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把门锁好!百起独居被害案件数据剖析

2021-12-04 18: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电影《门锁》将我们的视线聚焦于独居女性的生命财产安全上。影片中,黑暗的阴影被大火焚烬,光明战胜邪恶。而现实中,还有无数的黑暗,藏在不为人知的角落。

犯罪者入室作案是出于什么目的?他们是如何入室的?独居者应该如何采取措施保护自己?新潮以“独居”“入室”为关键词,筛选出百起案件。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中国单身群体消费行为调查及单身经济趋势分析报告》,2021后我国独居人口将突破9200万。像电影中的方卉一样,一些在大城市打拼的未婚青年会选择独居而非合租,以拥有更多的个人空间。此外,也有部分老人因子女无法在身边照料、老伴去世等情况,不得不过上独居生活,成为“空巢老人”。

由于独居,犯罪者的入室作案难度也相应降低。近年来,独居者遇险遇难事件屡屡发生,独居安全问题也成为社会上的热点话题。

近些年独居安全的相关话题

犯罪者入室作案是出于什么目的?他们是如何入室的?独居者应该如何采取措施保护自己?

我们在“北大法宝”以关键词“独居”“入室”为筛选条件,共获得150篇案件文书、针对同一案件,我们通过“裁判文书网”获取更多资料。在筛查过程中,我们手动筛除了与独居相关的房屋财产纠纷等民事案件。最终获得有效案例共94件,其中施害者共计95人,受害者共计173人。

1、受害者画像

173名受害者中,年龄信息公开的受害者109名。受害者年龄范围下至18岁,上至96高龄。受害者平均年龄66.14岁,60岁及以上受害者比例超过80%。

在173名独居受害者中,未公布性别信息有55人,占总人数的31.8%。女性受害者91人,占52.6%;男性受害者27人,占15.6%。女性受害者的数量远远高于男性。

由于数据缺失,统计结果相较于现实情况应存在一定偏差。不过总体看来,独居受害者主要以老年人为主,且以女性居多。同时符合女性和60岁及以上两个条件的受害者达36人。

相比于成年男性,女性和老年人在力气、体力方面一般都处于弱势地位,再加上独居缺乏照应,她(他)们更容易成为施害者侵害的对象。

2、施害人画像

在95名施害者中,年龄信息已知的施害者平均年龄为37.79岁。有近三分之一的施害者年龄数据缺失。从年龄分布情况来看,施害者中26-49岁的中年人居多,共41人,占施害者总数的41.41%;25岁及以下、50岁以上的施害者较少,占比分别为15.15%、12.12%。

性别数据存在少量缺失,男性施害者占比为86.87%,女性占比为6.06%。

施害者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信息缺失严重。单凭所呈现的信息来看,施害者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绝大多数文化水平在初中甚至以下。农民、无业占据大多数比例。

3、案件情况

在94个案例中,破坏门锁和翻窗是施害者最常使用的入室手段。部分施害者趁受害者未锁门直接进入。也有施害者采用引导受害者开门的方式入室。在施害人与被害人关系方面,72.87%的案例系陌生人作案,熟人作案占比较少。

在94个案例中,盗窃、抢劫、抢夺等侵害他人财物的刑事案由占比为96.8%,强奸罪、故意杀人罪、非法侵入住宅罪这三类刑事案由占比分别为17%、6.4%、3.2%;涉嫌家庭暴力、不当得利的案件数量较少,仅占所有案例的3.2%。

由于部分案例提供的施害者信息不完整,统计所得的数据会存在一定误差。从现有数据可以看出,以独居老年女性为目标“入室作案”的施害者多为受教育程度较低、无业或务农的中年男性,并以获取财物为主要作案动机。

在潜在的人身威胁下,庞大的独居人口,成为了一座座无人知晓的孤岛。

在豆瓣、知乎等社交媒体上,独居安全被大量讨论:租房记得换锁;外卖快递不要填写真实姓名;减少透露自己独居……独居者似乎需要时刻紧绷脑海中的安全线,如履薄冰,处处小心。

在淘宝上,以“独居”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会跳出成千上万的生活好物:门阻器、报警器、智能猫眼/门铃……有的产品最高销量突破3000。

门阻器将水平推力有效置换成地面摩擦力,使门板能承受至少几百斤的水平推力。

电影《门锁》将我们的视线聚焦于独居女性的生命财产安全上。影片中,黑暗的阴影被大火焚烬,光明战胜邪恶。而现实中,还有无数的黑暗,藏在不为人知的角落。

独居者尤其是女性、老人的安全保护,不仅是自身的责任,还在于广泛的法制宣传、完善的社会管理制度、尽职尽责的物业安保和邻里间的守望相助。我们期待,独居者不再提心吊胆,我们都生活在光明之中。

数据与文字 |  梅思婕 何昕妍  刘霖霖 吴一诺  希仁古力 白勇  李夏妍

可视化制图 | 丁雁南 郑奕晖

海报 | 丁雁南

编辑 | 陈俊沂

指导 | 白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