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纪念一代词学名家唐圭璋先生诞辰120周年
纪念一代词学名家唐圭璋先生诞辰120周年 原创 王兆鹏 生活书店 收录于话题#唐圭璋 1 个内容 #2021新书 57 个内容
▲ 唐圭璋先生(1901-1990)
今年是词学名家唐圭璋先生(1901-1990)诞辰120周年,今天也是唐先生离开我们三十一年的日子。生活书店隆重推出叶嘉莹先生主编的“名家谈诗词”系列之唐圭璋卷《词的真伪与高下》(中南民族大学教授、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王兆鹏先生编选、导读)一书,以表怀念。
王兆鹏在《词的真伪与高下》导读中深情地写道:“唐师虽然离世已三十年,但出版界还在不断推出他的词学著述,表明他的学术生命还在延续,并将永恒地延续延展!”
纪念一代词学名家唐圭璋先生诞辰120周年
唐圭璋,江苏南京人。1922年考入东南大学国文系,师从近代词曲名家吴梅。毕业后先在江苏省立第一女中、中央军校执教,后任国立编译馆编纂。1939年起,在中央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校执教。兼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中国韵文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词学》主编等。著有《宋词三百首笺注》《南唐二主词汇笺》《宋词纪事》《宋词四考》《唐宋词简释》等,编纂整理有《全宋词》《全金元词》《词话丛编》等。1990年11月28日,唐先生病逝于南京,终年89岁。
▲ 青年时期的唐圭璋
唐先生治学生涯长达六十余年,在同时代词学研究者中首屈一指。其《全宋词》《全金元词》《词话丛编》等巨著,以一人之力,积数十年之功,嘉惠学林,已成经典。
叶嘉莹先生说:“(唐圭璋)先生一生研治词学,词学就是他所有的精神、感情、生命之所寄托,正由于他有如此专注的投入,所以才使得他在词学界中完成了如此伟大的成就。”
《词的真伪与高下》一书是唐先生词学文章的精选本,大体上以类相从,既涉及词学版本叙录、校勘、辑佚、辨伪、正误,也有词人事迹和词史问题的考订、词之艺术手法的鉴析、个体词人的评论,以及对师友的回忆与纪念等。本书深入浅出,为读者指明了词作鉴赏、研究和写作的正规门径。
桃李满天下
唐先生在南京师范大学任教近四十年,培养了不少词学人才。他对学生的爱无微不至,每逢佳节,总要请门生到家中餐叙。即使是晚辈后学,也关怀备至。
1978年,唐先生开始指导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他坚持在家中亲自为研究生开课讲授,尽管声音微弱、语调缓慢,但思路清晰,语态亲切,令人如沐春风。
▲ 唐圭璋先生与弟子们
中国词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杨海明、中国韵文学会会长钟振振、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王兆鹏、中国词学研究会副会长刘尊明、夏承焘词学奖一等奖得主肖鹏等,都是唐先生的嫡传弟子。中国词学研究会副会长赵维江、孙虹,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王晓骊、刘东海、刘荣平、宋秋敏、张幼良、张再林、郁玉英、姚蓉、高峰、钱锡生、曹辛华、董希平、路成文、谭新红、薛玉坤等,都是唐先生的再传弟子。
2021年11月6日,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纪念唐圭璋先生诞辰120周年活动暨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日本、中国台湾、澳门,以及国内数十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百位知名学者参加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会议研讨。为缅怀唐先生的学术贡献、道德人品与厚生精神,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组织编纂、出版了全面展示唐门弟子词学研究丰硕成果的纪念论文集《唐门词学》。
以一己之力整理完成皇皇巨著《全宋词》
唐先生一生,命运极坎坷。七岁时父亲病逝,十一岁时母亲病故,三十六岁时妻子一病不起。五十六岁时次女病亡,六十七岁时长女又因病离世。少年丧父母,青年丧妻,晚年丧女,这些人世间的深哀巨恸,他都一一经受。
从小就经受的苦难,磨炼了他坚毅的性格。唐先生治学,强调“五心”:雄心、决心、信心、恒心、虚心。这“五心”,是他一生治学精神的总结,也是他坚毅性格的体现。
他三十一岁就立志编《全宋词》,足见其雄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痴心不改,足显其决心、信心和恒心。三十四岁时一度失业,又遇妻子卧病在床,他一边照顾病人,一边继续搜罗整理宋金元人词作。妻子病故后,他强忍心中的悲痛,编成《全宋词》,成就亘古伟业。
同为断代总集的《全唐诗》,是清代康熙年间十多位词臣奉敕编成的。他们有钱——朝廷出资,有书——皇家藏书可以便利取用,有团队——包含彭定求、汪绎两位状元和沈三曾、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等翰林院编修。而三十出头的唐先生,竟敢以一己之力编纂《全宋词》,这需要何等的勇气与毅力!
