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访谈︱宫大中:学习书法为什么要从《龙门二十品》入手?

澎湃新闻特约记者 杨炎之
2016-12-17 13:45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徐悲鸿先生的马可谓妇孺皆知,大家较为陌生的徐先生的字,也得到书家的一致好评,究其原因,因其师承康南海(有为),魏碑之功底深厚非常人能望其项背。徐悲鸿先生所处的时代恰恰又是魏碑大兴到变革的一个阶段,此时不仅北朝墓志大量出土,且北魏始建的洛阳龙门石窟再度被人们审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属《龙门二十品》,那么《龙门二十品》指的是龙门的哪些造像题记?它们又是被如何遴选出来的?为此,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了宫大中先生,请他为我们讲述《龙门二十品》背后的故事。

宫大中,男,1939年生,河南孟州人。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美术理论系。长期从事龙门石窟艺术、中原美术考古研究与美术教育、美术评论工作。历任洛阳古代艺术馆、都城博物馆馆长,龙门石窟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出版和主编了《龙门石窟艺术》、《洛都美术史迹》、《中国书法全集》魏晋南北朝造像卷(16、17)等专著。

宫大中先生

澎湃新闻:提到《龙门二十品》,大家都不陌生,其可谓魏碑的菁华,但是“二十品”之名却很晚才有,大概到了清晚期,那么它是否受到清代学者所提倡的“南帖北碑”的影响?

宫大中:可以这么认为,具体的背景是这样的,中国的传统书法走的是“帖学”之路,最有名的以宋太宗时期的《淳化阁帖》和宋徽宗时的《大观帖》为代表,虽然后者是前者的勘误和补充,但它们都是把历代有名的书法家,包括帝王将相的书法,以及知名度最高的二王:王羲之和王献之,都收罗到一起,以供大家临摹和学习,久而久之便成为士子们临习的范本。今天小学生练字要用到的字帖,其实也是一脉相承的。

《淳化阁帖》

到了满清时期,康熙仿效董其昌的字,而乾隆又钟爱赵孟頫,如此上行下效,以至于董、赵二人的书法大为流行,这样的后果便形成了单一糜弱的书风,帖学书法便沦为馆阁体,加之清王朝大兴文字狱、科举又采取八股取士,所以馆阁体也就成为士子们的干禄工具。出于对文字狱和科举制度的反拨,乾隆至咸丰年间学者包世臣著有《艺舟双楫》,它上乘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当金石之盛,独尊北碑”,称北碑“古朴如龙威虎振,灵动似鹤姿鸥态”,促使“碑学风靡,帖学式微”,下启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抑帖扬碑,“启于咸、同,碑学大播”。

清末至民国年间,大量碑碣、墓志的出土及造像、刻经、游题的发现,“莫不口北碑,写魏体,该俗尚成矣”。这也是时代求变的风气使然。邓石如、伊秉绶及何绍基、赵之谦、张裕钊、吴昌硕等人,成为清代中后期书坛最负盛名的碑学大师。

在这个大背景下,大概是清中后期以来,时人效法南齐谢赫《画品》,南梁锺嵘《诗品》,庾肩吾《书品》,才相继出现《龙门四品》《十品》《二十品》《三十品》《五十品》《百品》《三百品》等众多名目。

澎湃新闻:不是书法出身的人往往欣赏不了魏碑,但是懂行的人却为之叹服,形成这种强烈反差的原因是什么?您能否为大家介绍一下魏碑之美?

