦齐(Matteo Renzi)就曾要求暂停欧盟的“内部纾困”原则,请求通过新增400亿欧元国债来对意大利银行进行救助,此提议遭到了驳回。12月即将进行的意大利修宪公投,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这次驳回进行的回应。

意大利修宪公投若失败,恐引发银行业危机

意大利修宪公投旨在进行意大利的政治体制改革,削弱两会的决议权,赋予国家领导者更加灵活的决策空间。但此次公投已不仅仅局限于政治层面,尤其是在伦齐已作出“修宪不通过则请辞”的承诺下,公投的结果将会对整个意大利国家产生广泛影响。就公投对银行业的影响来看,一旦公投失败,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银行债务危机。

首先,修宪公投失败可能引发银行债务危机的迅速蔓延。当前,从选民意愿来看,伦齐政府提倡的修宪议案失败的可能性仍然较大。一旦修宪议案遭到反对,伦齐辞去总理职务,相互制衡的两院继续存在,呼声较高的“五星运动党”上台执政,继而进一步推行脱欧公投。政治的不稳定将会进一步促使市场对意大利银行的信用评级降低,随着不良贷款问题的进一步演化,整个欧盟乃至全球都可能迎来新一轮的金融危机。

其次,欧盟与意大利对银行业的救助博弈仍在继续。就“内部纾困”和“政府救助”原则的争议至今难有定论。一方面,欧盟对意大利开先河的可能性较低,纳税人对于救助困难银行的反对情绪也较强;另外一方面,此次公投结果未定,意大利政局的不稳定性也使得欧盟其他国家大多持观望态度。

最后,即便修宪公投成功,银行债务问题仍难在短期内得到有效解决。如果修宪议案通过的话,伦齐政府将继续执政,改革也将按部就班进行,但银行业出现的困境是政治、经济、社会和立法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短期内仍然难以得到有效解决。最让人担忧的是,即便在意大利公投成功的情况下,欧盟仍不愿意对意大利进行有效救助。这就意味着意大利最大的底牌被抽走,届时引发的市场动荡或许比公投失败更强烈。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