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观展 | 看吴文化博物馆如何用专业而亲近的阐释走近公众

2021-12-05 09: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提到吴中,你会想到什么?

说起江南,你又有哪些想象?

你可知道吴地的每一个普通人如何生活?

2021年9月4日,“世间乐土——吴县文物数字展”在吴文化博物馆开幕。展览依托文物数字化信息,用专业而亲近的方式,将唐寅的“世间乐土是吴中”讲述得淋漓尽致,将宝贵的文化遗产带到每一位观众面前,让文物保护进入普通人的生活,更展现了文博人如何真正将新技术充分应用到研究与展示中。

 

01

为何是吴县?

吴文化博物馆位于苏州市吴中区。吴中区源于历史悠久的吴县,约5000年前的崧泽、良渚时代,就已有先民在属于吴县的甪直地区定居,吴县更是2500年前便已设立的行政单位。占太湖水域五分之三的吴中,是江南文化的摇篮与核心,而集中展示吴中历史和文化遗存的吴文化博物馆更肩负着传承江南文脉的责任。

 

吴县、吴中区位置关系示意图

吴中河网纵横,丘陵星布,物产丰饶。隋唐以降,江南经济昌盛,文化繁荣,城镇村落兴起,手工业发达,商品贸易密集。随着越来越多的士大夫来吴定居,文人风尚给吴中建筑带来内敛、自然、雅致、宜居的气质。如今的吴中还保留有大量包括国保、省保单位在内的不可移动文物以及17处历史文化名镇及传统村落。这些“活着的”遗产保留了儒家文化的“耕读”传统及鲜明的江南生活风貌。

 

吴中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一览表

几十年来,吴中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吴中地区长期开展文物普查和保护工作,文物保存状况好,文物档案完善,积累的大量可移动文物如今在吴文化博物馆得到了很好的展示,但吴县地区的众多不可移动文物还未得到公众足够的重视。这些民居、庙宇、村镇与馆藏的可移动文物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是一幅书画、一件瓷器、一座造像曾经所在的原始环境。因此,将不可移动文物囊括进吴文化博物馆研究与展示工作的范畴,既是在履行本馆保护传承本地文化的义务,也会让观众对馆藏的可移动文物有更深入的理解。

02

为何是数字展?

那么,如何将不可移动文物放到博物馆中展示呢?这就要依靠技术来实现了。

据策展人王可达介绍,“世间乐土”展览是在前期大规模的吴县文物田野调查和数字化记录的基础上完成的。本次数字采集工作自2020年9月始,应用的数字化手段除了传统的测绘、拍摄,还有全景摄影、三维重建、无人机航拍,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记录吴中的历史名镇名村及历史建筑,再借助3D打印、多媒体互动设备将这些数据制作成展品,置于展览的框架之中,参与讲述吴中故事。

东山陆巷古村无人机航拍三维模型

展览中的东山陆巷古村3D打印模型

王可达认为,数字化技术在文物展示方面着无可比拟的突出优势,能够将观众不易看到的信息展现在眼前。得益于数字采集和3D打印等技术,观众得以将庞大的村落尽收眼底,不仅是其宏观布局,还可近距离观察微观细节,而这些都是观众即便身临其境也无法完整获知的丰富信息。本次展览中,策展团队根据展览的需求,利用3D打印技术“自由”地“制造”着所需展品,无论是建筑模型、构件、雕刻、建筑剖面,还是整条街立面、甚至是整个古村落的地形、街道布局、水运网络,都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再配以文字阐释和视频播放,展现其本体的原貌。

 

3D打印的凝德堂正厅、不同样式轩架、惠和堂书楼格栅门窗和阑干造景模型

 

不同尺度、不同形式下的陆巷惠和堂中路剖面

数字模型还可进一步突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将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建筑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在吴县,目前尚有明代住宅114幢,清代住宅200幢,分布于东山、西山风景区内。明清时期,东山和西山居民的职业、地位、文化均有不同,因此两地明清住宅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与特色。展览将东山与西山的住宅模型并置展示,并辅之以两地地形图、村落分布图,让观众一览吴县“村村皆不同”的面貌。

