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年轻人的虚荣心,撑起万亿二手奢侈品市场?

2021-12-02 13: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最近几年,国内二手奢侈品市场冉冉上升。

在很多人眼中,保存良好的二手奢侈品不仅包含着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似乎也有着超越不动产的升值空间,那种拿在手中沉甸甸的感觉,让不少年轻人开始痴迷。

从北京三里屯的小街巷到上海市中心的老街道,每走几步就能遇上一家小小的二手奢侈品店。融合了日本中古店主打保值、淘经典款的实用性和欧美 vintage店铺的时尚性,国内二手奢侈品实体店已经全面开花。

没有日本小店的狭小拥挤,也不像欧美二手店会将各类品牌混卖需要顾客精心淘货,北上广和一些新一线城市的奢侈品中古店往往明亮宽敞,每一件商品都在经过打理后套好了PVC的透明防尘罩,直截了当地在门店的玻璃上列明了在出售的品牌logo,橱窗中摆放着几个价值不菲的潮玩公仔和几盆龟背竹,几乎每家中古店都值得打卡拍照发一篇探店笔记。

在各个品类的商家为了节约成本纷纷转往线上渠道的今天,一家又一家的奢侈品实体二手店次第开张,足以见得这个行业在国内正经历着潜力巨大的成长期。

根据《中国二手奢侈品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20》显示,中国近十年来的奢侈品存量价值约四万亿人民币,其中二手交易占奢侈品行业市场规模的5%,以发达国家二手奢侈品消费额占总消费额的20%至30%的规模来计算,未来国内的二手奢侈品将可能达到万亿的市场规模。

自2019年开始,已初占市场份额的各大奢侈品二手交易电商平台已经陆续获得上千万美元的融资。二手奢侈品的买卖早已不是闲鱼上一个真假难辨的链接和几次偶发的零星交易,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二手奢侈品的交易量和客单价都在呈现倍级增长。

在媒体报道中曾有店主透露,自己开在广州越秀区的店铺一天最高的销售额可达六十万以上;而一家开在三里屯的一百余平的小小店面,全天能够接待超过260人,每个月都可以实现18%至20%的营业额增长。

与此同时线上渠道也不甘示弱,一天超六十场的直播,在2020年一年内就增长近三倍的交易额,这样的一片蓝海让老牌日本中古电商也紧跟跃入中国市场参与厮杀。

“经典款的奢侈品牌包包能够保值,背几年不喜欢了再出手,包的价值不仅不会随着折旧降低,反而可能因为款式、市面上的数量等原因升值。”

这样曾经从消费得起爱马仕限量款的圈层流传到爱好奢侈品却没有相应经济能力消费的年轻人中的“都市传说”,也在近几年里随着二手奢侈品交易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平台数量的增多而变成了现实。

据二手奢侈品电商平台红布林发布的《2021上半年二手奢侈品消费榜》分析,将二手奢侈品作为一种“新型理财手段”的消费者逐渐增多。全新和二手的奢侈品也许会有一定的价差,但是在二手市场中,如果眼光足够毒辣,下手足够精准迅速,用超低价格“捡漏”经典款甚至限量款并不是不可能。

在业内,一万元入手的奢侈品在二手市场上能够卖到八千元,就已经称得上是“保值”;可是据红布林的统计,仅在2021年上半年,平台上就有用户通过转卖香奈儿金色双C复古项链净赚到近四万、转卖爱马仕铂金包净赚两万五的实例。

随着二手市场上商品流通速度的加快,从前需要配货、等待、有结识多年能带你进小黑屋看包的sales才有可能买到的限量款,在二手电商平台上从下单到收货只需要四天;很多已经停产停售的款式也有机会在中古市场中重逢。

新生代消费群体中的很多人,已经不再迷信奢侈品牌营造出的稀缺紧俏、购买者必须身份特殊的营销策略,他们或许是单纯喜欢一个包的款式,或许是看中了部分单品的投资增值潜力,选择二手交易平台购买,带来的经济压力明显要小很多,也让他们收获了意想不到的东西。

林桑是生活在北京的大三学生,第一次去二手店看到了一款Burberry的钱包,才开始了解中古奢侈品。

但林桑当时对“二奢”的理解是价格极度便宜,但是现场一看还是被吓到了,“上千的价格以我那会儿的收入绝对是不能接受的。不过确实也感受到了大牌的魅力,很多包包成色很新,感觉很划算,但最后还是因为囊中羞涩放弃了。”

