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经济日报:合规是“花呗”们的生命线
近期,花呗启动品牌隔离引发广泛关注。此次品牌隔离的目的是划清边界,明确为消费者提供资金和服务的主体。隔离后,花呗是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消费信贷品牌,而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全额出资的消费信贷将归为“信用购”服务。
品牌隔离、上征信……近几个月,花呗整改动作不少,这均是其落实监管要求、加快整改步伐的具体举措。今年4月,金融管理部门联合约谈蚂蚁集团,要求其整改的内容之一,正是断开支付宝与“花呗”“借呗”等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今年6月,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获批开业。按照整改要求,“花呗”“借呗”的品牌整改工作应在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开业6个月内完成,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平台发放的消费信贷不再标挂“花呗”“借呗”名称。
然而,部分消费者对此并不理解,有消费者在网上“吐槽”品牌隔离后,花呗额度有所下降。网友晒出的截图显示,品牌隔离后,大部分用户的花呗额度在万元以内。在公告中,花呗已经明确,将主要满足用户日常的中小额消费需求。
对消费者来说,花呗整改从长期来看是件好事。今后,消费者透支消费花的将是“明白钱”。此前,不少消费者将“花呗”当作类信用卡产品来使用,但可能并没有注意到为自己提供消费资金的是谁。实际上,品牌隔离之前,根据每个消费者的差异化实际情况,花呗的资金服务提供方也不同。在品牌隔离后,对于消费者来说,使用时的体验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资金提供方更加清晰透明,能让每个消费者都有本“明白账”。
额度适当调整也有助于引导消费者养成理性消费的习惯。2015年4月上线以来,花呗就受到年轻消费者的欢迎。截至去年底,全国近1.7亿“90后”中,有6500万人开通了花呗。与信用卡相对严格的审批流程相比,花呗门槛偏低,可使得与金融业务接触较少、金融素养刚刚起步的年轻消费者较容易就能体验一把超前消费。但对于年轻消费者的个人长远发展来说,不能一味考虑仅满足其当下的超前消费需求,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引导其形成量入为出的良好消费习惯,帮助其提升金融素养。从这个角度来说,额度适当调降有助于帮助部分过度超前消费的消费者,引导其逐步回归理性消费。
更为关键的是,花呗整改对于其他同类产品将形成示范效应。合规是金融业务的“生命线”。正如金融监管部门反复强调的,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金融活动必须全部纳入金融监管。花呗整改后,将在消金公司这一监管更为严格的牌照下开展业务。银行等金融机构出资的服务,则在平台上独立运营。品牌隔离也隔离了风险,从资金来源到业务开展,哪家机构开展的业务由该机构自担风险,避免了联合运营带来的潜在风险隐患。
对于“花呗”们来说,合规运营方能走得更远。接下来,如何平衡好监管要求、消费者需求和自身发展追求,也是“花呗”们需要深思的考题。(原标题为《合规是“花呗”们的生命线》)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