吴县的建筑是社区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字模型能够将发生在社区中的时间流逝、草木枯荣、季节变化、人员往来、舟车流动这些历时性元素集于一处,让观众获得动态的体验。人们在城镇、村落中的生产生活,让交通设施、店铺、庙宇、祠堂充满生机。为了展现一个富有活力的吴县社区,展览以人的活动为线索,将一个个建筑模型串连起来,如衣锦还乡、光耀门楣的纪念性建筑陆巷探花牌楼,买米买菜的菜场、米行,用于汲水的井亭,打更的更楼等等。不仅如此,展览还嵌入了影像和声音资料,动态展示这些活动与建筑和环境的关系。

 

人们在社区中围绕不同建筑开展活动

这些优势让策展团队看到文物数字化记录在保存信息、档案备份以外的应用前景。在面向公众的展览中,策展团队多样化地利用数字化信息,搭建起与公众沟通的桥梁,将专业的学术研究成果展现给观众,引发公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与保护。

实际上,吴文化博物馆从数据采集工作开始,便包含着邀请公众参与的目的。从文物信息存档,到文物环境信息的保存分析、进而对文物进行预防性保护,数字技术在文保专业领域的重要作用已无需多言,但专业人员的短缺使得众多不可移动文物得不到及时的保护与记录。更重要的是,文化遗产是全体人民的财富,每一个生活其中的人都有权利去了解它们,更有责任去保护它们。为了尽可能打破文物保护的专业壁垒,让更多市民参与进来,数据采集小组在专业设备之外,广泛使用了IPhone、IPad等民用设备来进行文物的扫描、记录、打印与展示。此次,数据采集小组使用的是iPad自带的lidar传感器、AR工具,配合专业软件,现场手持扫描、自动生成三维模型。从扫描到测绘到打印准备,完全在iPad上实地当场完成、当场确认、即时生成平立剖图和三维打印数据。

 

展示数据采集小组用iPad进行三维扫描的漫画

策展团队还在展览中将这些设备与技术展示出来,告诉观众其实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文物保护的工作中来。据王可达介绍,博物馆在文物调查与数据采集工作的基础上,将建立向公众与学者开放的数据库。鼓励公众拿起智能设备,记录身边的文物,将使数据库更加充实。不过,数据的完全开放也存在着文物安全方面的风险,而大量非专业人士参与的数据采集工作,也可能会带来数据质量低等问题。王可达认为,随着技术和法制的进步,这些问题都能得到更好的预警或解决,他也希望学界能怀着更加开放的心态,将研究资料和成果与社会共享。

03

“专业而亲近的阐释”是什么样?

纵观整个展览,学术性与专业性是展览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但普通观众却并未被拒之千里,正如吴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曾路所说,“博物馆不能怕专业,专业与亲近公众并不矛盾”。的确,当博物馆将专业知识掰开了、揉碎了展示在公众面前,其高深的“外衣”便会自然褪下。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便是清晰而平易近人的展览逻辑与内容阐释。

展览主体由4个部分组成:“自得:我的厅堂”“自适:我的宅院”“自如:我的社区”“自在:我的吴县”。从厅堂到宅院,从社区到吴县,由小及大的叙事逻辑清晰明了。从题目中可以看出,“我”的视角贯穿始终,强调着展览对于建筑中生活的人的关注。即使在解剖建筑的每一个细节的时候,展览也尽可能将人的活动与情感通过文字和插图的方式嵌入其中。

当观众走进第一展厅,穿过投影在幕布上的砖雕门楼,不禁“回望”的时候,便已经体验了砖雕门楼在吴县建筑中代表的文化性格:砖雕门楼撰有文字、镌刻的一面往往在宅院一侧,并不为外人轻易看见,仅有受邀访客进入并回身抬头一望才得以见到。展牌上“回望”二字,用一个动作便点出了砖雕门楼的特色及其所体现的吴人的内敛性格。

