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以哲学思维方式对农村问题进行方法论解读

2021-11-30 07: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立足实践,知行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乡村振兴方法论》是作者站在今天的高度回看过去的思考,尤其是过程中的时代轨迹以及反映时代轨迹的思想印记,对农村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全书分三篇。第一篇“方法论沉思”,阐释要从总体上把握乡村振兴战略,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了针对性、操作性都很强的农村工作“中度理论”,阐明了乡村振兴中的时空定位方法和时空工作维度工作法,并对农村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理论结合实际的深度解读。第二篇“社会基础重构”,从实践中提炼总结乡村振兴中的诸多理论问题并进行了学术梳理,深度阐释了“社会基础”“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社会基础重构”等既具有学术含量又具有实践意义的概念。第三篇“‘五位一体’整体推进——基于潍坊实践的思考”,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深入分析作者在潍坊工作时的切身经验,讲述生动实践案例,阐明乡村振兴大局。

关于什么是乡村振兴,作者这样阐释:从指称上讲,农村与城市相对应,它主要是一个经济概念,强调的是物质方面的内容差异,而乡村则类似于都市概念,它是内涵更丰富、内容更综合、更有情感色彩和人文关怀的生产生活共同体,更加强调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归属感,它的本质含义是家园。作者认为乡村就是指县以下的区域,所以到了县一级就没法再分,必须一体考虑、一体规划。

关于为什么乡村振兴不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作者认为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二者之间有联系,但它们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如果将二者等同起来,就等于混淆了两个发展阶段,模糊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性含义,强化了思维惯性和政策惯性,就会在工作中造成方向性偏差。归结起来,就是对新时代认识不足,对乡村振兴作为写入党章的全域性战略地位认识不清。因为新农村建设是在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以高速城镇化为特点的城乡关系条件下提出的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方针。乡村振兴的提出,实际上是在城乡等值这样一个理念的支配下实行的战略,它是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发展后对城乡关系认识的一个重大飞跃。城乡没有什么优劣之分,它们是等值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在这样一个价值观的指导下建立的。

关于“中度理论”,作者提出“中度理论”就是在经过长期的思考之后提出的一个观察和解释当代中国农村问题的分析工具和理论体系,是基于农村研究的方法论自觉、基于推进和深化当下农村研究的现实需要提出的;是通过对近代以来农村研究学术史的回顾和反思、在系统梳理既有研究方法并吸收和借鉴其优长、摒弃其瑕疵的基础上提出的;是超越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在农村研究中的具体运用,是对相关学科思想资源的借鉴、转换和创新。也就是说,这一理论有其现实依据、哲学依据和理论渊源。作者希望以此构建一个能够有效推进和深化中国农村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并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形成一种解释力强、应用面广、操作性好的研究范式,并最终成为这个学术共同体的标志性的方法论特征。

在《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方法论》一章中,作者写:“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既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也要解决怎么做即方法论的问题。在具体实践中,需要以党和政府为主导,进行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县是具有完整行政功能的基层行政单元,在国家行政体系中具有独特地位。从历史视角和现实视角出发,以县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实施单位,可以更好地构建县域治理体系,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内源型城乡融合发展,将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方法,让广大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乡村振兴,是作者的创作初心。本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理论性、创新性、实操性,书中既有鲜活的案例、精到的分析,又有新颖的概念、独到的观点,更有一系列很实用的工作方法,对致力于乡村振兴研究的学者、对乡村振兴实际工作者都颇具参考价值。

作者:王立胜

定价:75元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编辑推荐

1.立足当下,回望过去,以哲学思维方式,对农村问题进行方法论解读

本书立足实践,知行结合,是作者站在今天的高度回看过去的思考,尤其是过程中的时代轨迹以及反映时代轨迹的思想印记,对农村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可做为乡村振兴的思想与实践指导用书。对致力于乡村振兴研究的学者、对乡村振兴实际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分享

本书介绍了“以县为方法、以中国为目的”的方法论,较详细地介绍了作者从实践中提炼总结并进行了学术梳理而独创的诸如“社会基础”“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社会基础重构”等既具有学术含量又具有实践意义的系列学术概念,还以这些学术概念为框架和分析工具,对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重大领域进行研究,并基于潍坊实践的思考,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思维格局回看作者在潍坊工作时农村工作的基本布局。逻辑层次清晰,既有理论角度总结,又有实践角度的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是乡村振兴实务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实用工具书。

3.一部将理论创新、政策研究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的著作

本书在全面总结作者农村工作的实践和经验基础上,对乡村振兴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思考,多视角解读乡村振兴战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方法,有助于广大读者有更深入地理解乡村振兴,在具体工作中拓展思路。全书内容丰富,切中肯綮,既有理论深度又通俗易懂,是一部将理论创新、政策研究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的著作。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三篇。第一篇“方法论沉思”,阐释要从总体上把握乡村振兴战略,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了针对性、操作性都很强的农村工作“中度理论”,阐明了乡村振兴中的时空定位方法和时空工作维度工作法,并对农村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理论结合实际的深度解读。第二篇“社会基础重构”,从实践中提炼总结乡村振兴中的诸多理论问题并进行了学术梳理,深度阐释了“社会基础”“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社会基础重构”等既具有学术含量又具有实践意义的概念。第三篇“‘五位一体’整体推进——基于潍坊实践的思考”,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深入分析作者在潍坊工作时的切身经验,讲述生动实践案例,阐明乡村振兴大局。本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理论性、创新性、实操性,书中既有鲜活的案例、精到的分析,又有新颖的概念、独到的观点,更有一系列很实用的工作方法,对致力于乡村振兴研究的学者、对乡村振兴实际工作者都颇具参考价值。

王立胜,哲学硕士,法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哲学研究杂志社社长,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等。曾担任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副主任,中共潍坊市委副秘书长,中共昌乐县委副书记、县长,中共青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副总指挥、潍坊市副市长、山东省对口支援办公室副主任,中共喀什地区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喀什地区行署常务副专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多次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的优秀对策奖、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科研成果奖、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研究成果奖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