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传统纹样,原来在百年前就被LV借鉴了

2021-12-01 07: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羊园 了不起的匠人

中国纹样艺术始于夏朝

世世代代由简入繁

从19世纪英国建筑师的《中国纹样集锦》

到线上博物馆的“数字库”

LV路易威登在创立初期也曾来中国参考宝相花纹

纹样从千年前的严谨、细致

到现代的AI还原并二次创新

“国潮”的民族自信感

早已充斥在生活的每个角落

《中国纹样集锦》

《Example of

Chinese ornament》

中国瓷器古董流入欧洲,英国设计师大为惊叹

《中国纹样集锦》

欧文·琼斯1809年生于伦敦,是一位建筑师、设计师、先锋艺术家,1833年开始了他的旅途,足迹遍布意大利、希腊、土耳其、埃及和西班牙。1851年世界工业博览会的建筑师之一。1852年他受命担任新水晶宫的设计总监。

在《中国纹样集锦》书中,欧文·琼斯精选一百幅取样于中国瓷器及珐琅器表面的装饰为灵感进行再次创作。

欧文·琼斯所收录的图样,绝大部分是来自18-19世纪清代的皇家御器,也是在焚毁圆明园时期,收入了大量中国文物。

他书中的自序:“前所未有”“新式纹样。”那种充满震惊与赞叹的言辞背后,是清代皇家艺术的际遇,也是中国装饰的登峰造极……

清雍正青花釉里红如意尊(南京博物院清宫旧藏)

以左图为灵感的二次创新

清乾隆黄地粉彩百花纹碗(南京博物院清宫旧藏)

以左图为灵感的二次创新

清乾隆粉彩金地莲花盖碗(北京故宫藏)

以左图为灵感的二次创新

中国当时对外战争及太平天国之乱,导致许多公共建筑遭洗劫,或夷为丘墟;富丽的装饰艺术品流入欧洲。这些作品不仅在工艺精细程度,还是色彩与装饰的完美结合程度,是以前非常罕见的。

——欧文·琼斯

英国十九世纪末先锋艺术家及建筑师欧文·琼斯的经典著作《中国纹样集锦》。

在没有接触到中国的工艺作品之前,欧文·琼斯对于中国的装饰艺术一度是轻视的,他曾断言中国人没有能力处理传统纹饰及图样。

当看到大量流入欧洲的攫取自中国的装饰艺术品后,他意识到自己对于中国装饰艺术的评论是轻率的。

传统纹样现在不仅展现、创新于书本中,一个庞大的“线上博物馆”也开始进行数字化创新。

纹藏

中国纹样线上博物馆

传统纹样的数据库已在线上“随处可见”

云南马关壮族(督侬)群龙舞云纹背带图案局部 编号:ZZCX002 民族:壮族 年代:近现代 地区:云南马关

广西南丹壮族贴布绣被面 编号:ZZCX005 民族:壮族 年代:近现代 地区:广西南丹

由于工艺的限制、传统物件留存困难等问题,许多传统纹样正在消失。

纹藏作为国内首家也是国内最大的传统纹样数据库,每一款纹样的制作周期根据其复杂程度进行数字化转换,纹藏并不是单纯的复制传统纹样,而是运用美学理论完善纹样的颜色、形状、张力,将残缺、模糊、有色差的纹样保留并进行二次创作。

矢量化后的纹样被输入数据库后,一个传统纹样就此“保留”下来。

大同市博物馆的北魏壁画墓出土纹样

纹样印在纸上并进行线条调整

纹样的千年流传,是对流逝传统文化的保留,再经过纹样数字化的再创作,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是对现代文化的创新。

《中国经典纹样图鉴》

纹藏创始人 黄清穗

经典纹样200余种,这里都有

从精美的瓷器玉璧,到织锦刺绣,其纹样、配色,都是我们创作的灵感。而这些中国纹样无不讲究,纹必有意,意必吉祥。

中国纹样既是哲学密码、文化密码,又是美学密码,设计密码,需要不断继承和发扬。

——《中国经典纹样图鉴》

(图片源于“纹藏”)

#宝相花

宝相花纹是佛教常用的一种纹饰,也是国际一线奢侈品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创建初期的参考纹样。

宝相是佛的庄严形象,宝相花是一种完美圣洁的花,从莲花、牡丹等多种花中提取花瓣、花苞、叶子的造型,经艺术加工融合而成。

#八达晕纹

八达晕纹是一种结构八路相通、画面富丽堂皇的满地规矩花纹。以自然和几何纹样组合而成,庄重而华美。后来,采用八达晕纹的锦被称为八达晕锦,并发展成宋锦的主要品种之一。

#蝙蝠纹

编蝠的"蝠"与"福"字同音,有"福从天降""福到"等寓意,而且在中国编蝠被看作长寿的象征。

#灯笼纹

以蜜蜂、祥云、花卉等图案。"点灯"谐音"添丁",古人通过装饰灯笼或灯笼纹来析求家庭添丁进财。

#龟背纹

龟背纹以六边形为单位,以规律的,无缝拼接的形式组成四方连续纹样。因龟在中国古代被视为长寿的象征,视觉效果较规整,常用于布帛。

忍冬纹

福字纹

中国传统纹样在百年前

就已被国外借鉴参考

现在“国潮”再次复兴

这些文化、设计密码

也将继续传承与发扬

运营 | 匠匠

排版、撰文 | 羊园

原标题:《中国传统纹样,原来在百年前就被LV借鉴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