不过自那以后,林桑开始在北京三里屯以及永安里一带留意这些店铺,也对奢侈品有了更多了解。大二那年,他拿到了市一级的创业奖金和大学奖学金,兼职又挣了些钱,加上平时省吃俭用,凑够几万块买了自己生平第一件二手奢侈品。

和林桑的经历相似,当奢侈品不再是贵妇圈的入场券与社交工具,背着LV挤地铁的年轻人们只是单纯想买一个喜欢的通勤包——价格不到新包一半,保养得当的情况下只有轻微使用痕迹的二手奢侈品,正在直播间里以几分钟一个的速度被消费者们买下。

在短视频中,将自己的奢侈品包包、首饰拿来鉴定、寄卖的顾客从车标上被用心打了会随着车身移动、但其实没什么用的马赛克的豪车上走下来,用经过变声处理的声音向寄卖店的店员讲述一个“前男友送的包分手后想处理”或是“闺蜜生日时从欧洲带回来项链送给自己却无法鉴别真假”的小故事。

随着店员行云流水的动作指出包身上的走线、logo角度、皮质花纹等小细节,奢侈品与前男友心意的真假一同揭晓谜底。这样经过精心编排、抓住网络话题热点和人们的猎奇心理的小视频以一种洋中带土的方式迅速流行开来,背后不仅是人们消费理念与关注点的悄然改变,还有二手奢侈品行业的从业者们利用一切可行方式与途径在对这片几年前还人数寥寥的巨大市场的抢占。

根据麦肯锡的数据,中国在2017年已经成为了世界奢侈品第一消费大国,但是直到2018年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进行的消费一半以上都是在海外完成。

除了更多的款式选择之外,由于税收、汇率等造成的价格差也是人们选择在海外完成购物以及一直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代购服务日益繁盛的重要原因。

当疫情使出境游、国际物流寄送、甚至境内出行到免税店购物都变得困难,二手市场中相对于专柜更为划算的价格以及一些特别款式的流通都让消费者选择将选购的视线聚焦于此。

曾经对二手商品接受度较低的国内消费者也在疫情对市场环境和生活习惯带来的改变以及各大二手交易商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长期深耕、试图重塑消费理念的影响下逐渐改变了自己的观念。

在此期间,二手奢侈品电商平台和线下店铺也在利用各种新媒体潜移默化地“教育”着国内对于二手文化接受度原本不高的年轻人们。除了带有明显编剧痕迹的短视频小故事、小红书上请博主来探店后写下的笔记软文,抖音等意欲追上电商产业步伐的平台也因看好二手奢侈品的增量市场,积极配合运营相关话题、进行流量倾斜扶植等。

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选择”看到的内容其实都是商家想要被看到的内容,当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算法、推荐注意到了二手奢侈品市场,这种“人人都买得起奢侈品”的交易形式也就逐渐从小众进入消费者日常购物的选择视野。

衣物、日常用品的二手交易、中古再贩由来已久,但是说起密集以奢侈品为交易对象的形式,就不得不提到日本的中古文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的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每个人都手握大把现金疯狂消费。

当九十年代初日本的泡沫经济走向破灭后,人们的消费重回理性,为了资产的合理配置,很多人将自己购置的奢侈品寄卖转手,因此催生了日本街头的众多二手奢侈品店。在经济状况逐渐好转后,奢侈品的中古文化却保留了下来,变成了人们可以寻找到绝版和限量版产品的重要途径。

和日本中古奢侈品市场繁荣的原因不尽相同,国内中古市场的发展虽当然也与更低的价格与更高的性价比相关,但二手奢侈品在此时兴起,也受到了年轻一代消费者新的消费习惯的影响。

更环保、交易形式更多样的循环经济模式变成了更时尚的生活方式,去中古店打卡、在中古集市上淘宝、在直播间里抢热门款式的包——这些消费场景对于现今二手奢侈品的消费群体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打发时间的娱乐活动和生活中的乐趣。

更是有多家中古店将手镯、项链、甚至经典款挎包以盲盒、扭蛋的形式售卖,除了一本万利的推广效应,也无形中再一次将“二手奢侈品”与“潮流概念”相融合。

参考来源

界面新闻:中国二手奢侈品行业巨变前夕:假货横行,但爆发增长,资本疯狂

信息时报:二手奢侈品行业成新蓝海?

21世纪经济报道:二手奢侈品消费榜:年轻人把买卖二奢当“新型理财”

撰文:盆栽,Jonas

原标题:《中国年轻人的虚荣心,撑起万亿二手奢侈品市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