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聚焦“双碳”,建筑业低碳技术研发和规模化应用任重道远

2021-11-26 18: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记者 程小红

自“双碳”目标提出后,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各行各业都在积极行动,建筑业也不例外。中国建设报记者跟踪观察注意到,目前一些建筑业企业已陆续建立建筑领域低碳研究中心、应用中心,从技术层面助力建筑领域“双碳”目标的实现。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目前建筑业的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情况如何,接下来还需重点做好哪些工作?围绕这些热点话题,相关业内专家给出了建议。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徐伟接受中国建设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建筑业碳达峰技术路径相对而言成熟一些,碳中和技术路径还需进一步探索。“当前的重点工作是要加大节能工作力度,要根据现有节能减碳政策将现有节能技术进行整合提升,重构整套建筑领域能碳双控的技术体系、技术标准,进而进行整体推广和规模化应用。”

加大科研力度为建筑业低碳发展赋能

9月23日,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同济大学联袂成立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建筑碳中和研究中心,针对建筑碳中和科研创新方向进行相关技术与课题研究,包括建筑节能减碳新技术新工艺研究、低碳建筑设计方法及建造技术系统等研发方向。

10月19日,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长三角人居环境碳中和发展研究院合作成立建设领域双碳技术全过程创新应用中心,计划建设一个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和示范平台,为建筑行业提供绿色转型的解决方案。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对此表示,突破关键技术是实现建筑业节能减碳重要一环,上述企业积极建设相关研究中心、应用中心,是对“双碳”目标重大战略决策全面实施与实践的快速响应与行动。“接下来还需各方通力合作,围绕‘双碳’目标,加强建筑领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核算等基础性研究,做好现有技术的梳理整合,同时对标国际标准,攻克建筑领域节能减碳重大关键技术,为推动整个产业上下游的低碳发展提供支撑。”

接下来还需做好哪些节能减碳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深圳市智聚华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牛智勇表示,加大钢结构住宅建设是积极响应“双碳”目标政策、减少建筑领域碳排放的重要抓手,接下来还需利用跨行业新技术和工业废料加快一体化节能墙板的研发。

“建筑领域碳达峰的主要工作是降低峰值和提前达峰,而碳中和则是实现深度脱碳,它们的技术路径并非一致。”徐伟进一步表示,但无论如何都要节能减碳,要加大节能工作力度,要加强新型墙体外保温、建筑外遮阳、建筑用能电气化、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应用、直接电采暖、光储直柔等技术和稳定高效的光伏新材料、建筑分布式光伏能源系统的研究。

规模化应用新技术还需政策和市场双重发力

今年4月,《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编写专家组第二次会议指出,科技创新是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接下来不仅要大力推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加强前沿颠覆性技术研发,围绕重点方向开展长期攻关,还要加强现有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支撑产业绿色化转型。

事实上,建筑业正是如此。除了新技术需要加强研发外,还有很多先进技术需要加强规模化、体系化应用。如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已将被动房和零能耗建筑的指标体系进行整合,为形成我国自有近零能耗建筑体系、指导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的应用目前仍处于初步阶段,推广力度还有待加强。

“由于技术普及性不够、人们认知度不高、成本偏高和产业支撑不足等因素,导致节能减碳技术在某种程度上还未被大规模推广。”徐伟表示,从高碳直接排放型向低碳间接排放型过渡,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加强建筑领域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不仅需要推动新型低碳产业发展,还需建立相关产业政策、能源结构政策等政策体系,并进一步加大部门之间联动协调。

在“双碳”目标压力下,对于如何加大新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化应用,以发挥科技创新对建筑领域节能减碳的支撑引领作用,牛智勇表示,在技术自身过硬、兼容性强、能适用于整个建筑领域的前提下,要加快新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及时编写新技术标准,并积极将新技术融合到现有技术体系中一同参与重点工程的建设。

上述业内专家表示,节能减碳新技术的推广还需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发力。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是促进技术推广的重要环节,接下来要及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从财税支持、税收优惠、价格政策、节能减碳标准、节能低碳标识等方面促进节能减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要用好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用市场化手段开展节能技术认定业务,推行节能环保产业基金、采用节能技术投融资等手段从市场驱动的角度推广节能减碳新技术。

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范例城市)及产业基地实践案例征集

推进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建筑工业化道路,是解决我国建筑业长期以来大而不强、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协同水平不高、产业组织碎片化、建造方式粗放落后等突出问题的必然选择。

2017年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首批30个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195个产业基地名单;2018年11月,为梳理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建筑,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通知,决定对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合格的城市和企业继续认定为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评估不合格的城市和企业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撤销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认定;2020年9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又公布了第二批18个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和133个产业基地名单。

为充分发挥行业媒体的研究优势和专业指导作用,梳理成功经验、促进经验交流、更好服务于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将长期从事“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范例城市)及产业基地发展情况研究”,通过深入研究各省各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范例城市)及产业基地的经验做法和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而为行业主管部门、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等提供信息决策参考。欢迎相关城市及产业基地提供一线前沿信息或实践案例线索,也欢迎相关行业组织、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一起参与系列调研和专题研究。

联系邮箱:jsbzpsjz@163.com

联系电话:13011117649

联 系 人:程小红

监 制:肖正华  责 编:高洋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