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儿童说话结巴怎么办?

2021-11-29 15: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科普工作委员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科普

作者:陆晓艳、李晶

单位:嘉兴市妇幼保健院

主审:杜青

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委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

口吃俗称结巴,是一种说话不流畅,不自主的语言重复、延长、停顿等,造成说话困难,可能还合并存在情绪障碍、情绪异常等。

口吃有哪些高危因素?

1、家人有口吃;

2、说话不流畅持续半年以上;

3、说话不流畅发生在三岁之后;

4、有其他语音障碍:如构音障碍等;

日常生活中预防口吃有哪些方法?

1、与儿童对话时要减慢语速。儿童的语言能力还未达到成人水平,当成人语速过快时,儿童大脑对于语句的理解与组织需要时间,此时儿童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能就会说话卡顿。

2、要给予儿童说话的机会。

3、多关注儿童的语言环境,当儿童周边的人表现为口吃时就要警惕儿童出现口吃。

当出现口吃时,首先要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系统的检查,评估是否需要进行专业的口吃纠正训练。

不管是在医院做口吃矫正训练还是家长在家里给孩子纠正口吃,都需要家长掌握一些基本的纠正要点:

一、家长或其他人与儿童对话时要放慢语速,并适当增加停顿的次数和时间;

二、对话时鼓励儿童表达与互动(通俗的理解为“你一句我一句”);

三、增加一对一的对话,减少多人对话;

四、对话过程中不要打断儿童;

五、与儿童说话时要慢一点,轻松一点。放松训练可以消除儿童的紧张情绪;

六、当孩子表达观点或分享事物时,我们要给予适当的回应;

/

/

儿童在2—4岁初学语言时出现口吃现象,一般是暂时性的口吃,属于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逐渐消失。家长不要大惊小怪,不要表现得非常重视,家长的重视或指责可能会加剧口吃。但是到了幼儿晚期或学龄初期,儿童仍旧有口吃现象,就不能放任自流了,尽早带着孩子去医院评估,学习一些专业的训练方法帮助孩子康复。

END

编辑:诸小青、贾静、杨晓颜

绘画:李川

中国康复医学会作为全国获得2020年中宣部、科技部、中国科协联合表彰“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的为数不多的学会组织之一,长期致力于打造“科普之翼”,凝聚以科普工作委员会为主干力量以及70多个分支机构康复同仁的共同努力,建立全国50余个科普示范基地,开展康复科普推广、学术培训与科技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及时、全方位的向全生命周期人群传播康复科技成果及健康知识,指引大众了解更多科学的防病治病知识,正确的认识疾病、了解康复、理解健康,努力融合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协同发展,借助多样化媒体平台,动员全社会力量,构建具有康复特色的现代化康复科普工作体系,形成符合创新型国家水平的康复科普工作新格局。

本平台所有科普作品仅供学习交流,作品版权归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所有,请勿随意转载!本平台科普内容获中国科协科普部“科普中国共建基地2020年-2021年”项目资助

原标题:《儿童说话结巴怎么办》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