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名校访谈⑥|北师大二附中:屡出状元仍称未达教育理想
与北京师范大学一条马路之隔,就是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师大二附”)。
在北京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有三所知名附属中学,北京家长趋之若鹜。除了师大二附,还有师大附中和师大实验中学,而师大二附离北师大——这所知名的教育高等学府最近。师大二附的名气也远超比它年头更早的师大附中。
近年来,高考“状元”常落师大二附。学校官方网站显示,“2016年我校高考成绩在北京市名列前茅,文科和理科的重点大学上线率均达到100%”。
11月9日上午,澎湃新闻记者来到这所并不算大的名校,一进门是大操场,学生正在操场上打篮球挥洒汗水。博学楼正对操场,六楼有“美国海外学年”的美国学生在上课,校长室在走廊尽头。
北师大二附中校长曹保义走过来,边走边和一位老师说着话,过来和记者握手之际又一位老师走过来找他签字。
“我们到会议室吧,不然没时间完整地说一句话了。”他笑道。
【对话曹保义】
人文教育改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
澎湃新闻:前几天在“京师论坛”上,北师大书记刘川生说,平时要见你们几位附中校长很难,你们都太出名了,比她和董校长(指北师大校长董奇)都出名,是这样吗?
曹保义:(大笑)那是玩笑话。难是难,是他们没空。其他大学校长我不知道,但董校长我是知道的。我们都知道的一个事实是,师大主楼那儿,晚上十一二点灯还亮着的,一个是校长室,一个是书记室。你晚上可以去看看。
澎湃新闻:师大二附被坊间称为“京城四大金牌名校”之一,有人说师大二附的文科已是北京最强,其实师大二附理科也很强。师大二附不仅出文科状元,也出理科状元。学校最主要的成功经验或者说最大的特色在哪儿?
曹保义:抓人文教育。
其实,师大二附传统上相对更强调理科,有点倾向于重理轻文,重学业轻育人。学校虽然也提倡加强德育,但因为往往智育是更刚性的、硬性的,而德育是相对软性的,德育不能在中考、高考中以分数体现出来。德育与智育在“争时间、争资源、争学生”时,理科往往占优势,所以教学实施中会不自觉偏向重智。
但重智育实际上不能更有效地解决育人的问题。学生当然总有成材的,却也有走向犯罪道路的,所以教育更重要的还是要强调育人。学校不仅要关注“成功”的学生,也要关注“失败”的学生,而且面对“失败的学生”尤其需要反省。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基础教育界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提出加强人文教育,以培养健全人格的学生为目标。在之后的实践我们发现,学生们的精神面貌因此发生很大变化。
总有人问,你们每年人文学科考得那么好,有什么秘诀?其实我们只是真心搞人文教育,学生文科成绩好,理科成绩也好,水到自然渠成。
澎湃新闻:师大二附如何将人文教育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去?
曹保义:师大二附一直努力构建人文教育体系。我们的人文教育有三个含义:
一是人文教化。师大二附有人文教育的渠道、内容、激励机制。教学不能只是灌输,而是从内容、渠道到方法,皆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体系。人文教育已经成为师大二附的特色课程。
二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所追求的可概括为6个字:求真,崇善,爱美。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精神的培养与追求。有时哪怕知识忘了,精神还在,这才能真正提高人文素养。比如,学生背的很多诗篇不可能一直都记得,但诗篇内化,人的内心可以形成一种精神与品格,这种精神与品格会一辈子都在。
师大二附有大量的志愿服务活动,从家庭到学校到周边社区,学生假期都要出去参与社会实践,根据本班特色找题目,自己找辅导专家,自己做报告。这些社会实践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社会中发现问题,找到需要不断奋斗的目标与责任,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的启蒙来自于善。
三是人文实践的能力。学生得长本事,有能力。师大二附有很多日常人文实践活动,要求每个班有自己的作品,自己印刷、推销。学校有几十个主题不同的社团,很多是由学生主导的,自己招兵买马,策划宣传,联系专家资源,这都能让学生得到很好的锻炼。
学生不能是一个享受者,而应当成为一个建设者。学生爱心的形成,不仅是在接受爱中形成,更重要的是给予爱中形成。接受爱不一定产生爱心,给予爱更能产生爱心。
澎湃新闻:人文教育如何落实到理科的具体教学中去呢?
曹保义:常有语文老师问我能不能多安排点课时。我说给你一两个课时管用吗?师大二附的人文教育,有“大语文观”,即所有学科都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学生每天都要说话、写作业,每个老师都要参与其中,人文教育不能只是语文老师的事,不是给语文老师加几节课的问题。
不管哪个学科,有新教材出来时师大二附都要号召各教育组把教材中的人文因素给挖掘出来,制订教育计划,并将其纳入每一节课的教学中。虽然说文科是人文教育的主力,但理科也一定要渗透、挖掘出人文因素。人文教育是所有教育内容中最基础、最关键的,是培养人的教育。“立德树人”要做到实处,做到教学的方方面面。
为了更好地推行人文教育,我特别呼吁选拔人才时——特别是中考、高考,要把德放在首位。虽然基础教育目前强调“德”,教学中强调把“德”放在首位,但实际上落实得并不理想。要改变这种状况,为什么不在学生评价时比如中考高考中想尽办法增加“德”的权重呢?为什么不把“德”纳入到学生的综合评价,与招生挂钩?我认为“德”要有20%的权重。
北师大二附中的学生在上舞蹈课。“自主招生招的确实是我们的好学生”
澎湃新闻:“德”很难量化,怎么考核呢?