当时唐先生只是江苏省立第一女子中学的普通语文老师,要钱没钱,要书没书,要团队没团队,可他硬是下定决心独立编纂。没钱没书,就每天在教课之余,到南京图书馆查阅丁丙八千卷楼原藏的善本词书,花两角钱在馆里吃顿午饭,继续查书到傍晚。没团队,自己一人担当。原来计划与同学任中敏一起编纂,因任先生专办教育,没能继续编下去,而唐先生则坚持原计划,努力搜讨诸家所刻词集,并旁采笔记小说、金石方志、书画题跋、花木谱录、应酬翰墨及《永乐大典》诸书所载零星词作,终将宋人词统汇为一编。
▲《全宋词》唐圭璋 编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1965-05
更具宏规远略的是,唐先生编纂《全宋词》的同时,还广泛搜集金元词和历代词话著作,编成《全金元词》和《词话丛编》。又汇考词集目录版本,校勘笺注词集,辑佚补遗,考订词人生平和词作真伪。
可以说,唐先生的学术成就和地位,在三四十岁时就已获得认可。1936年,著名藏书家、目录版本学家潘承弼(号景郑)在《制言》杂志第8期盛赞唐先生《全宋词》说:
宋贤遗词,自汲古阁辑成六十家,至彊村始臻美备。彊村所据,多系善本,其校辑之功,远胜毛刻。然所收词集一百十二家,宋贤菁英,犹未尽也。外此如江氏灵鹣阁、王氏四印斋、吴氏双照楼,并有刊辑,惜皆一鳞半爪,未快人意。曩岁赵君斐云,校辑前贤所遗,复得宋词五十六家,余读其书而服其用力之勤。今唐君圭璋,复有《全宋词》之辑。综其所得,已逾千家,集诸家之大成,创亘古之伟业,毅力宏愿,钦佩何似!
“集诸家之大成,创亘古之伟业”之誉,非一家之私言,乃四海之公言。程千帆先生亦谓:“《全唐诗》之纂辑,由明代胡震亨、季振宜导其先路,至清康熙卒命词臣撰成之。而《全宋词》则成于一介寒儒圭翁一人之手。虽篇幅若有大小,然其难易相殊,尽人可知。”“近贤始以清儒治经史之术治词,于词之纂录、表谱、笺疏、校勘、辑佚、目录、版本诸端,皆有博稽之功,此可总称之曰词学文献学。翁则可谓此学一大师也。”王季思先生亦赞道:“以一人一手之功,由博返约,钩沉探微,完成《全宋词》《词话丛编》等十几部宏伟著作,环顾海内词林,并世能有几人!”
是词宗,也是“情圣”
青年时代的唐先生,兴趣广泛,唱昆曲,吹笛箫,写诗词,译小说。他不是关在书斋里埋头做学问的书呆子,而是满身散发着才情的艺术型学者。
唐先生既专于业,又深于情,一生重情重义。尤其是对妻子生死不移的爱恋,动人心魄、感人肺腑!
唐夫人姓尹,是大户人家的闺秀。唐先生二十四岁就读东南大学期间,因为长相好、品德好、学识好而被尹家选中,入赘尹府。婚后两人感情十分融洽,家庭生活充满艺术情趣。唐先生填词吹箫,妻子随声拍节和唱。唐先生《望江南》组词回忆道:“人眠后,吹笛夜凉天。丽曲新翻同拍节,芸香刚了又重添。谁复羡神仙?”节假日,一同外出游赏,至晚兴尽方归:“花丛外,艇系小红阑。细语生憎风水乱,夜凉多恐着衣单。戴月踏莎还。”唐先生病了,妻子亲为调药护理,无微不至:“帘栊静,几日病缠绵。素手纤纤劳敷药,柔情脉脉立灯前。痛苦亦心欢。”“痛苦亦心欢”,道出了唐先生伉俪心心相印的惬意与满足。
▲ 唐圭璋先生与尹夫人
可好景不长,妻子后来患病瘫痪,唐先生日夜守护料理,访尽名医也无力回天。1936年除夕,妻子受尽病痛的折磨后,留下三个幼女而与世长辞。妻子病逝后,唐先生无法摆脱心灵的怆痛,常常独自到妻子的坟上哭泣、吹箫,一吹就是一整天。那回荡云天、凄凉哀怨的箫声,饱含着唐先生多么大的痛苦,寄托着唐先生多么深的情意!
