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天然气断气让欧洲陷困局、民不聊生,谁在让中国人平稳过冬?

2021-12-01 18: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 | 华商韬略 吴苏

正在回答公众冬季用电问题,承诺一定不会让英国无电可用,谁知道,话音刚落,恰好停电了,现场瞬间陷入一片黑暗。

这是今年9月,英国一场能源听证会上演的尴尬一幕。更“尴尬”的,是无数欧洲民众,今年油价和电价持续高涨,他们面临因欠费而停气停电的困境,有的国家甚至出现管道断气“倒流”的情况。

欧洲天然气疯狂到什么地步?过去六个月,价格从每兆瓦时18欧元,飙升到超过117欧元,狂涨5倍之多,被形容为“火箭速度”。

欧洲天然气之所以如此紧缺,《世界石油》网站刊文指出,“是由于风能和太阳能的间隙性及储能不足、对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的投资下降造成的”。

换句话说,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欧洲步子迈得太大,大幅减少煤炭等能源发电,以至于酿成“苦果”。英国正是其中的典型,2020年,英国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占比达到43%,并计划到2024年完全淘汰煤电。

一边大幅砍掉煤电等电力,一边却没有真正解决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稳定性问题,只能“靠天吃饭”,风速慢了,光照量低了,电力危机便接踵而至。为了填补“缺口”,天然气被加速使用,但这也加剧了天然气资源的短缺和价格跃升。

当欧洲陷入能源危机无法自拔之时,对照中国,不难看出,中国并没有发生类似的能源危机。对此,你可能会反问,九月底十月初那一段时间,中国不是有十多个省份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吗?

不少省份确实曾拉闸限电,但很快得到解决。这是因为,国家相关部门迅速公布一系列措施,包括“依法依规释放煤炭先进产能,有序增加煤炭进口”、仍然对民生电价严格管理但民生以外的价格可以有所浮动等。

欧洲可再生能源未立先破,社会大环境更被环保“锁死”,正因如此,即使天然气爆涨,也几乎没有人敢站出来,重启煤电等传统电力。相比之下,中国多管齐下,要务实得多,避免了短期的能源震荡演变成能源危机。

事实上,中国能源“多管齐下”的能量,超出很多人的想象。不说中国“富煤”,对天然气和石油的掌控就令人眼前一亮。

要知道,世界上天然气储量最多的国家依次是俄罗斯、伊lang、卡塔尔、土库曼斯坦和美国,但中国经过这些年,特别是近十年的努力,跃居世界第六位。

而在原油方面,2019年“七年行动计划”出炉后,油气发展成为国家议题,中国原油产量已连续增长三年。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原油产量增长1.0%至1.91亿吨,2020年增长2%至1.95亿吨,产出增长得以提速。到2021年,国内生产企业继续响应国家油气上量的号召,加大油气勘探及生产力度,结果,前九个月中国原油产量就达到约1.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5%,全年产量有望达到2亿吨。

除了掌控煤炭、天然气、石油等传统能源,构筑能源安全“底座”,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也取得显著成效。

据媒体报道,中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连续16年、11年、6年和3年稳居全球第一。

结果是,2019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15.3%,比2012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2019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1%,“扭转了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更关键的是,中国没有止步于传统能源,而是竭力引领能源领域的创新。

二十多年来,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多条战线上“下注”,通过在发电、传电、用电等各个环节投入总计不下万亿,催生出多个领先全球的新能源产业,形成“光伏+特高压+新能源汽车”的强强产业组合。

具体来说,从光伏领域看,中国高纯晶硅产量位居全球第一,电池、组件产量占全球七成以上,全球光伏组件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国拿下7个席位,而在电力输送领域,中国成为世界唯一全面掌握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国家。

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和销售规模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能充分承接相关电力资源。

中国独特的“光伏+特高压+新能源汽车”产业组合,让新能源形成闭环,真正实现自我“造血”,还能不断正向加强。

本质而言,这是一场硅能源取代碳能源的能源革命,正如分析人士所指出的:“对中国而言,这是一场比半导体更重要的军备竞赛”。

强势掌控传统能源,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建立“光伏+特高压+新能源汽车”能源大三角,这就是中国能源格局强大且稳固的“真相”。

回过头看,欧洲未立先破,只顾一点,陷入能源危机,乃是必然!

参考资料:

1.《欧洲能源革命走上不归路了吗?》,华商韬略

2.《能源谋变》,瞭望

3.《“电荒”阵痛里的中国能源大变局》,钛禾产业观察

4.《“碳中和”背后的中国能源大三角》,远川研究所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