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丢书”争议的风口浪尖,新世相请伦敦团队来开了一次会
在“赫敏”(演员艾玛•沃特森)伦敦地铁藏书引发全球关注以后,新世相在国内策划了升级版“丢书大作战”,迅速占领了各大新闻热榜的头条。然而巨大的争议也随之而来,批评的火力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1、这是一次重在营销而不是阅读的商业事件、无法促使人多读书;
2、中国人没有地铁阅读的习惯,丢掉的也有不少“鸡汤书”;
3、地铁过于拥挤,在地铁丢书是干扰公共秩序;
4、是否还有出版社愿意继续参与这样的赔本买卖;
5、创意根本是山寨(抄袭)。
其中尤以第一项和最后一项指责最为严厉,一时间奚落之声铺天盖地,有豆瓣网友讽刺说:“在北上广丢书和逃离北上广是不是同一群人?(注:新世相曾发起‘48小时内逃离北上广’活动)想发起一个‘别在北上广搞事情’(活动)。”
11月26日下午,新世相团队在北京朝阳区的一家咖啡馆举办“丢书大作战研讨会”,针对外界的质疑给出针锋相对的回应:
1、新世相是商业机构,既有商业属性,也有公益属性,但不是慈善机构;
2、新世相看中书的社交属性,地铁是城市的心脏,人们可以通过阅读在这里连接;
3、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有更多的赞助商与官方机构支持丢书活动;
4、新世相与伦敦Books on the underground团队是互相学习的关系。
此外,他们还将赫敏藏书活动策划人——伦敦Books on the underground团队请到中国,在北京的地铁上参与“丢书”活动,并在活动上分享伦敦的经验。
伦敦Books on the underground团队负责人在北京的地铁上参与丢书活动。伦敦地铁读书活动发起人:英国人并不比中国人更爱读书
活动当天的重头戏无疑是伦敦“赫敏地铁藏书”活动背后的策划团队Books on the underground负责人——Cordelia Oxley女士的发言。
她的开场白是这样一句话:“people are very nostalgic about real books”(人们对纸质书籍有一种怀旧的情绪)。“nostalgic”不仅是怀旧,更是一种对于旧有风雅之物的乡愁。即便人们在通过手机和kindle屏幕阅读,但与严肃的纸质书相比,这种方式似乎也缺少一些姿态和风度。实体书市场的不景气与人们对碎片化信息的厌倦,都使得这种乡愁看起来有些“诗意”与“高尚”。这大约也是活动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原因。
Cordelia Oxley女士解释了英国人对于图书的态度。她认为,有些英国人会自诩喜欢读书,但英国人也很少从书店买书,英国书店与图书馆的现状并不比中国更好,它们在夹缝中的生存异常艰难。
Cordelia Oxley的开场白:English people are very nostalgic about real books接着她介绍了伦敦地铁阅读活动的由来。Books on the underground的实际创始人是Hollie Belton,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但希望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改变像她一样的普通人日常的乏味生活。有一天Hollie Belton在地铁上读书时突然想把手中读的这本书分享给下一个人。在没有任何赞助商和出版社支持的情况下,就因为这个简单的愿望,她开始了伦敦地铁的图书漂流活动。
为了得到更多关注,她们也在单纯的图书漂流之外玩起了更多花样,比如首次得到媒体关注的活动——Love On The Underground(地铁上的爱),即在每一本丢的书上,都附上相关主题的贴纸,丢书的地点也不仅仅限于地铁。
此后活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有来自美国纽约、澳大利亚墨尔本等地的相关人员、机构纷纷主动联系合作。她们也开始雇佣员工加入。员工和她们自己一样也是兼职,她们被称为book faires,亦即“图书仙女”,在墨尔本的男性员工则被称为“图书忍者”。越来越多的出版商、作家、电影从业人员都参与其中。
图书仙女们(book faires)艾玛•沃特森只是其中之一,她主动提出自己希望成为一位图书仙女,并希望拍照帮助宣传。她当然是对活动贡献最大的一位,至少有3000篇媒体报道是因为她的举动而写的。但在她之外,也有其他的著名艺人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比如因《在云端》而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的Anna Kendrick。
由于艾玛•沃特森给活动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她们得以一次性挑选2000本书,准备进行下一轮活动。她们计划与更多出版社,尤其是独立出版社、作者以及公共图书馆合作,和企鹅这样的传统大型出版社的合作方案也已经在洽谈中。
艾玛·沃森在伦敦地铁藏书。Cordelia Oxley来到北京的第一个早晨,就被邀请参与到“丢书大作战”活动中,在被问及感想时,她热情洋溢地赞誉北京地铁干净、热情,并强调会和新世相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Cordelia Oxley在北京地铁丢书。新世相:“关注和热议超出预期,不是我们需要的”
新世相创始人张伟先生在活动中讲述了策划“丢书大作战”的缘起与经过。张伟表示,由于新世相此前策划过相对成熟、取得不错口碑的图书漂流活动(“新世相图书馆”),在赫敏地铁藏书之后,不少用户发来信息,认为新世相“既有能力,又有合适的身份也在大陆进行同样的活动”,因此他们决定进行尝试。
新世相图书馆中准备寄往读者手中的书。“丢书大作战”活动从11月9日凌晨开始策划,经过6天准备,于11月15日上午8点半正式开始。
活动的准备过程主要是在解决活动图书的来源问题——他们需在3天时间内筹集2万本书。由于此前与出版界有过密切的交流互动,新世相称,很快得到了出版界的回应,2万本书由对方赞助提供。并且,这些图书并非像有些人质疑的那样,是滞销书或库存书,相反,对于出版社而言这是一个推广图书的好机会,因此有不少重点图书。
在澎湃新闻记者对一家出版社相关人员的采访中,新世相的部分说法得到了印证。该出版社原本的意向的确是提供尽可能多品类的图书,而不单单是滞销书。不过,该出版社最后选择了放弃合作,因为成本较高【需免费提供成本3万余元(按图书标价的4折折算)的图书】,而且他们认为这次活动的曝光点主要集中在新世相本身,对自身的图书口碑助益不大。
此外,活动需要进入公共交通系统,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相较之下,在伦敦地铁丢书不需要走这样的流程。幸运的是,北京地铁10号线、北上广三城间的航线等方面都同意加入活动。针对有人质疑书籍在公共交通上流通可能带来的不便,新世相方面认为,随着参与活动的相关机构越来越多以及活动影响力的扩大,被清洁工清理、被大家“用来占座”的书会越来越少。
新世相“丢书大作战”宣传照片在所有分发出去的图书中,都附有新世相官方二维码。参与者如果扫了二维码标记,书的去向就可以被追踪。张伟表示,他们起初判断会有1000人参与其中,但结果是共有5000多本书被追踪到。如果考虑到还有为数不少的参与者没有扫码,那么活动的成果远远超过预期。
据张伟介绍,目前有 6万人参与“丢书”活动,其中经手次数最多的书籍已经到过11个不同的城市,跨越了1.4万公里的路程,并塞满了读者们留下的笔记与卡片。
新世相方面表示,“丢书大作战”的初衷是“每节地铁多一个读书的人”。对于活动引发的讨论,张伟说:“关注和热议超出我们预期,不是我们需要的。热闹过去以后,我们再来讨论这件事,才会更有价值。”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