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有“潮人恐惧症”,该怎么办? | 深评

2021-12-03 17: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我有“潮人恐惧症”,该怎么办? | 深评 原创 评论部 RUC新周

你是否遇见过在街拍镜头下,身着破洞裤的时尚弄潮儿?

你是否邂逅过美发沙龙里,锡纸烫的帅哥Tony?

你又是否在LiveHouse和电音节,与短背心,工装裤的美女打了照面?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潮人”。

“潮人”的形象(图源:小红书APP界面)

所谓“潮人”,往往是一些引导时尚新风尚的人,可以理解为时尚界的“超人”。可“潮人”似乎都拥有自己的一众天地,其他人难以理解,无法触碰。都说“时尚是个圈”,复古风、嘻哈风、ins风......每一个街角,都可以是T台;每一个商圈,都可以是秀场。

而当与潮人相遇时,有些人却对那些炫彩而“drama”的服装风格产生天生的不适感,感觉好像进入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特别是街上遇见一帮穿成这样的潮人向我走来,我会当场昏厥”。

在时尚元素浓度过高的环境中,我们仿佛变身连续剧里大小姐旁边端茶送水的丫鬟小厮,山珍海味间的那盘白萝卜,红玫瑰花簇里的狗尾草,面对一众穿搭新奇的帅哥美女,只想大呼:放我走!

这种时候,你可能就患上了“潮人恐惧症”。

一、“潮”与“恐潮”,各有圈子

在现实中,“潮人”其实并非“独行侠”,他们也有自己的小圈子,圈子内的潮人们偏爱相似的时尚风格,认同前卫的“穿搭文化”。豆瓣小组“时尚博主/穿搭分享”就将自己定义为“变美根据地”。在此类圈子中,潮人发帖分享自己最近的穿搭心得,分享自己对潮流趋势的看法,并与“同好”进行交流。

豆瓣小组“时尚 博主/穿搭 分享”(图源:豆瓣APP界面)

在互联网上,类似该豆瓣小组的“潮人聚集地”并不鲜见,许多“潮”文化更是“生于斯,长于斯”。在“抱团”的过程中,“潮人”建立起独属他们的群体认同,也让其他热衷时尚的人发现另一种自我定义的可能性,有机会去融入一个相互理解的“潮人”圈子。

“潮人”的特立独行并不止于圈内“自嗨”,在“街拍”日益盛行的当下,与“潮人”彼此照面愈发不再是小概率事件,像上海武康路、成都春熙路、北京三里屯等都成为名副其实的露天潮人秀场。然而,这也使得不少人面对“潮人”感到恐惧、无所适从。他们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吐露自己遇到“潮人”时的不适感,“病症”就在文字吐槽和情感表达中找到了归属。一个“恐潮”的共同体,同样以“抱团”的方式应对越来越普遍的“潮”文化的冲击。他们的自我介绍,便是一个经典的遇“潮”反应——“走在路上,会不自觉地离潮人远一点。”

豆瓣“有无家人潮人恐惧症日益严重的(慎入 有潮人图片)”讨论下的回复(图源:豆瓣APP界面)

在“潮人恐惧症”这个大标签下,我们还可以窥探到背后不同的具体“症状”:有人是因为“爱而不得”,他们向往时尚与潮流,内心深处也渴望成为人群中那个耀眼的“潮人”,却害怕自己画虎不成反类犬,恐惧他人评判的目光,只能是想“潮”却又不敢“潮”,穿上时尚单品却“感觉像在穿偷来的衣服”,在豆瓣小组上就有网友坦言说:“我会站远远的,因为我太土了”“觉得自己很土,碰到潮人就落荒而逃”。

还有一群人认为“潮人”只是哗众取宠,那些炫酷前卫的穿搭和饰品不过是消费主义的“捧哏”,究其根本,就是“三观不合”。他们难以欣赏“潮人”穿搭的风格,“唯恐避之不及”,因而表示“欣赏不了,不在审美范围内,自动远离”。

总而言之,“潮”与“恐潮”或许代表着不同的审美态度与取向,类似的“抱团”行为也是在找寻属于自己的“圈子”。然而,这似乎也同时筑起了两面高墙。

二、我为什么怕了?

表面上看,“潮人恐惧症”是被“潮人”诱发的,但其实“潮人”基本什么也没干,而是“隔空施法”一般唤起我们的不安、焦虑和紧张感。真正的压力源头,可能恰恰在我们自己的内心。

在某种意义上,“潮人”出现在眼前,以其游离于我们常规模式之外的前卫打扮,打破了我们原本“风平浪静”的心态,唤起我们对自己不“潮”的矛盾心理:我不“潮”真的只是因为我崇尚自然,不喜欢“矫揉造作”吗?不潮的我是不是会落伍,被人瞧不起?我为什么不能像“潮人”那样自信?

