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作为榜样力量的软实力:再论上海城市精神

任明
2021-12-06 12:51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10月29日,2021世界城市文化论坛(上海)在上海社科院创新基地召开。有两位分别来自英国和意大利的专家,在“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的发展愿景与区域实践”的板块中,提出了两个有趣的议题:一是软实力是榜样的力量;二是上海是未来主义的城市。这两点恰与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城正在热议的方向契合,也与上海自身的定位和发展相关。值得进一步阐发与拓展,并供有识之士指正。

2021年8月,上海街头。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宁波诺丁汉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长盖里﹒罗斯利教授(Gary D. Rawnsley)之所以在此提出“软实力是榜样的力量”,是为打破当下在他看来的世界各地政府对“软实力”的两个迷思:一是把一切有吸引力的东西都归为“软实力”;二是把“更多的交流”等同于“更好的交流”。

罗斯利教授认为,软实力是影响力,其真正的力量在于“受众是否选择将信息内化并相应地改变他们的行为或观点”。因此,他倾向于将软实力视作是“榜样的力量”。并且,软实力应该是政府行为的“副产品”,其本身不应是政府追求的目的;政府以符合国内外人民利益的方法,用道德的、透明的方式进行治理,自然就会产生软实力。

而所谓“城市软实力”,就是承认城市可以影响人们的意见和行为。它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比前者更为可信与可感。因为,它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出现问题时的解决方案有关。城市通过政府的规划管理、市民社会和非政府机构的自主性和活力,以及它们建立地方和全球影响力与交流网络的能力来体现软实力;城市越具有包容性、吸引力和开放性,就会产生越多软实力。

罗斯利教授有关软实力的观点,言简意赅而令人深思,值得结合自己生活的城市加以体会。

无疑,上海在政府规划管理、市民社会和非政府机构的自主性和活力等方面都颇有深耕。

在城市的规划管理方面,面向2035年,上海提出基本建成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目标,“创新”“人文”“生态”,在品质与方向上皆令人向往;市政管理上,上海近年提出“以绣花般功夫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2017年浦东新区启动的“缤纷社区”项目,可视作是其中的具体体现,在更新过程中,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自治精神与自治能力

2020年夏,由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发起,小区居民在进行如何善待流浪猫狗的讨论。

在市民社会和非政府机构的自主性和活力方面,除了上述项目中涌现的居民自治与共治的精彩案例之外,上海自2015年开始鼓励成立社区公益基金会,推动和培育社区自治。在一批有志于社会工作、社区营造的青年人的努力下(上海高校这方面培育的人力资源与前沿眼光值得一提),在加强社区联动、拓展共治视角等方面成绩斐然。疫情期间,上海人也展现出团结一心、共渡难关的精神力量:致力于自然教育与社区营造的民非机构四叶草堂,在同济大学几位教师带领下,于去年2月推出社区花园“SEEDING邻里守望互助”计划,以种子传递爱与信任的力量,在社交媒体上得到积极响应,在各地掀起一股社区花园建设热潮。

此外,疫情之下,上海各大文化场馆并未放弃,反而加强了与全球文化机构的合作,譬如西岸美术馆与法国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推出“万物的声音”等典藏展。上海久事美术馆连续推出蒙克、阿尼戈尼、夏加尔等美术史大家的展览;新落成的浦东美术馆,开幕季推出“光:泰特美术馆珍藏展”“胡安·米罗:女人·小鸟·星星”“蔡国强:远行与归来”等三项内容丰富的大展。

而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上海文化广场和东方艺术中心等演出场馆,在疫情期间海外团体前来演出受阻的情况下,大力推出国内文艺团体的原创作品与新秀表演,使得上海演出市场不仅没有因疫情而受挫,反而越发红火,充分发挥了文艺沟通心灵、慰藉人心的作用。

2021年夏,上海小剧场中的脱口秀表演者。

正由于文化工作者与场地经营者的不屈不挠、热情灵活,疫情期间的上海,竟然诞生了上海乃至全国演出密度最高的“亚洲大厦文化现象”,被业界传为美谈。2020年8月28日,因疫情没找到合适的大剧场空间的《阿波罗尼亚》,在上海市“演艺新空间营运标准”的政策鼓励下,将亚洲大厦4楼的办公室改造为剧中的酒吧实景,进行驻场演出;没想到这一“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竟大获成功,在亚洲大厦掀起小型驻场演出热潮。不到15个月时间里,这栋原本是写字楼、现在也是写字楼的大楼里,诞生了大小10个剧场,它们每天忙碌的程度丝毫不逊于相邻的办公场所——每个剧场每周基本上要演出6-10场,却还一票难求。丰富的演出种类(迄今上演的有音乐剧、话剧、舞剧、脱口秀、互动秀等)、轻松而亲密的观演环境,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外地游客“拖着行李箱来看戏”,更是本地文艺青年的打卡必到之地。

