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对话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增加跨学科研究,学生不会杂而不精

澎湃新闻记者 韩晓彤
2016-11-14 17:30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张妙清接受澎湃新闻采访。 澎湃新闻记者 韩晓彤 图

跨学科研究正在大学里兴起,作为先行者之一,香港中文大学负责研究方面的副校长张妙清11月11日表示,在未来5年,该校很多研究方向将转向跨学科,目前该校的跨学科研究主要包括中国研究、生物医学研究、计算机通信和机器人研究、人口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四个方面。

当天,悉尼大学中国中心在苏州揭幕,来自悉尼大学的代表签署了四项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进一步加强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其中一项是悉尼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教职工交换项目。

张妙清在揭幕式上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作出上述表示。

【对话】

“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应闭门造车”

澎湃新闻:您怎么看待和悉尼大学的合作项目?

张妙清:香港中文大学和悉尼大学一直有长远的交流,香港中文大学和悉尼大学都是综合性的研究性大学,我们和悉尼大学在很多领域都有交流和合作。

从教授方面,香港中文大学的医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法律学院都有和悉尼大学的教授进行互相合作。

从学生方面,两校有很多学生之间的交换项目。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些方面加强合作,在更高层面上有更深层次的合作。

而两校的很多教授也有很多自下而上的交流,我们的合作有互补的作用,我们各自有专长,可以互补。

在高度全球化的当下,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应该闭门造车,应该多多交流,互相补充。

澎湃新闻:香港中文大学和内地的大学也有类似的合作吗?

张妙清:我们在国外和国内都有很多重点合作的伙伴院校。

澎湃新闻:香港中文大学也和悉尼大学一样有在中国内地设立中心吗?

张妙清:我们虽然没有像悉尼大学这样在中国内地设有独立的中心,但是在中国内地设有很多办事处。

香港离中国内地很近,我们的同事互访也非常多。香港中文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学院等内地重点研究单位也会有定期的交流计划,在国际上我们和一些大学也有合作的研究项目。

跨学科研究是用不同学科的角度去看

澎湃新闻:请问您能介绍一下香港中文大学的跨学科研究吗?

张妙清:现在的学科几乎都不是相互独立的。我们的很多研究课题通常都需要用跨学科的角度来看,在教育方面我们也很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我是负责研究方面的副校长,对跨学科研究这方面非常关注。这几年我们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推动,做出了很多努力。在未来5年,我们很多计划的研究方向也将从跨学科的角度进行。

跨学科研究包括中国研究,中国研究不单只是从人文社科的角度,角度也包括经济、金融、法律,还有关于中国走出去这样的课题也会涉及一些技术方面的专业。香港中文大学有8个学院,其中7个都共同做中国研究的一些项目。

第二个我想提及的跨学科研究是转换生物医学方面,这个跨学科研究不单只是生物医学这样基础的自然科学,也包括一些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比如行为方面怎么配合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

第三方面就是计算机通信方面的研究,还有对机器人的研究。这些研究不单只是工程方面的研究,也包括了很多人的行为方面的、人的认知方面的研究,这些也是跨学科的研究。

第四方面是人口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方面的研究需要更多跨学科角度。在人类的发展方面,老年、青年人他们的发展不单只是医学生理上的发展,也有心理、社会互相影响下的发展。人的发展不光依靠物质,也依靠社交。所以要跨学科一起来配合,环境的改变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我们对于像环境这样的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需要有跨学科的视角来应对这些问题。

澎湃新闻:那么从教学方面来讲,香港中文大学是怎么推动跨学科教学呢?会不会有一些跨学科的专业?

张妙清:我们有好几个专业都是跨学科的,跨学科可能是同一个学院里面不同的学系,也有一些不同学院之间的。

虽然学生属于跨学科专业,但是肯定会有一个专门的办公室来“照顾”这些属于跨学科专业的学生。每一个跨学科的专业都会放在一个主要的学院。跨学科专业的学生是不会没有人照顾的。

澎湃新闻:学习跨学科专业的学生,会不会出现学习“杂而不精”的情况?

张妙清:不会是这个样子的,因为我们跨学科的课程会有一个集中聚焦的点。

举一个例子,生物工程专业,它是专门研究医学和工程之间的配合,来看怎么用一些工程的仪器来解决医学方面的需要,这个就是很有针对性的。

还有比如像性别研究、中国研究,它们都是跨学科的,但只是用不同学科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个问题。香港中文大学推动跨学科研究一直走在前面。

没有看到数据显示内地学生赴港降温

澎湃新闻:作为一名女性副校长,您有没有对学校里面的女生和女教授特别关注?

张妙清:香港的大学本科生女生的比例一直在53%-54%,我很关注女生的成长和发展,尤其是关注她们是否拥有更多的自信去迎接挑战。

我对女教授也有特别的关注,但是很遗憾女教授的比例越高级的越少。我认为女性需要一些特别的照顾,包括她们的家庭责任,她们在年轻的时候需要同样照顾自己事业的发展和家庭,香港中文大学专门有一个小组来关注这些问题。

澎湃新闻:内地学生赴港就读是否有降温?请问您如何看待?

张妙清:香港中文大学每年只招收300名内地本科生,这些学生都是非常优秀的,如果从学术的角度,我只看到了内地到香港中文大学来念书的学生依然非常优秀,他们学术水平很高。我自己没有感受到香港中文大学的内地生质量下降,也没有看到有数据显示内地生赴港就读降温。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