宫大中:这还是出于人们欣赏水准的差异,毕竟内行才看门道。借用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所说,魏碑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跃,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异,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

魏碑的艺术风格总体上可分为四大类:一曰杂糅诸法,结体多变。如《太武帝东巡碑》《中岳嵩高灵庙碑》;二曰方峻严整,雄健紧密;如《元桢墓志》《龙门四品》;三曰秀整开朗,方圆兼备,如《张猛龙碑》《张玄墓志》;四曰行楷体势,洒脱灵动。如《源延伯墓志》。其形态载体有石窟造像题记、造像碑、经刻及墓志铭、功德碑、游题等多种。

《张猛龙碑》(局部)

魏碑书体是隶楷之变中介乎隶、楷之间的过渡性书体,所以形无常态,呈现多变面貌。它是从隶书脱胎的有力见证,如《龙门三十品》中的《高楚》一品。魏碑的先源或雏形,则是洛阳出土西晋《南阳王妃墓志》及西安出土东晋《司马芳碑》(残)之类碑志。从总体趋势看,在汉魏晋隶书的基础上,北魏孝文帝求书于南齐,求法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书艺,尤其是受王献之《廿九日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及《刘岱墓志》的影响,加之鲜卑等少数民族金戈铁马的剽悍气势,形成迁洛后官书魏碑“斜画紧结式”(王玉池先生语)占主导的盛期繁荣。太和十九年(495)的“尉迟”、二十年的《元桢墓志》及二十二年的“慧成”(始平公)等堪称圭臬。

康有为先生认为学习魏碑的次序“当从尉迟开始,次之杨大眼,终之始平公”,因为其“极意峻宕,骨格成,形体定,得其势雄力厚,一身无靡弱之病。且学之亦易似”。由此可见一斑。

宫大中拓《尉迟造像记》拓片(1963年7月)

澎湃新闻:《龙门二十品》位于龙门石窟的哪个洞窟?是古阳洞吗?北魏迁洛后开凿的古阳洞,其主尊是释迦牟尼佛,必然是佛教洞窟,但为什么古阳洞在清代叫“老君洞”,它是怎么和道教产生了联系的?

宫大中:刚才已经提到,自清中后期以来,相继出现《龙门四品》《十品》《二十品》《三十品》《五十品》《百品》《三百品》等名目。因为遴选者的不同,所以具体位置有所差异,但绝大多数都位于龙门古阳洞。

《龙门二十品》大致可分为三类版本:优填王本、马振拜本和魏灵藏残本,其中优填王经考证是初唐的造像题记,而魏灵藏残本没有完本价值大,所以我们今天使用的通常是马振拜本。

《龙门二十品》马振拜本中有十九品集中分布在古阳洞窟顶和南、北两壁。窟顶高太妃及元详、道匠与马振拜、贺兰汗、侯太妃、元燮七品,距地面11米;北壁自下而上慧成、魏灵藏、杨大眼、惠感及解伯达与尉迟、高树、一弗八品,都距地面6米以上;南壁自下而上法生、孙秋生及郑长猷、元祐四品,都距地面5米以上。古阳洞是北魏皇室显贵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大型洞窟。从北魏一直开凿到唐代,由于自武则天之后洛阳的地位渐次下降,在这里的开龛造像活动也就逐渐减少,所以今天我们看到古阳洞的地面是倾斜的——南高北低,这说明古阳洞时至初唐,也没有开凿完成,但初唐向下开凿、却使北魏窟顶升高了。

龙门石窟第1443号窟——古阳洞

龙门西山古阳洞是北魏至初唐就一大型天然石灰岩洞穴(喀斯特溶洞)开凿而成的最早的洞窟,坐西朝东,初名石窟寺。因略早于出初名灵岩寺的龙门宾阳洞,明清之际得名“古阳洞”,并将其名刊之于洞窟的北壁,20世纪90年代,龙门石窟窟龛编号,古阳洞为第1443号。清同治九年(1870)以前,道教徒将主像一佛二菩萨的本尊释迦牟尼佛像涂泥改塑成道教的太上老君像,讹传老子曾炼丹于此,所以改名为老君洞。这是因为当时佛教式微而道教再兴,与当年道士王圆箓计划将敦煌莫高窟改造成道教的太清宫如出一辙。

澎湃新闻:今人看到的《龙门二十品》大都是以拓本形式流传的,现今最早的《龙门二十品》拓本是什么年代?您能否介绍一下《龙门二十品》拓本的渊源递嬗关系?