可以说,在疫情阴影笼罩下,上海市民、社区组织、文化场馆及文艺团体表现出积极乐观、淡定从容、开拓进取的良好品格。这些文化品格与文化展示的成就,无疑会转化为这些机构自身的软实力以及城市精神,为建立地方及全球影响力,以及打造更大的交流网络,带来有益的影响。

这让我想起今年在上海看过的三个小剧场作品。一是7月16日在黑石公寓“TRI第三空间”观看的现代舞作品《元﹒叙事》,该作品结合舞蹈、文学、装置与行为艺术,以《荒原》《刀锋》《海边的卡夫卡》和《诗经﹒邶风》为文学之眼,表达个体与时代的温柔对垒;主创团队YCT元概念剧场对自我的介绍是:“立身于上海却没有实体空间的’概念’剧场平台”;当晚的四位舞者来自祖国大江南北和海峡两岸。

第二个作品是由上海本地独立剧团测不准戏剧机构推出的实验剧场作品《真实义》,7-8月先在喜马拉雅美术馆以“美术馆奇妙夜”的方式,分三个章节在三个周末演出;9月24和25日又在西岸美术馆进行了“完整版”演出。测不准戏剧机构创建于2004年,是诗人郜晓琴带领的主要由非职业演员组成的同仁剧团,每年推出一部剧场作品,“致力于民间、实验、自由的戏剧实践”。

第三个作品是11月28日在静安区新业坊创意园区内新落成的加零剧场举办的“家:革命专场音乐会”,这场音乐会集合了Shanghai qiutian、山泽四重奏两支乐团和青石板现代舞蹈团(SLATE),以舞台艺术的方式演绎Shanghai qiutian2021年初发布的专辑《家:革命》。Shanghai qiutian和青石板现代舞蹈团都是结合本土与外国人士的艺术团体,扎根上海的过程中,开展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创作。当晚,在激昂的音乐与快速有力而富有雕塑感的舞姿中,整个舞台融为一体,难分彼此,呈现了一场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演出。

这三个作品的演出场地皆堪称“小众”,在有限场地之中,却让人看到上海这座城市的活力、开放性与创造力。这些并不常出现在主流媒体与大众视野之中的文化活动,是城市跳动的血脉的一部分。

还有那些在大街小巷、形形色色的书店和咖啡馆中举办的戏剧与读书活动,以及各高校与研究机构通过线上线下举办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一些重大议题与学术问题通过互联网的连接,仍在持续而坚定地进行。不被疫情打倒、不至扰乱正常的交流,这是这座城市对国家与世界的承诺。

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城市,作为中国对外交流的桥头堡,有其历史原因与地理文化根基,但与城市对自身发展愿景的设计与实践也有莫大关系。罗斯利教授在发言中指出,能够确定自己的利益、目标、系统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城市,将产生更高水平的软实力。1983年,走出十年动乱的上海,进行市民投票,选出市花白玉兰,经过论证和审议之后,于1986年正式公布。白玉兰于每年3月下旬早春开花,是本市春天开花最早的一种花树,象征着一种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的精神。“花大而洁白,且有芳香,它带来春天的气息,象征朝气蓬勃,热情奔放。”这是当年专家对白玉兰作为上海市花的意见。从上海人民对市花的选择中,即可看出这座城市及市民对自身的期许。

在“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的发展愿景与区域实践”主题论坛上,意大利著名电影史学家、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前艺术总监马可﹒穆勒(Marco Muller)先生通过分析好莱坞科幻电影《她》对上海浦东城市景观的“借用”而指出,上海的混杂、创新、充满高科技与未来主义,使它呈现出一种“跨功能的全球城市”(trans-generic global city)的样貌,是21世纪的全球城市。浦东在15年内,实现了面积为曼哈顿两倍的城市化,这无疑是政府开拓进取、大胆经营的结果。然而,当以魔幻的天际线,成为21世纪“未来主义城市”的代表,成为远见、前卫、进取、创新的象征,上海无疑也要为“未来主义”这一称号,提供自己的思考、理解与实践。“未来主义”在20世纪初作为一种文学艺术思潮诞生于欧洲之时,因为自身对未来过于乐观而成为过眼烟云;当21世纪的人类重提“未来主义”、“未来学”也成为一门显学之时,人们所寄望于未来主义的,不仅是对未来的乐观与畅想。人们所希望的,大概也正是《她》剧组选址浦东的原因:上海对新与旧、熟悉与陌生的大胆结合,“简直令人不可思议”;而这,我认为可称之为不忘记人道主义的未来主义。

在魔幻的天际线之下,上海有着相对按部就班并堪称繁荣的社区生活与文化娱乐,有着疫情期间堪称楷模的城市治理规范。就这一点来说,上海在2035远景目标中所描述的城市愿景,并不遥远:“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这几句话描绘的城市生活愿景,从机会平等、民主参与、生活品质、友善关爱、文化认同等几方面,对城市各部门、各领域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能使这一切成为现实的,除了“绣花般功夫”,还有“以人为本”的理念。

这,也许是对现代性与未来主义、对大家热议不休的城市软实力的最好回答与回应。

(作者任明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城市文化热点研究工作室首席专家)

    责任编辑:王昀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