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传媒大学专家:资本势力入侵新闻内容是对品质新闻的侮辱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鹏
2016-11-16 16:48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刘昶教授

11月15日,来自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的30位高校新闻学院院长和专家齐聚上海“发现、重构和共享:国际互联时代的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国际论坛,共同交流新时代下的办学困境、办学理念和办学经验。

在此次论坛上,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刘昶教授就新闻行业现状以及教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刘昶认为,当下传媒生态的变革推进了社会的转型,但是新闻传播在改变社会的同时,也在向社会妥协。媒体新闻内容的生产不断屈从于成本、利润、竞争等因素,这种现象对品质新闻(quality journalism)是一种极大的讽刺和侮辱。

刘昶说,当下在一些媒体,新闻作品的质量日益让位给速度、呈现、形势,而收视率、点击率甚至成为其唯一的、绝对的量化的指标。

这位曾旅法二十余年,先后获得法国新闻与传播学硕士、博士学位,长期供职于法国传媒机构的高校教授,还对新闻人才培养提出了自己的忧虑:如果传媒对技术和市场过分迁就,“把我们的学生当产品,把我们的老师当流水线上的员工,这样怎么去培养人才?”

刘昶对中国媒体需要怎样的记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在他看来,现在融媒体的背景下,需要的是“背囊记者”——“现在媒体记者一部手机出去就完成一个融媒体新闻报道,这实质上是发展中国家技术、设备、资金力量不足的一种表现。发达国家记者在给发展中国家记者做培训的时候,建议用手机做报道。但实际上真正的背囊记者出去采访的时候,是需要很多东西,而我们很需要深入了解这些内容。”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这并非刘昶首次提出“背囊记者”的概念。

据猛犸新闻报道,今年5月6日,刘昶曾在给河南广播电视台的专题讲座中介绍了“背囊记者”的概念:这种类型的记者因身背一个大大的背囊而得名,背囊中有电脑、手机、笔记本、摄像机、三脚架、移动热点等装备,一个背囊记者出去,基本上就可以做不同类型的新闻。

除了提出“背囊记者”,刘昶还建议对新闻专业学生的培养应该紧跟当下传媒生态的变革,以及重视新闻伦理、传媒法规、基础通识这三门课程对学生的培养。

在11月15日的“发现、重构和共享:国际互联时代的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国际论坛上,重视基础通识对学生的培养,被多次提及。

譬如,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前院长陈韬文特别强调了新闻传播学科尤其需要重视对学生展开博雅教育。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Denise Varney提出,希望学生能够学到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在未来的工作当中能够大有用武之地,包括使用各种媒体工具,以及数据运用和处理。

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张辉峰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一直以来有一个一贯的目标,就是德、能、识协调并彰,即大学的教育应该是知识训练、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者的融合。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