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山西岚县:打造全国马铃薯主粮化第一县,标准化种植三十万亩
粮食安全,关乎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早在2013年,国家农业部就提出在我国实施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发展战略。2015年1月,“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余欣荣表示,今后要通过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在不挤占三大主粮的前提下,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提高亩产量,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多保障。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了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今年年初,农业部再次为马铃薯主粮化“吆喝”,下发了《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总产量达到1.3亿吨左右,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
马铃薯主粮化就是把马铃薯加工成适应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面包、馒头、面条等主食产品,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使马铃薯“逐渐成为居民一日三餐的主食”。在把土豆变“菜”为“粮”的道路上,有着数百年马铃薯种植历史的吕梁市岚县,从良种繁育到基地建设,从加工转化到市场营销,率先走出了一条“科学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作、订单化经营”的产业发展格局。其中,岚县县委、县政府功不可没。在11月4日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示交易会上,岚县县委副书记、县长乔云带队参加,“岚县马铃薯”摘得金奖。这次展示,岚县再次让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看到并尝到了主粮化了的土豆宴。
育好种才能产好土豆
秋去冬来,岚县王狮乡石桥村村民刘先生正忙碌着收获地里的马铃薯种薯。他的脸上绽放着笑容,因为种植了脱毒种薯后,他家的马铃薯亩产可达到2000多公斤,马铃薯原种每斤售2元以上,一级种每斤可卖1.5元以上。收入增加了,自然满心的欢喜。
岚县地处吕梁山北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8 ,与马铃薯的原产地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气候颇为相似,常年冷凉,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土壤富含钾等多种元素。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马铃薯喜冷凉、喜钾、块茎膨大时水肥需求量打的生物学特性极其吻合,岚县便成为全国最适宜种植马铃薯的区域之一。自引进以来,马铃薯就成了当地老百姓赖以生存的粮食,几乎顿顿都吃土豆。
过去,老百姓不懂科学种植的技术,常是把上一年收的土豆留一部分就作为下一年的种子。渐渐地,由于病毒的侵染并在薯块内积累,马铃薯出现了植株逐年变矮、块茎变形变小、产量逐年下降等退化现象。例如,以前,石桥村的马铃薯亩产就不到1000公斤,且薯形差、品质劣、价格低,每斤只能卖到三五毛钱,农民收入不高。有的农户自己家吃都不够,更谈不上售卖。
既然是主粮,如何能增产?多年来,岚县有关部门走出去学习,引进来技术,一直在摸索如何能种出好的土豆来。帮助石桥村成立了惠珍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帮助老百姓繁育种薯,增加种植户收益。2015年,该村种薯培育总面积达到1500亩,商品薯种植面积20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700元。
岚县县委、县政府采取整合扶贫、农业等各类资金和协调金融贷款等办法,扶持县内育种龙头企业——山西康农薯业有限公司,建成了全省一流、吕梁最大的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形成了从切段繁殖脱毒苗长出微型薯(原原种),到网棚繁育原种,再到大田繁育一级种薯的良种繁育链条。目前,该公司又新建成6600平方米的微型薯繁育智能温室。这里窗明几净,一切都是机械化操作。微型薯年产可达5000万粒,可满足一万亩原种基地用种需求,带动十万亩一级种薯基地建设,为周边地区百万亩大田的马铃薯商品薯生产提供种源。
种土豆也有了标准
岚县河口乡王家村的康建福今年光土豆就种了48亩,土豆个头大,用康建福的话说:“装袋子时,抓的手腕子都疼啊。”苦尽甘来,他家一年能收入近30万元。到了夏天,成片的马铃薯开了
花,白色的海洋吸引了大批游人前来,康建福的农家乐又给家里增加了一笔收入。
作为马铃薯的主产区之一,我省已经逐步形成雁门关、太行山、吕梁山三大马铃薯优势产业带。在国家提出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后,我省今年又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粮食种植结构的指导意见》和《山西省特色农业扶贫行动方案(2016-2020年)》,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以马铃薯主粮化发展为方向,加强基地建设,抓好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贫困人口的马铃薯产业收益。
