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被中纪委看中的《家诫》: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如何教育后代
网上曾流传一份对比名单:第一组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沅、刘福姚、刘春霖;第二组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第一组都是清朝状元,但大家普遍感到陌生;第二组历史人物,当年科举考得不好,但在历史上却赫赫有名。有人用这个对比来说明“高分低能”现象,很显然,这是有问题的,样本不够全面——至少在清末状元张謇身上就不适用。
张謇(1853-1926),字季直,祖籍江苏常熟,中日甲午战争那年(1894)考中状元。金榜题名后,他并没有留在官场混资历,而是走上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道路,在南通兴办各类实业、创办各级学校,将南通建成了全国闻名的模范县。现在的南通城里,四处可见张謇的塑像,足以说明他对这个城市所做的贡献。
南通中央公园的张謇塑像有道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民间也有俗语“富不过三代”,这些都说明一个世家的传承并不那么容易,尤其是近代中国充满了动荡与不安。而南通张家可以说延续了自己的家风,历经百年而愈发出彩。11月12日上午,张謇侄孙张光武先生携新书《百年张家:张謇、张詧及后人鳞爪》做客上海一书店,与到场嘉宾、读者一起重温张家故事,这或许可以视作对张謇逝世90年最好的纪念。
主持人牟广丰(左)和张光武先生(右)如何评价张家两兄弟的实业成就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书名中的“张詧”(1851-1939)了,他是张謇的哥哥,即本书作者的祖父,早年从政,后回乡协助张謇兴办实业。两兄弟的关系可以用“謇无詧无以至其深,詧无謇无以至其大”这句话来形容,张光武解释说,这表示张謇、张詧两人都是想大事、做大事的,但张謇没有张詧,事业做不深;张詧没有张謇,事业做不大。这也是张光武在《百年张家》“后记”里说的:“没有祖父张詧的鼎力支持,四祖父张謇的伟大理想和实践,也许走不了太远;没有四祖父张謇的高瞻远瞩,祖父张詧的人生只能重蹈寻常干吏轨迹,毫无华彩。”
张詧张光武进一步介绍说,张謇和张詧一生创办了二十多个“中国第一”:第一家民营纱厂(大生纱厂)、第一所民营师范学校(南通师范学校)、第一所民营女子师范学校(南通女子师范学校)、第一所民营纺织学校(南通纺织学校)、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被已故国家文物局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吕济民称为中国博物馆之鼻祖)、第一所气象台(南通气象台)、第一所盲哑学校(南通盲哑学校)、第一家近代文明剧场(更俗剧场)等等。张謇在南通以外创办和直接参与创办的学校有: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南京河海大学等。张詧还出资重建了上海博文女子学校——博文女校在1921年7月成为中共一大代表唯一驻地和除开幕式、闭幕式之外的主要会议场所。此外,张謇、张詧一生创办的小学有370多所。这些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
著名民国学者胡适在《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序》中就曾高度评价张謇的一生:“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全国。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成的志愿而死。这样的一个人,是值得一部或以至于许多部详细传记的。”
上海东华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廖大伟教授在发言中也引用了胡适对张謇的评价,并进一步解释说,张謇的“伟大”是绝对的,“失败”是相对的。而且张謇更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物:“顶天”是指与国家高层保持互动,参与了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立地”则是指扎根基层,建设家乡,造福一方百姓。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瞿骏也分享了自己的阅读心得。他首先从“书法”(写书的手法)入手高度评价了本书:《百年张家》从作者的周边人物入手,有鲜活的历史细节,看得出作者的全身心投入,这是一种真历史。其次,如何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所不断探索的,张謇既胸怀天下,又立足地方社会,将南通建设成模范县,这一点值得我们后来者好好研究。最后,既然是“百年张家”,瞿骏盛赞了其中蕴含着的世家精神,即以士风立家的大境界与大胸怀。
中纪委看中了张謇的《家诫》
的确,一个家族要传承,家风是至关重要的。《上海书评》曾于去年推出《百年斯文:文化世家访谈录》一书,介绍了螺洲陈家、建德周家、襄平赵家等多个文化世家,展现了这些家族在近代中国的变迁。而《百年张家》可以说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实业世家的历史大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
那么张謇是如何教育下一代的呢?张孝若在《最伟大的失败英雄——状元实业家张謇》中回忆道:“父亲只生我一子,自然爱护异常,何况四十多岁方才生我。所以望我成立做人,比什么也殷切,导我于正,无微不至。我有好几回离开父亲,出外游学游历有事,少则两三月,多则一两年,父亲总有家信给我,问我求学身体情形,告诉我国事家事怎样,叫我要注重农事,戒我勿热衷好名。严正之中寓慈爱之情,封封如此,我每回接到父亲的信,都要看上几遍几十遍。”在该书中,张孝若把父亲张謇写给母亲和自己的信分了六类,主题分别是节俭、注重农事、讲论学问、国事实业事、做人处世、慈爱。
除了写信,张謇认为古人在教育后代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经典阐述,而且古今的道理是一样的,于是收集了七位古人的教子警言,书刻于石,作为家诫,勉励子孙后代。目前,张謇的《家诫碑》藏于南通博物苑,是由张謇于1921年亲自题写的,并请当时著名刻工黄怀觉和王桂轩镌刻而成。碑有正反两面,正面是《倚锦楼石屏铭》,背面是《家诫》。
《倚锦楼石屏铭》《家诫》
这份《家诫》对当下也有启示意义,中纪委官方网站在“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题中,以“江苏张謇:《家诫》传世 警言流芳”为题,对这份家规做了详细介绍。故将《家诫》全文录下,供大家鉴赏:
我之爱子孙犹之古人也,爱之而欲勉之,以进德而继业,亦犹古人也,与其述已意,毋宁述古人,乃掇古诫子语,书庭之屏,俾出入寓目而加省,若先世言行之足资师法者,自有述训在。
董生有云“吊者在门,贺者在闾”,言有忧则恐惧敬事,敬事则必有善功,而福至也。又曰:“贺者在门,吊者在闾”,言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故吊随而来。——汉•刘向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
言思乃出,行详乃动,皆用情实道理,违斯败矣。——魏•王修
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尚为人师,若能保书,终不为小人。谚曰: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隋•颜之推
凡门地高,可畏不可恃,立身行已,一事有失,则得罪重于他人,门高则骄心易生,族盛则易为人所妒,懿行实才,人未信之,少有疵累,人皆摈之。——唐•柳玭
立心以忠信不欺为主本,行己以端庄清静为操执,临事以明敏果断辨是非。——宋•胡安国
勿妄与人接,只是勤俭,循之而上,有无限好事,吾不敢言,而窃为汝愿之,反之而下,有无限不好事,吾不欲言,而未免为汝忧之。——朱熹
在新书分享活动的最后,主持人牟广丰吟诗一首,很适合用来总结“百年张家”:
謇詧伯仲两昆仑,从教从商启后人。
振业兴邦开智力,毁家救世济乡亲。
百年接力群贤涌,三代耕耘功底深。
可泣可歌抚卷作,士林享誉溢清芬。
另据悉,《百年张家》所属的“私历史”丛书,将持续推出著名文史学者王学泰的《我的学生时代》、陶希圣儿子陶恒生的《陶家往事》等作品,从中可以由小见大地观察历史变迁,让我们拭目以待。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