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球债务总额占GDP比重达到353%!滞胀来袭,中国为何与众不同?
2021年下半年开始,“滞胀”一词就占据了全球财经媒体的各大版面。
疫情阴霾笼罩下,为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各主要大国纷纷祭出“放水”大招。
国际金融协会(IIF)数据显示,仅2021年上半年全球债务总额就接近300万亿美元,全球债务总额占GDP比重达到353%。在全球产业链运转不畅、生产供应明显不足的背景下,直接拉抬滞胀。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其物价从此前10多年的下跌,突然转向上涨,而且涨幅不断扩大,大有一发而不可收拾之势。
开始是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包括石油、有色金属、黑色金属,以致各国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不断上涨;之后是生产资料价格开始向后端消费品价格传导,水果、蔬菜、肉食以及家用电器等生活用品无一幸免。
美国劳工部公布的宏观统计数据显示,7、8、9连续三个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均超5%,而10月份环比上涨0.9%,同比涨幅居然高达6.2%,创下31年来的最高水平。
加之9月中下旬以来的能源危机使得全球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陡然上窜,进一步推高全球滞胀压力。
本轮滞胀在各种特殊因素的叠加下,呈现出来复杂难解的特点,可以说在短期内难以重回正轨。
而中国在本轮滞胀浪潮中虽然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整体物价趋于稳定,较其他国家来看,可以说是相对的独善其身。这种另类和韧性将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变革起到引领作用。
本轮滞胀的诱因是什么?
表面看,本轮滞胀的导火索是新冠疫情。而从直接原因来分析,本轮滞胀其实是全球各大经济体应付多重危机叠加的结果,包括过剩、去WTO、疫情等。
滞胀将持续多久?
滞胀将伴随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重组进程。同时,由于当下正处于周期性拐点叠加百年变局的当口,这又将把滞胀期拉长。
中国如何对冲、化解滞胀风险?
中国的表现将会比较另类,相对可以独善其身,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增长周期与世界的下调周期形成了对冲。这背后则依托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支撑、产业结构、体制性的组织功能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