宫大中:清乾隆时金石学家黄易最早拓龙门古阳洞的慧成(始平公)、孙秋生、杨大眼、魏灵藏题记,到了民国二年(1913),河南省博物馆的关百益先生将其线装出版,即成《龙门四品》。1979年6月,文物出版社选用清乾、嘉、道三代著名校勘家顾广圻藏本,出版《龙门四品》。

国图藏《龙门四品》,西泠印社出版社

清同治九年(1870)二月,河南太守德林拓孙保(高太妃)、侯太妃、贺兰汗、慈香、元燮、大觉(道匠)、牛橛(尉迟)、高树、元详、云阳伯(郑长猷),标名《龙门十品》(或称“德砚香集拓”)。其中慈香一品在老龙窝上方的慈香窑里,其余都在古阳洞。

再后以《四品》加《十品》,再加一弗、惠感、法生、元祐、解伯达、优填王六品,形成《龙门二十品》。其中优填王一品在莲花洞与老龙洞之间上方的崖壁上,其余都在古阳洞。不久发现优填王为唐刻,旋即以古阳洞的马振拜一品取代。

前面已经提到,《龙门二十品》有三类版本:

一是优填王本,该本流传时间短,收藏价值高。它又可分为麻点本、铲底本两种。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2018件龙门石窟造像题记拓片为清季至民国时期的拓本,从中可选出优填王本,并以清咸丰九年(1859)上海胡鼻山人题记、刘燕庭所拓麻点本始平公及尉迟拓本两品为最早。为什么叫麻点本呢?因为“始平公”是《龙门二十品》,也是全部造像题记中唯一的阳刻之作,阳刻是要把字给凸出来的,所以就要刻掉多余的部分,当时的刻工没有处理的很精细,所以底部并没有完全铲平,留有不少“颗粒”,所以在打拓片时,拓包就会接触到它们,这样看起来就很像麻点,故曰“麻点本”。就目前所知,由同一拓手用相同的绵连薄纸,一次性拓成的优填王本,当属北京松竹草堂藏本,该藏本的“尉迟”较晚些,第一个“橛”字右边略残;“始平公”凸出“麻点”已铲平,但不少字笔画受损。如第一行的“踨”字,第二行“叶”字,第三行“慧”“邀”“心”字,第四行“恩”“资”“业”字,第六行“乌”“亡”字,第七行“周”、“地”、“玄”、“万”字,第八行“春”“率”“悟”字,第九行“五”“群”等字。

国家图书馆藏《比丘慧成為亡父始平公造像记》未铲底本

清拓《比丘慧成為亡父始平公造像记》已铲底本

据悉,陕西郃阳的石匠拓工曾受聘于京沪碑帖商王元、马子云,在清光绪十五至十九年间(1889—1893)到过龙门六次,用棉连纸和麻纸分别拓印“始平公”,为避免划破纸,拓工将凸出麻点铲平,所以后来的“始平公”拓片都是已经铲过的本子。北京松竹草堂藏的优填王本,就很可能是郃阳精拓本。

优填王造像题记

二、马振拜本。这是清末至民国十九或二十年(1931)间魏灵藏、解伯达遭破坏前的拓本,这个本选取北魏迁洛后孝文、宣武、孝明三帝时期的、最有代表性的20件有魏碑书体不同风貌的造像题记精品。有收藏、临习和书学研究价值。在传世拓本中有先后、优劣之分。

三、魏灵藏残本。即“魏灵藏”、“解伯达”遭破坏后的拓本。

未破坏的“魏灵藏”拓片

盗凿之后的魏灵藏造像题记

关于“魏灵藏”是怎么被毁坏的,上世纪60年代龙门石窟的老领导曾做过相关调查,据当年参与盗凿的人说,民国时期洛阳老城东关文物贩子马龙图勾结司马街常保山盗卖魏灵藏题记,夜间盗凿未完,有人在东山放枪,惊动了龙门街保安队,使中间一部分得以幸存。郜庄拓手韩景德说,不知道是谁打坏“解伯达”上头的像,把解伯达题记给打坏了。他后来在拓字时还用石灰补过。至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拓手先拓魏灵藏200张后,便将其砸毁,借以抬高完本价值,这只是个传说。不过在预谋盗凿前多拓几百张,倒是有可能的。魏灵藏残本各个方面都较之马振拜完本逊色的多。

澎湃新闻:《龙门二十品》都是北魏时期的造像题记,那么它的书写风格有无差异?