近年来,岚县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和该县被列为吕梁市“8+2”农业产业化马铃薯主产区的重大机遇,围绕打造“山西马铃薯第一县”“全国马铃薯主粮化开发第一县”的目标,把马铃薯产业作为脱贫的主导农业产业,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为方向,不断增加马铃薯种植面积,目前已达到30万亩,年产值45万吨。全部实现了“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操作规程、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档案管理”和“地块有编号、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标签、质量有追溯”的“四有五统一”标准化种植模式。并且在具体的种植中,要求农户做到“五个严把”,即严把农业投入品监管关、严把地块选择关、严把品种选用关、严把生产档案关、严把田间管理关。岚县马铃薯形成了由粗放型、低端型向健康型、高端型转变的新局面。
“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为此,岚县县委县政府全力推进品牌创建。完成了省农业厅20万亩无公害产地认定和农业部30万吨无公害产品、3万吨绿色产品认证,创建了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岚县马铃薯”最终被农业部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岚县在土豆上做文章、下工夫。今年,将800母原种繁育基地、一万亩一级种薯繁育基地、5万亩绿色薯基地建设项目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绿色马铃薯生产基地涉及12个乡镇覆盖贫困户11298户。2015年,仅马铃薯产业便可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2260元。
也正是由于政府主推的马铃薯标准化种植,逐步形成了规模效应,提高了产值,生在过去是穷山沟里的康建福,如今的生活才越来越好。
到岚县去看土豆怎么吃
在今年的中国国际粮油展上,岚州宾馆的土豆宴获得游客们的热捧,人们争相品尝用土豆粉制作的燕窝玉饺、土豆面包、土豆抿尖等美食,并啧啧称奇。而来自岚县的山西宜芳食品有限公司展出的土豆粉、土豆粉条、土豆粉丝,在展会结束时,竟全部卖光。
土豆怎么吃,岚县人最有发言权。一个个其貌不扬的土豆,在岚县人手里,经过煎、炒、烹、炸、烧、煮、炖、扒等手法,就能变成一道道美味佳肴。上世纪70年代,著名作家马烽在岚县采风,称岚县粉面饺子“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不过,土豆并不能直接生吃,最简单的做法也需要把土豆烤熟了吃。马铃薯若当作主粮,则需要多种烹饪方法叠加,才能做成美食。
像小麦一样,要把土豆做成各种美食,先要磨成粉。岚县县委县政府通过项目扶持和金融支持,帮助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宜芳食品有限公司建成了每小时产精淀粉30吨,以及年产1000吨马铃薯粉条、粉丝两条生产线,年可加工转化马铃薯7万余吨。再加上100多个加工作坊和合作社,全县年加工转化马铃薯达到了10万吨,以粉条、粉丝、淀粉为主的产品达到20多个品种。同时,围绕马铃薯主粮化战略,该县专门组建成立了马铃薯主粮化推进团队、岚县土豆宴研发营销团队,研发出108种各类马铃薯美食,并成功注册“土豆宴”商标品牌。
经过繁育优良种薯、标准化种植、产业化发展,岚县人民将马铃薯主粮化,让不起眼的土豆登堂入室,一盘简单的土豆丝,变成丰富多样的土豆宴。岚县农业委员会主任程玉堂告诉记者,未来,岚县将采用中央厨房+冷链配送的模式,标准化生产,并引入电商,将岚县土豆宴的108种美食输送到百姓餐桌。借鉴区域型快餐连锁经营模式,将岚县地方土豆宴美食包装推向市场。通过成立岚县马铃薯商会,将岚县马铃薯按照分品种、分品级的模式,销售到大型快餐企业。按照“贮藏+物流”的发展模式,引进国内外先进的仓储技术,建设高标准的贮藏设施,形成与市场供求相配套的贮藏保鲜能力,并以县城为中心,以其它马铃薯主产乡镇为网点,建设马铃薯交易市场。目前,岚县已经与山西农产品国际交易中心签订了投资达16亿元的岚县马铃薯、小杂粮、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开发项目。
岚县坚持按照“政府推动、市场拉动、龙头带动、科技驱动”的总体思路,狠抓基地建设、技术创新、产业集群、品牌创建、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着力构建“科学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作、订单化经营”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在马铃薯主粮化发展道路上走在了前列。
“十三五”期间,岚县将以“山西马铃薯第一县”和“全国马铃薯主粮化开发第一县”为目标,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全县马铃薯产业优化升级。目前,岚县正在组建成立马铃薯主粮研发推广中心,将岚县土豆宴发展成为“世界主粮,中国味道,岚县智造”,使岚县成为中国马铃薯主粮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原题为《中国马铃薯主粮化岚县争做第一县》)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