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媒体评高校助学金申请成“比惨”:不是有钱就有特权围观隐私

荆楚网
2016-11-17 21:59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最近,媒体报道了云南省内部分高校助学金申请会沦为“比惨大会”、学生很无奈的新闻。随即,云南省教育厅就在官网上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成立三级组织机构,坚持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原则,精准识别对象。其中,评议认定不得要求申请认定学生在公开场合陈述申请理由。(11月16日《春城晚报》)

申请助学金弄得像海选PK,改善生活像犯下弥天大罪——近来,有关“贫困生”的话题,简直令人拍案称奇。这样的例子,还不是孤本:有大学生因穿耐克鞋被一笔勾销了助学金,然而耐克鞋是家人省吃俭用买的;西北师范大学被曝以助学金强迫学生打扫公寓;云南多所高校让贫困生登台演讲“比穷”……这花花世界,已沉醉不醒。

只是,贫困不是罪过,救助本属公义。

这个道理,自古而然。在人类悲天悯人的价值坐标上,总有些亘古沿袭下来的底线之善。正因如此,“嗟、来食”的嘴脸,才会被牢牢钉在耻辱柱上。一则,对贫困生的道德关怀,是经济救助的底线责任。不是说你发了几张钞票,就有了要求其“展览私隐”的特权。贫困境遇领域消费主义之恶,是对贫困生赤裸裸的伤害。二则,高校扶贫工作多来自财政支持,少数来自社会捐助。无论是公共责任或慈善本真,都不会以野蛮的“比惨”方式,要求贫困生PK以获得资格。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高校的监管部门或出资的捐款方,有追究相关高校认定贫困生资格程序正义的责任。

自己的学生,究竟贫困到什么状况,不知情、不了解,最后竟然要以“比惨”的陈述方式来认定,那么,师生之间、教育与被教育者之前,又隔阂到了什么地步?在这样的学校里,班主任或辅导员不认识自己的学生、教授或导师不清楚班级的学情,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按理说,贫困不贫困,校方最知情。只要沉下身子访一访、问一问,“廉租房成唐僧肉”的闹剧,断不至于在高校上演。遗憾的是,校方却懒政式地选择了最表面、最浮夸的形式,以欣赏演出的姿势,按下了娱乐化的表决器。往小处说,这是对扶贫工作的不尽心;往大处说,已然在与“双一流”反方向的道上一路狂奔。

如果对于后赋差异与代际区隔不能秉持理性且温润之心,再是花枝招展的教育,怕也难掩半死不活的气息。穿了双耐克鞋,贫困资格没了;表演了回贫困生,导师为你“转身”。这种滑稽而荒唐的决策流程,竟在21世纪的中国高校成为流弊,凡此种种,所揭示的,大概是整个高校行政化的诡谲生态。

一言蔽之,贫困生认定成了“比惨大会”,是官僚化、泛娱乐化的高校行政机制的一个喷嚏而已。

(原标题为《 邓海建:贫困生认定何以成了“比惨大会”?》)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