这种心理很可能来源于自我认同感的不足,常伴有容貌焦虑。看起来我们的焦虑在于自身的外在形象,其实更深层次可能是在整体意义上的,是自我认同感不足的进一步延伸。继而进一步强化面对“潮人”时的自卑感与紧张感,陷入自我怀疑的怪圈。

(图源:疯狂交流会第八十八届艺术学术交流展

衍纸作品《目光》)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提到,在主体建构自我的过程中,他者的“凝视”是一个重要因素。在我们与“潮人”同处于一个空间时,真正的紧张感往往并不来自潮人真正看向我的目光,而是来自我对“潮人”在打量着自己的“感觉”。而这时,我其实是在用他人的目光看自己,被脑补出来的“他人目光”反复炙烤,对自己的长相、穿搭产生自卑感。即便当“潮人”已经不再我们身旁,“潮”的形象与文化仍然在想象中“凝视”着我,而这种经由想象塑造出的感知,事实上意味着我们不知道自己在“潮人”眼中究竟是什么样的,不知道自己是否被冠以负面的看法,在“无知”的空白中被焦虑捕获。

不可否认,在快节奏的时代,最快速且最容易获得他人关注的方式之一就是穿着打扮上的“潮”。穿着时尚、神态自信的“潮人”有其独特的魅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对比之下的我们就没有魅力。如果我们更多地“向内看”,将关注的重点从他人的目光那里抽离出来,“潮”与“不潮”也就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判断,自然而然地回归于个人选择问题。

三、别怕,打破彼此的“墙”

“潮人恐惧症”的压力感背后,也许还隐藏着我们和“潮人”对彼此的刻板印象。当这种将“我”和“潮人”区分开来的心态固化,就可能形成隔膜。

以穿衣打扮作为评断一个人的标准,我们就会听到诸如“穿格子衬衫?程序员吧”“我想找个小哥哥,不考虑潮男”一类的声音。

许多时候,我们看到“潮人”打扮前卫,就倾向于认为对方性格火辣骄纵,不好相处。此外,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积累形成了一种基于主流审美的认知惯性,让我们下意识地将“潮人”的装扮认定为“出格”。受此影响而可能不断加深的偏见与刻板印象阻碍了双方交流的通道,理解和包容便一直缺席。

其实,世界那么大,有趣的灵魂千千万。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取向,如果因他人的前卫穿着与我们的日常穿搭不同,并由这种差异衍生出自卑感、距离感和抗拒心理,便可能陷入僵局。到头来,“不潮”的我们依旧常常焦虑而自卑,而“潮人”也依旧被贴上“出格”“异常”等并不公允的标签。

当这种僵局被打破,也许会有意外的惊喜。在豆瓣小组上,有网友分享“潮人恐惧症”的“治愈”经验称,在和一位“非常酷的摇滚女孩”成为朋友后,“披着黑长直头发,穿着浅色针织连衣裙披着米色风衣”和她一起快乐地享受音乐。“病愈”后的这位网友坦言,一些潮人穿着打扮很前卫,并不是为了跟风或者炫耀,而是因为“他们真的喜欢亚文化”,而“表面亚逼(网络用语,指糅合各类亚文化元素的穿搭风格)的女孩也许过着勤恳传统的生活,我们这种土味爱好者会喜欢阴间摇滚乐”。

网友分享“潮人恐惧症的“治愈”方法(图源:豆瓣APP界面)

更重要的是,一些“潮人”事实上也并非不“恐潮”,这意味在“潮人恐惧症”的“患者”群体与“潮人”其实有所重合,并不存在着截然不同甚至于对立的两个群体。

“潮人”称自己“也会是社恐five”(图源:豆瓣APP界面)

我们没有理由去强迫自己融入“潮人”,也没有必要刻意疏远。如果我们能跳出非此即彼的二元叙事,跳出预先区分好你我的抱团心理,试着去了解“潮”之下的个性表达,去了解服饰背后的兴趣爱好,那么,那些所谓的“奇装异服”也许将不再那般令我们“恐惧”。比如“嘻哈风”穿搭的背后即是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纽约的“嘻哈文化”,健康的嘻哈文化代表着独立思考、不附庸主流的精神,如果只依靠对服饰的快速一瞥,便很难意识到这一点。

有了更多了解后,我们或许会选择尝试原先敬而远之的时尚穿搭,又或许会更坚定地选择舒适实惠的打扮方式,但差异之中的共同点便在于更成熟的思考与真正坚定独立的选择,也正是因此,前者不会再是盲从式的被同化,后者也不再困于自相矛盾的焦虑。

毕竟,服饰打扮只是组成个人形象的一部分,无法代表完整、立体且鲜活的一个个人,更不宜以此界限分明地划分“我”与“你”。和我们每个人一样,“潮人”既独特也普通,他们只是“我们”中的一部分,千千万万独特个体中的一部分。

下一次,当与“潮人”擦肩而过时,不妨告诉自己:不用怕,也不必怕。

原标题:《我有“潮人恐惧症”,该怎么办? | 深评》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