曹保义:国外的大学是怎么做的?国外很重视“德”的评价。师大二附每年出国好多学生,不少人让我写推荐信,我说只能写事实,不能做评价。有实实在在的事实呈现,大学老师能看得出来。
中国也应该给大学招生更多的自主权。大学招生一方面看学习成绩,另一方面看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介,看学生是不是有理想,是不是对专业感兴趣等等。而不是说学生的考分够高,大学名气够高,学生就追名儿来了。学生要真喜欢,真有志向、有追求。大学可以有学业成绩的门槛,比如,600分以上的学业成绩都可以接收,但最后收谁不收谁主要看综合素质评价。
大学可以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否真的有项目研究,是否对学科专业真有兴趣。国外都这么招生,中国目前的自主招生也是这么招生。
在综合素质评介方面,中学就应提供综合评价的事实,不做导向性评价,大学能够从这些事实中进行判断。中学总体上是不会弄虚作假的。因为大学一旦证明有假,可以降低中学的招生名额。自主招生这么多年以来,师大二附推荐的学生都是实事求是的,大学招过去的确实是我们的好学生。师大二附国际部向外推荐学生时也非常慎重。
中学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来就应该让招生的大学自己来评判、选择。其实这可能比行业要求与行政命令都更有效果。因为对于中学而言,一旦大学质疑你、不相信你,不从你这儿招生了,这种“社会的惩罚”有时比政府的政策约束更有效。
综合素养的确是不易量化,只能从过程中的进行综合评价,判断。如何评价更科学,教育部、大学、中学,可以一起来探索。
澎湃新闻:您每年大概要给多少学生写推荐信?
曹保义:每年有十几、二十几个。师大二附国际部每年向国外推荐上百学生。国外学校招生不太看重分数,而是达到一定的分数以后就看别的综合素养,特别重视德育素养。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习,人家自主招生能做好我们凭什么就做不好?高考招生本应该对所有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中学只提供相关事实。如果这一步始终迈不出去,基础教育“绕着分转”的局面很难明显改观。
自主招生不应该设限
澎湃新闻:从明年开始北京新上高一的学生,到2020年将进行新的高考,不再分文理,3+3模式。上海与浙江已经率先开始了,但目前反映的情况不是很好,学生负担越来越重,正常的教学秩序也打乱了。
曹保义:负担为什么重?因为还是依分而论,一次考试变成多次考试,还是围绕分来转,这没有真正体现改革的精神。
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言,难道真的多1分的人就强吗?肯定不是。只是按分录取,既不科学也不公平。所以,如果高考招生还是只看分数,基础教育一定会被扭曲。
澎湃新闻:您认为高校招生改革进行得还不够,不利于基础教育导向?一般大学自主招生的比例只有5%,为什么现在放不开呢?
曹保义:是的。不应该搞比例,实事上,对所有的学生都应该考察与评价综合素养。大学只需要设立一个学业门槛,对能进门槛的学生,就不再纯粹是一分一分的排,不再围着分转。目前在基础教育领域,1分仍然可以累死人。
如果高校招生中让综合素质评价占相当权重,基础教育的综合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会有更大的改观。不改变高招方式,基础教育想要有一个明显的变化,真正重视以德为先,真正重视能力培养,重视核心素养,是难以实现的。
目前自主招生之所以还没有放开,是因为担心有不正之风,有造假。社会对此信任感差。此外,如何对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进行统一评价,技术上也有些难题。
但其实真不需要顾虑太多。自主招生是可能有漏洞,走后门的现象,可是现在就没有吗?实施时可以设立惩罚机制,有的是对个人,但最有效的,应该是对学校。国外学校自主招生并不鲜见,我们怎么就不成呢?
澎湃新闻:是不是可以说,当下推行的基础教育改革,其实并不能改变唯分论的局面?
曹保义:有效的招生与评价的引领,是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落到实处的关键性条件。如果不走这一步,基础教育一定会陷入一分一分拼争怪圈中。要争分,基础教育就只能拼命搞好学科教学,肯定还是会走到老路上去。
澎湃新闻:有人说,自主招生只会对城市孩子有利,对于农村的孩子不利。
曹保义:政策上的事,可以对农村进行倾斜,比如可以确定一定比例,降低一些门槛,这都不是问题。不同地区可以单招,但也要看综合素质,仍应该有门槛,而不是简单廉价的倾斜。招生的关键是要选拔人,基础教育的关系是培养人。这当中需要正确的引导与评价。
现在,教育所追求的和要求的东西,往往与评价招生的指挥棒方面不一致。所谓的追求与要求就落空了,时间一长,就没有理会什么追求与要求了,因为反正也没有评价。
现在的评价是比较简单粗放的。仍然是什么说话“硬”用什么。那什么说话最“硬”?当然是分数!于是,不管是学校、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仍然是“为了1分累死人”,这是教育面临的很大的问题。
澎湃新闻:不管怎么说,师大二附是优质中学,成绩也很好。出了这么多“状元”,您作为校长应该很开心、很骄傲吧。
曹保义:说开心也开心,其实我们并不真正开心,因为教书育人的理想没有真正实现。出“状元”当然也值得骄傲,但这当中有不少偶然的因素。其实,师大二附每年有实力拿“状元”的学生肯定不只一两个,而是可能有二三十个。状元也不见得就是特殊材料,大学招生时也不必非得追着状元不放。而且,分数只是一个学业的衡量指标,也并不是综合素养的体现。我更希望“状元”是通过综合素养考察而评价出来的,更有价值。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