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探访张家口冬奥村:中国院落诠释奥运理念,智能服务是亮点

崔涛/中新社
2021-11-29 11:28
赢家 >
字号

沿着太子城高铁站向北走约500米,一栋栋具有北方院落特色的建筑映入眼帘,这就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冬奥村(冬残奥村),承担着张家口赛区全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教练员及代表团成员在住宿、餐饮、娱乐、休闲等方面的服务工作。

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临近,这片“中国院落”将用新的方式诠释奥运理念。

张家口冬奥村 本文图片 CFP

“中国院落”诠释奥运理念

张家口冬奥村(冬残奥村)是张家口赛区5个非竞赛场馆之一,地上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居住区含9个公寓楼组团和1个公共组团,共计31栋楼。每个组团由3至4栋小楼围成一个院落,其规划设计借鉴了中国北方四合院的设计理念。

黄墙灰顶之间镶嵌五环标志和“BEIJING2022”字样,利用北方常见的石材、黏土等材料建设的中国院落再一次和奥运相拥。

上一次是在2008年,北京2008年奥运会运动员村的国际区用四合院向海外来宾展示中华文化。

而这一次,中国院落有了新的内涵。

“院落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特别重要,比如故宫,还有北京的四合院,都是用一些类似的房屋将其围合起来。在古代,围合的空间是中国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参与张家口冬奥村(冬残奥村)设计的清华大学设计团队设计师王灏说。

王灏表示,张家口冬奥村(冬残奥村)的9个公寓楼组团都有一个主题,这源自于近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第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创作的散文诗《体育颂》中的9个篇章,诠释了美丽、正义、勇气、荣誉、健康、进步与和平等奥运理念。

“我们把《体育颂》中的9个篇章的内容凝聚到9个院落中来,同时每个院落植物的搭配和雕塑也会根据诗篇的含义,对奥运理念进行抽象化表达。”王灏说。

张家口冬奥村夜景

超低能耗打造“绿色冬奥”

走进张家口冬奥村(冬残奥村),绿色办奥的理念随处可见。在运动员公寓里,阳光透过落地窗照进室内,一片暖意融融。

据介绍,运动员公寓房间内的地板下铺设碳纤维发热电缆,冬季采用电供热,将电能直接转化为热能,减少热量损耗。所使用的电能也全部来自张家口的风能发电,清洁可再生,绿色环保。

同时,张家口冬奥村(冬残奥村)里的建筑采用新型保温材料,并对门窗进行密封,减少能量的损耗,让室内始终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张家口奥体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奥运村运营部工作人员闫文娟表示,张家口冬奥村按照中国最高的绿建三星标准进行建设,通过采取一系列节地、节能、节材、节水措施,使冬奥村既符合绿色办奥的理念,又能充分满足冬奥会的需求。

“以节水为例,张家口冬奥村(冬残奥村)的下沉广场采用透水铺装技术,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可以实现浇灌植物、冲洗厕所。室内的卫生洁具采用一级的节水设备,更加环保。”闫文娟说。

此外,张家口冬奥村(冬残奥村)的所有建筑全部采用装配式技术建设,搭建钢框架结构体系,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可持续使用。

赛时,张家口冬奥村(冬残奥村)可提供1668套公寓,2737张床位,将为运动员、教练员和随队工作人员提供一个环保、科技、温馨、舒适的家。

张家口冬奥村航拍图

智能服务体现“中国智慧”

智能便捷的服务也是张家口冬奥村(冬残奥村)的亮点。

走进张家口冬奥村(冬残奥村)运动员公寓,最引人瞩目的便是一张智能床。该床宽1.2米,长2米,整体呈白色,床头靠背为浅蓝色,床上铺着印有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和吉祥物“冰墩墩”的床上用品。

据张家口冬奥村场馆运营团队工作人员王泓森介绍,这张床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依循人体工程学原理,可自由升降角度,在不同使用场景下为人体脊柱提供最佳支撑,充分分散身体压力,促进运动员血液循环,释放赛时紧张压力。

“可以根据睡眠、阅读、看电视等三种不同的模式,使用遥控器调节床的角度。也可以根据自身的习惯,自由调节腿部、头部床的角度。床垫还拥有记忆功能,当运动员躺在床上的时候,床垫会根据身体的曲线自动调节,让身体保持一个最舒适的状态。”王泓森说。

此外,运动员公寓中每个房间都配备智能门锁,可以通过指纹、密码或刷卡开门。在房间内的墙壁上还设置着控制器,可实现温度调节、智能红外感应、可视对讲等多种功能。房间内靠窗的墙壁上还设置智能安防系统,当有人靠近窗户,红外感应器就会报警。

11月23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冬奥村(冬残奥村)开展了首场常规用电负荷测试暨亮灯仪式。夜色中,一盏盏灯光亮起,这片“中国院落”将向世界展现不一样的精彩。

    责任编辑:蒲垚磊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