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诺亚财富不是风口下的宠儿
诺亚财富不是风口下的宠儿 原创 每日财报 每财网
全球金融形势变幻,大众财富管理需求逐步被“唤醒”,但以诺亚财富为代表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要走的路却还很长。
文/每日财报 栗嘉
去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宽松货币政策令通货膨胀的速度逐渐加速,伴随储蓄率下降,居民金融资产不断增加,财富管理的需求逐步被“唤醒”。但在如此趋势环境下,涉及财富管理的公司却并不一定能迎来“风口期”,如诺亚财富就是典例。
11月24日,诺亚财富(NOAH.US)发布截至9月30日的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实现净收入9.09亿元,同比上升5.8%,环比上升1.1%;当期归属于股东近净利润2.73亿元,同比下降4.4%,环比下降10.6%。
收入规模增长停滞,净利润急转直下,诺亚财富的整体业务状况似乎不容乐观。对此,二级市场的反应更为直接。11月24日开盘后,诺亚财富股价较前一日收盘价下降超16%至36.65美元。
作为国内老牌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诺亚财富为何会陷入当下的困境?而随着高净值人群的日益增加,在中国的“新”财富管理时代,对于诺亚财富而言,又有哪些瓶颈阻力与机会呢?
抹不掉的“转型之痛”
诺亚财富的业务主要分为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两大板块,其中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占比较高。其实财富管理业务的本质是通道业务,由诺亚财富作为理财产品销售方,向公募及私募基金等理财产品发行方收取渠道费用。2021年第三季度,诺亚财富实现财富管理业务收入6.5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27.7亿元,上升4.1%,占当期总净收入的71.91%。
虽然,收入规模有所上升,但当期诺亚财富分销的投资产品总募集量为24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88亿元,下降16.31%。由此可见,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诺亚财富的整体销售规模实际在走下坡路。
另外,从利润角度来看,2021年第三季度,财富管理业务贡献经营利润1.4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48亿元,下降42.4%。这一下降幅度,远超同期销售规模的下降幅度。对此,在三季报中,诺亚财富指出主要是其对员工薪酬和营销活动的预算战略投资所致,可尽管如此也不能改变其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只赚吆喝不赚钱”的现状。
究其原因,拆解2021年第三季度诺亚财富的分销产品现状,《每日财报》发现诺亚财富的产品代销方向正在由公募向私募转型。今年第三季度,诺亚财富代销公募基金产品总额为8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23亿元,下降27.64%,占当期代销产品总额的37.2%,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5.4个百分点;而当期代销私募基金产品总额为10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86亿元,下降27.64%,上升23.26%,占当期代销产品总额的43.8%,占比较去年同期上升13.9个百分点。
就通道业务而言,公募基金产品代销金额的下降是一种必然趋势。因为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人们的理财意识会越来越强,而公募基金产品相较私募基金产品而言,投资门槛更低,也更容易被新生代投资者触达。另一方面,大体而言公募基金的规模更大,能调动的资源更多,在互联网时代,完全可以自我营销,而不依赖传统的分销渠道。
在这种情况下,诺亚财富将财富管理业务的增长点放在了私募基金产品的代销上。但现阶段,私募基金产品的市场远小于公募基金,对于尚在转型期的诺亚财富而言,将阵痛体现在利润表上则是在所难免的。
布局智能化服务
据《每日财报》了解,诺亚财富的资产管理业务主要通过歌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开展,业务范围包括私募股权、房地产、公开市场产品以及多策略投资的资产。其中,私募股权业务规模占比较高,超过80%。
此前的2019年,诺亚财富曾因为承兴系公司提供合计34亿元的债权供应链融资而踩雷,为此向相关投资者支付了18.29亿元的一次性和解费用。目前,该事件的负面影响似乎渐渐消散了。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诺亚财富资产管理总规模为1561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559亿元相比,规模相对稳定。同时,当期资产管理业务经营利润为1.17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14亿元不相上下。
除了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外,诺亚财富三季报的亮点主要在其他业务方面。第三季度,诺亚财富实现其他业务净收入140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900万元,上升56.4%。至于这个其他业务,指的就是智能化转型业务。
据悉,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诺亚财富就开始在多个业务部门履行智能化转型方案。当时,其CEO在汪静波在内部公开信中表示,诺亚财富将实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建设,通过数字化能力,去深度理解客户,为他们提供匹配度更好的投资方案。三季报中,汪静波再强调了智能化转型。
从一方面讲,智能化业务是现有财富管理业务的新基础。不同于以往的粗放的、主观的销售模式,智能化业务能够实现客户端的精细化管理,从而避免投资需求的错配。实施智能化布局,也能提升一线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从另一方面来讲,智能化业务赋予了诺亚财富去“通道化”的可能。在建立了以研究为导向的智能化系统后,诺要财富对于客户的价值,将不仅仅是购买理财产品的渠道,而是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而这也将解决部分诺亚财富现有的代销产品业务困境。
此外,在三季报中,诺亚财富表示当期核心客户“钻黑客户”数量持续增长,总数超过8000人,活跃客户数也同比增长了25.5%。由此可见,智能化业务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尽管如此,目前该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当期亏损为0.31亿元。
财富管理的盈利矛盾
事实上,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诺亚财富并不是第一家提出数字化转型的公司,更不是唯一一家。
此前,华泰证券就与2019年底推出了“Aorta·聊TA”平台,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为一线投资顾问提供最优服务策略和行动指导;2020年9月,长江证券总裁刘元瑞在秋季投资策略会上提出,将全面拥抱财富管理时代,提升研究的变现能力。
以数字化与研究为抓手,为客户提供“通道”价值之外的增值服务,似乎成了新时代财富管理业务的通用模式。但《每日财报》认为,这一模式恐怕很难一路坦途。
因为新模式虽然从客户端层面丰富了用户体验,但从盈利来源角度出发,这一模式依然存在着天然的矛盾。以代销业务为例,目前代销业务的收入依然来源于产品发行方,发行方的付费意愿及付费模式将可能影响到产品能否被财富管理公司引入,也可能影响到财富管理公司对产品的评价。一旦底层的产品评价无法客观搭建,上层的用户体验就无法顺利传达。
基于此,海外市场的“买方投顾”的概念被引入。顾名思义,“买方投顾”就是站在客户立场为客户提供投资顾问服务。“买方投顾”并不从产品发行方处收取费用,而是从客户端收取费用,是理财领域的“咨询”模式。
在海外市场,“买方投顾”的收费方式和费率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财富管理公司也形成了不一样的发展趋向。海外市场有通过互联网服务大众人群折扣券商、提供在线的智能化财务规划和投顾服务的智能投顾,这两种准入门槛和费率都比较低;也有面向超高净值人群的投行和私人银行,他们会提供定制化的财富规划。
目前,我国的“买方投顾”模式还处于起步验证阶段。2019年10月,证监会公布首批基金投顾试点,截至2021年7月9日,共有53家机构获得基金投顾试点资质,首批试点机构基金投顾合计服务资产规模超500亿元。就用户端而言,大众投资者可能尚未习惯“买方投顾”这一付费服务模式,对于投资业绩的理解程度也有很大提升空间。
所以综上所述,在用户、服务提供者、市场模式三者都在转型期的财富管理市场,以诺亚财富为代表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要走的路还很长。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
END
联系我们
内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联系电话:010-64607577 / 15650787695
投资者交流群:公号内留言微信号,由群主添加入群
原标题:《诺亚财富不是风口下的宠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