 

小标题为“回望”的砖雕门楼展示

这样的细节在展览中随处可见:阑干旁的“等待”、格栅门窗处的“推门”、轩架下的“徘徊”、廊桥上的“偶遇”······建筑、街道、社区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人的活动与情感。一开始,观众可能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跟随展线一点点深入,逐渐适应这一风格后,便开始体会到了观展的乐趣:在努力看懂每一个专业名词的同时,感受着不同层次的体验。

 

阑干旁的“等待”,格栅门窗处的“推门”

 

轩辕宫正殿模型及吴县居民手工业、宗教信仰相关活动的组合展示

除了尽可能地用展品、图片、文字、视频将吴县的建筑、院落和村镇布局讲清楚,展览还设置了几处互动设施,让观众动态了解吴县建筑。除了小游戏等数字互动装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展览第二部分对“天井”这一建筑结构的展示。展台设置于博物馆建筑的天井前,与展示对象相呼应。

 

对“天井”的展示

承担排水、通风等功能的天井,其深度尤为重要。深度适宜的时候,天井能够起到节省用地,利于采光、通风,同时避免夏季阳光直射的作用;若深度较大,则夏季阳光照射范围大,室内温度高,或与建筑整体不协调,使得房屋布局散乱,天井功能性极低。天井展品为3D打印模型,分成了可以活动的两部分,将两部分合并,便是天井深度最适宜的情况,而向下拉动,天井深度便会加大,配合斜上方模拟太阳的灯光,观众可清楚地看到天井深度对于庭院居住环境的影响。

 

天井深度对于庭院居住环境的影响

此外,策展团队将其所做的数字化工作、所用设备、展览大纲、工作日志等等素材都在展览起始处用显眼的展台展示给观众,还直截了当地告诉观众展览的目的、数字化信息的优势,一五一十地将专业知识讲给观众听。

 

 展示展览背后工作的展台

不仅如此,这些信息还以不同方式贯穿始终,其中尤以配有数据小组插画的工作日志最引人注目。日志中记录着工作人员走遍每一处建筑的日期、天气、工作方法与收获,更记录了他们的心情与所见所感,其中有围绕不同建筑的感受与思考,有身处当地社区时的有趣经历,也有当地居民的所言所行。这些记录间接地将社区的声音融入展览,对于展示对象的阐释具有独特的意义。即便是一些看似无关的记录,对观众而言也是充满趣味的调剂。

 

 数据采集小组拍摄凝德堂时的工作日志

正如在展示“廊桥”这一结构时,与木渎廊桥的3D打印展品一同展出的除了文字介绍,还有廊桥的两张照片,一张为其外部形态及周围环境,另一张则是光影斑驳的廊桥内部,正是工作日志中描述的、经历波折终于偶遇廊桥时的情景,踏足廊桥竟有“一步跨进油画中”的感觉。廊桥横跨小河,连接着河两岸的小街与建筑。“偶遇”,正是展览为廊桥赋予的意义,这是与廊桥的偶遇,又是对廊桥本身的注解。

 

在木渎廊桥上的偶遇

04

结语:技术不是点缀,专业与亲近并不矛盾

两万余字的展览文字、每一个建筑构件的复杂名称,让人看到策展团队对吴县文物深入的研究。面对公众,策展团队并未“替公众做选择”,而是带着对观众的尊重,用与其息息相关的叙事角度与阐释方式,让专业与学术不再高深而神秘,用展览表达文化遗产背后的情感与关怀,真正架起与公众沟通的桥梁。在这里,数字技术也不再是展厅内锦上添花的点缀,而是研究与展示的实用工具。“未来,我们还会有二期、三期,”陈曾路说,“依然围绕吴县、太湖,用新的技术将江南的文脉传承下去。”

原作者:密斯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