唐先生的痛苦中夹着自责与内疚,自恨无力拯救、挽回妻子的生命。他在《忆江南》词中伤心地哭诉:“绵绵恨,受尽病魔缠。百计不邀天眷念,千金难觅返生丹。负疚亦多端。”带着对妻子深沉执着的爱和“多端”的内疚,唐先生立志不再娶。他用后半生五十四年的独居生活,书写了对妻子生死不移的爱恋。
元稹写完悼亡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不久就移情别恋,跟唐先生执着永恒的爱情相比,简直判若云泥。
唐先生爱妻子,爱子女。妻子去世时,三个女儿尚幼。唐先生为了不让她们受委屈,终生不续弦。五十六岁时,二女儿病逝,唐先生将两个年幼的小外孙接来亲自抚养。六十七岁时,长女也因病离世,留下十四岁的独生女,唐先生又接到身边养育成人。
有研究者说:读先生《梦桐词》,在学术名家、词学名宿的形象之外,一位“情圣”的身影逐渐浮现在我的眼前。要论情之专、情之深、情之苦、情之浓,我觉得在现代以来的文人学者中,没有人能和唐先生比。既然如此,称唐先生为百年中国学界的“情圣”,诚不诬也,更非侮也。
词学研究的体系
唐先生毕生研究词学,自成体系。其词学研究的体系,包含词体、词作、词人、词史、词论和词学史这六大层次。
词体,指词的文体特性和形式层次,主要包括词源、词乐、词律、词韵四个部分。词源,是探讨词的起源。唐先生尝说:“词的起源,为研究词史的第一个问题。”“词的起源是和音乐有密切的关系,我们不能离开音乐而谈词的起源。”词起源于隋唐燕乐,词乐是燕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词乐研究的对象,是词的音律,涉及的问题有宫调、旁谱等。由于词乐失传,词的音律、音谱也都随之亡失。后人所作词律、词谱,考究的并非音律、音谱,而是文字格式。有关词的文字格式研究,主要是词调和词体。词调研究,又包含词调来源、词调类别、词调演变和词调谱式四个方面。词体研究,则涉及体式变格、分段、字法、句法、章法和平仄四声等。本书所选《论词之作法》,对词的字法、句法、章法,有十分精彩而细致的例举分析。词韵问题,主要是研究韵部与韵法,唐先生对唐宋词中的用韵方法多有探究。
词作,指词的作品文本。词作研究,包含词作的整理考订和词作的鉴赏批评两大层面。词作的整理考订,可分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和笺注五端。这五个方面,唐先生都有卓越的成果。1940年所撰《宋词版本考》,将历来书目所载及传世词集版本汇聚一处,俾承学之士探源穷流,察其完缺,辨其优劣,开宋词目录版本研究的先河。本书所收《宋词别集叙录》,考叙九十九家宋词别集的版本源流,比较各本的优劣异同,凡卷数之分合、词数之多寡、序跋之有无、文字之正误,都一一考述,是词集版本目录研究的力作。词集校勘,是词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因为词集流传,或辗转抄写,或屡经重刻,常有讹误。唐先生早年曾用力校释敦煌《〈云谣集〉杂曲子》,而其《全宋词》的校勘之功,更迈越前贤,不仅校正误,而且补阙、辑佚和祛伪,在晚清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和朱祖谋《彊村丛书》的基础上,将词集校勘水平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唐先生穷毕生之力,考辨宋词真伪,《宋词互见考》之外,还曾考辨李白、孙浩然、岳飞、朱淑真、文天祥词的真伪,并探索出明先后、察源流、考本事、据题序、参和作、依题跋、验方言等一套系统的辨伪方法。至于词作辑佚之功,也无人出其右。《全宋词》收有姓氏可考的作者1493人,词作21055首。其中原有词集传世者197家,时贤辑录568家,唐先生自辑925家,超过了有集传世者和他人补辑的总和。《全宋词》初版之后,唐先生仍不遗余力地搜罗宋人佚词,本书所收《佚词零拾》即可见一斑。词集笺注之作,则有《宋词三百首笺注》和《南唐二主词汇笺》。
▲ 《词的真伪与高下》
唐圭璋 著
王兆鹏 编选 导读
生活书店2021年出版