宫大中:《龙门二十品》的书写风格可分为三类,最典型的一类是方笔,如《龙门四品》,第二个类型是接近楷书,如“比丘法生”,再一类就是行楷体式,如“慈香”。《龙门二十品》中大都经过书丹,也有的是没有书丹直接刻写,如“郑长猷”,首行的“前”明显是废字,因为它没有刻完就在下面重新刻写了。

《云阳伯郑长猷为亡父等造像记》

澎湃新闻:您能否简单谈谈《龙门二十品》的作伪情况?同时,今人通常是如何在拓本上做手脚的?

宫大中:由于捶拓《龙门二十品》难度大,价位高,所以多有翻版伪刻。清末至民国年间,有木板、石板翻刻。木版拓本轻飘,质感极差,易识别,所以早就被淘汰了;而石版虽有金石味,但字体笔画走形,石花泐蚀不自然,与原石原拓对照,也可鉴别。20世纪70年代以来仍有新翻刻石版。新世纪初,高科技迅猛发展,又出现硅胶版(据说此前还有环氧树脂版)。该版是在窟壁原石上直接翻模制版,所以拓本字形笔画相对较准,易被当成原拓,上个世纪末很多硅胶版拓印的《龙门二十品》被日本人买走,后来他们发现这批东西不对,竟然将这批东西从日本回流到我国,是为“日本回流本”,居然还附有中日双方的“真迹鉴定书”!硅胶版拓本与原石原拓比较,也有软肋。因为它是化学制品,翻模后易膨胀变大,以至于笔画略微加粗,并且金石味欠缺。其致命伤在于白色字体笔画上多见细碎黑色麻点。因为原石阴刻笔画沟深,宣纸被棕刷刷入沟内,接触不到拓包,故字迹笔画洁净;而硅胶翻版沟浅,拓包墨色易沾染字体笔画,形成麻点,影响书体艺术效果。

正由于此,对于学习书法的人而言,我提倡原石照片与原拓对照去临习,现在摄像水平高了,可以将高清照片等比例放大,这样更容易把握魏碑的结体、用笔的刀口、字口,以及整体布局,即章法布白。我看过市面上几乎所有的《龙门二十品》印刷品,除了少部分精品外,大多良莠不齐,他们并没有选用好的版本,而以往的《二十品》剪裱本已不适用,因为既然剪裱拼接了,选用的肯定不是好的拓片,此外有的拓工水平有限,或者字口不清、或者字体变形等等,更看不出魏碑的章法布白。

澎湃新闻:听闻有些不良商贾为了囤积居奇,就人为地制造“孤本”,比方说拓完之后就凿字或者毁碑等等,有过这种情况么?而随着古玩热,拓片之风也甚为风靡,我国的文物部门是否对此有相关的监管措施?

宫大中:前面提到的“魏灵藏”也算这种情况,拓工为了贩卖魏灵藏造像题记,在凿刻之前先拓了数百张,虽然“魏灵藏”被凿毁,现已严重残缺,但之前的完本拓片反而成了珍品。

提到保护,就拿龙门石窟为例,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70年代,国家文物局下发文件,明令禁止捶拓《龙门二十品》,2000年龙门石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前后,所有的窟龛都已设置铁制护栏,严加保护。所以通常是很难见到《龙门二十品》的真容的。

现在很多文博机构禁止在文物上直接做拓,如需做拓,通常也是翻模制版,如偃师商城博物馆所藏颜真卿书丹的《郭虚己墓志》,他们就采用了翻模拓印,以此来保护原石。

(感谢洛阳民俗博物馆副研究员宫万瑜女士为本次采访所提供的帮助)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