《宋词三百首》,大家都知道是20世纪最风行的宋词选本,但未必知道此书的流行主要得力于唐先生的笺注。朱彊村所选原书,1924年刊行,但印数有限,影响不大。1934年唐先生的《宋词三百首笺》由神州国光社出版后,才广为流传。笺注本1947年再版,1948年重印。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重版后,更是风行海内外,上海古籍出版社、香港中华书局、台湾中华书局、广文书局、华正书局、学生书局、西南书局、北一出版社、明伦出版社、文史哲出版社、台北汉京文化事业公司等多家出版社一再翻版重印。程千帆先生《圭翁杂忆》曾回忆此书轶事说:“朱古微《宋词三百首》为近代影响极大之选本,霜厓(吴梅)师尤重视之。翁早岁即斐然有著述之意,因博采词话,旁及小说杂记,以为之笺。书成,辟疆师为推荐于神州国光社印行,以时主该社者为师早岁弟子王礼锡也。书既出,风行海内,重版多次。乃该社办事不周,竟忘致稿酬。抗战发生,该社停办,翁遂一无所获。在成都时,偶然提及,一笑而已。以是知翁之雅量高致也。”
唐先生以词籍文献整理见称于世,其实他也擅长词的鉴赏批评,而且对词的鉴赏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方法。他认为,鉴赏词,须先读词。而读词的步骤是,初当读选本,以博其趣;继乃读专集,以精其诣。鉴赏词作,须领会词之结构如何,词之命意如何,词之衬副如何,以及承接转折、开合呼应之法如何。《论词之作法》用具体实例,做了很好的欣赏示范。而其《唐宋词简释》,也是注重从结构、命意、章法角度赏析唐宋词的典范。
词作鉴赏,主要是就一首词而言;词作批评,则多是就一家词或数家词而言。如何着手对一位词人词作进行全方位的批评,唐先生金针度人,指出可从风格个性、价值意义、弊病、渊源、影响五个方面切入。他善于用比较方法论析词人风格的异同。《温韦词之比较》就从写人与写境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温韦词的艺术个性,其他论秦观词、姜夔词和吴文英词,都是多方比较,以突显词人的个性。批评,既要揭示词人的优长,也要指出其缺失。《纳兰容若评传》就说纳兰词“以任情抒写,少加锤炼,故长调多不叶律,短调亦有平衍之处”。对词人艺术渊源的探析,唐先生也时有独到的发现。如说“梦窗运意用笔出清真;而妍炼字句,则出贺方回;驱使灏瀚流转之气,则出于柳(永)耳”(《论词之作法》),即为前人所未道。
批评,不仅要有方法,还要有正确的态度。前代批评家,往往以主观好恶随意轩轾,抑此扬彼。如清代浙派,尊南宋而轻北宋;常州派,则尊北宋而轻南宋;尚小令者往往忽视慢词,尚自然者常常轻议凝炼。这些都是门户之见。“不知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所胜,一体有一体之所胜”(《论梦窗词》)。“各运其妙,各具真价,不可执此以议彼,入主而出奴也”(《姜白石评传》)。唐先生提倡“会通”与“求是”,他既推崇辛弃疾、陈亮、刘过等英雄豪侠气魄雄伟、精光外铄的词风,也重视姜夔、吴文英等人或传神于虚、或气潜于内的凝炼密丽之词。
▲ 唐圭璋八十五寿诞时留影
词人研究,既要考察其外在的人生经历,又要分析其内在的情感态度。考察人生经历的内容包括姓氏、籍贯、世系、生卒、经历、交游等。词人姓名字号,史有明载,似乎不成问题。然而,词人同名或同字者较多,常被混淆,以致词主误植。如北宋晏幾道字小山,南宋萧泰来亦字小山,其兄字大山。《翰墨大全》载《满江红》(七十人稀),题作《寿大山》,署名“小山”,乃萧泰来所作。《历代诗余》不知小山为萧泰来,而径改作晏幾道,后人辑晏幾道《小山词》,不辨其误而收入。唐先生首予辨明。词人生卒年,关涉到对词史的理解。如柳永的生卒年,一直不明,前人皆以为其年少于张先和晏、欧,故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词史、文学史论著,无论是分期,还是评论,都视柳永为晏、欧、张先的后辈。唐先生1957年发表《柳永事迹新证》,推断柳永约生于太宗雍熙四年(987),实年长于张先和晏、欧,从而确定柳词是始出,张先词是继出;柳在先,张在后;柳是主,张是辅。柳永生卒年的推定,改写了词史进程。
唐先生注重探究词人的内心世界、人格个性与其创作的关系。《屈原与李后主》从天性、情感、精神、生活、态度、思想六个方面比较了二人内在情感世界的异同。他还注意到词人的禀赋、兴趣和环境对创作个性的影响:“各人之禀赋不同,环境不同,兴趣不同,故其所表现之作品,亦各有异。”(《姜白石评传》)《李后主评传》《南宋词侠刘龙洲》《纳兰容若评传》《蒋鹿潭评传》等都注意结合创作主体的性情禀赋与客观历史环境来论析其词的艺术个性。
词史,是对词人词作的综合研究。唐先生注重从个体词风的变化探索一代词风的演进,如论白石、梦窗词,就细察其源流正变。《唐宋两代蜀词》,旨在彰显一地词风之盛;考察宋人父子、兄弟能词的现象(参《词林偶记》),意在突出一门词风之盛,为词史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词论,是词的理论与批评。唐先生一方面搜集整理词论文献,辑成词林巨制《词话丛编》,一方面努力辨词话之误。清人词话著作,多系辗转抄撮而成,错讹极多。唐先生在历辨清人词话之误后告诫,《古今词话》和《历代诗余》《词林纪事》《词苑萃编》等所引宋人之书,必须查考宋人原始材料,决不可信清人之误引。
唐先生既注重对前代词论文献的整理,也注意自己的理论建构,在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理论。唐先生曾提出“雅”“婉”“厚”“亮”四字,作为词的审美理想。所谓“雅”,是清新纯正,“婉”是温柔缠绵,“厚”是沉郁顿挫,“亮”是名隽高华(《论词之作法》)。这是继清人提出的“重”“拙”“大”理论之后,又一具有理论蕴涵的审美范畴。
词学史,目的是总结已有成果的得失和进展,为今后的词学研究提供借鉴。唐先生评介吴梅、任中敏、赵万里等先生的词学成就和学术贡献,既是怀念与致敬,也是对我们后学的激励与期望。
本文内容节选自《词的真伪与高下》
唐圭璋 著
王兆鹏 编选 导读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有限公司出版
新 书 推 荐
《词的真伪与高下》
唐圭璋 著,王兆鹏 编选、导读
ISBN 978-7-80768-348-3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 点击上方小程序即可购书
内容简介
唐圭璋先生是 20 世纪极负盛名的词学名家,治学生涯长达六十余年,在同时代词学研究者中首屈一指。其《全宋词》《全金元词》《词话丛编》等巨著,以一人之力,积数十年之功,嘉惠学林,已成经典。
本书是唐先生词学文章的精选本,大体上以类相从,既涉及词学版本叙录、校勘、辑佚、辨伪、正误,也有词人事迹和词史问题的考订、词之艺术手法的鉴析、个体词人的评论,以及对师友的回忆与纪念等。本书深入浅出,为读者指明了词作鉴赏、研究和写作的正规门径。
作者简介
唐圭璋
江苏南京人。1922年考入东南大学国文系,师从近代词曲名家吴梅。毕业后先在江苏省立第一女中、中央军校执教,后任国立编译馆编纂。1939年起,在中央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校执教。兼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中国韵文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词学》主编等。
主要从事词学文献整理与研究。著有《宋词三百首笺注》《南唐二主词汇笺》《宋词纪事》《宋词四考》《唐宋词简释》等,编纂整理有《全宋词》《全金元词》《词话丛编》等。
王兆鹏(编选/导读)
王兆鹏,1959年生,湖北鄂州人。1987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师从唐圭璋先生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毕业后,在湖北大学、武汉大学执教。现为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等。出版《唐宋词史论》《词学史料学》《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等词学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三百余篇,三次荣获夏承焘词学奖一等奖。
目前已出版《词体与声情》《诗坛点将录》《唐诗的历程》《填词与选调》《词的真伪与高下》,预计2022年全部出版
《词体与声情》夏承焘著 陈水云编选、导读
《诗坛点将录》钱仲联著 罗时进编选、导读
《唐诗的历程》程千帆著 张伯伟编选、导读
《填词与选调》龙榆生著 曹辛华编选、导读
《词的真伪与高下》唐圭璋著 王兆鹏编选、导读
《词史与词境》詹安泰著 彭玉平编选、导读
《奇气灵光之境》缪钺著 缪元朗编选、景蜀慧导读
《诗可以歌》任中敏著 张之为、戴伟华编选、导读
《诗的传统与兴味》余冠英著 刘跃进、蔡丹君编选、导读
《诗的活力与新原质》林庚著 葛晓音编选、导读
原标题:《纪念一代词学名家唐圭璋先生诞辰120周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