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国际专家解读李克强上合组织讲话:政经合作道路越走越宽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此次亚欧四国行时间短、日程紧、转场多,以分秒计的“克强节奏”再次启动。
当地时间11月3日下午4时许,李克强刚刚结束在吉尔吉斯斯坦第十五次上合总理会的密集议程,便马不停蹄赶往机场,飞赴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
在比什凯克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会第十五次会议期间,李克强总理就上合组织应对当前国际形势变化,携手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和地区长治久安提出六大倡议。一是营造安全稳定环境。二是打造融合发展格局。三是提升产能合作水平。四是挖掘创新合作机遇。五是完善区域融资机制。六是夯实人文交流基础。
上合总理会后,李克强总理花近2小时乘专机飞抵阿斯塔纳,在哈萨克斯坦的各项活动,满打满算也就3小时。李克强对哈萨克斯坦的“旋风式”访问,带来了产能合作的“国际硕果”。
会晤举行后,李克强和哈萨克斯坦总理萨金塔耶夫通过远程视频连线,观看哈萨克斯坦库斯塔奈市江淮汽车厂项目启动仪式,共同见证这一项目迈出实质性步伐。
两年前,从与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会谈期间打破既定流程提出倡议,到次日早餐时与哈时任总理马西莫夫的深入磋商达成共识,李克强发起的两国产能合作计划,由一粒“种子”发芽、生长,正不断结出两国合作的硕果。
11月4日一早,总理再次飞往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出席第五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对拉脱维亚进行正式访问。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再次连线3位国际问题专家,以圆桌会议的形式对上合总理会、中国与亚欧国家的合作进行了解读。3位专家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国发院研究员许勤华;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副教授任远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陈玉荣。
澎湃新闻:对于上合组织来说,发展自贸区有哪些重要条件和意义?
任远喆:李总理的讲话里提了六大倡议,我觉得自贸区这一条很有亮点,表明中国对建设自贸区是持开放态度的。我觉得这点是提出了中国对上合组织未来发展的期许。首先,上合组织的建立最初是以政治安全领域为切入点,“上海精神”的提出的也是以地区安全为主。经过15年的发展,我们在政治安全领域已经达成了一些共识,成员国之间提高了政治互信。特别是在打击三股势力方面,我们协调立场,取得了很大成绩。对于一个国际机制来讲,它不可能只侧重一个方面。我们提出自贸区建设正是上合组织未来进一步发展、进一步转型成为全面的地区组织的开始。
第二,最近几年俄罗斯、中亚经济发展都遇到了一些瓶颈。中国也转入了中高速增长阶段。中国和各个国家经济合作的意愿进一步加强,也有了很多的必要。自贸区建设是我们未来经济合作的一个开始。
第三,当前国际上反全球化、反精英主义、民粹主义、民族主义情绪非常高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进一步加强上合组织经济合作,进行自贸区建设,可以说是中国对于全球化的支持性表态。我们要坚持开放,坚持融入全球化,坚持推动全球化发展。
第四,在我们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外交布局中,经济外交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李总理一直在积极推动双边、多边会谈。经济外交中很重要的是自贸区建设。去年我们实现了和澳大利亚、韩国的自贸谈判,另外我们还在积极探索中日韩和其他国家的自贸建设。所以我们在上合组织提到未来自贸区建设的可行性,这是我们经济外交精神的延续。
自贸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让上合组织成员的利益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这和我们说的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建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只有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经济利益进一步融合、经济交往进一步加深,才能积累更多的互信。从政治到经济,上合组织的转型也为我们参与全球治理提供重要的平台。
陈玉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也是决定未来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到什么程度、什么规模的一个重要思路。自贸区是上合组织合作的必然趋势,也是上合组织国家寻求经济合作的努力方向。早在2003的时候,上合组织各国就达成了共识,要实现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自由流动,这就是上合组织的长远目标。十周年过去了,世界经济趋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也在不断向前推进。环顾左右,很多自贸区的协定都在积极推进中。那么作为上合组织,十多年的运行,成员之间这种合作沟通、推进,上合组织空间内构建自贸区的条件已经基本上成熟了。
建立上合组织自贸区的意义在哪里呢?首先是有助于彼此之间实现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并且将大幅度的提升贸易规模。合作的质量也会有一个根本的变化。它对各国的经济发展也有着很强的提振作用。自贸区的意义就在于既可以提振各国经济的发展,同时又可以扩大彼此的贸易规模。这是一个发展的态势,非常积极。
澎湃新闻:如何看待李克强提出的“挖掘创新合作机遇”?
任远喆:李总理讲话里讲到要挖掘创新合作的机遇。这也很契合现阶段中国外交和上合组织发展的需求。从中国来讲,我们提出创新发展的理念,以创新引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这是我们国家“十三五”的战略,也会继续推进下去,目前在国内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从上合组织来讲,我们把创新经验带到上合组织,带动上合组织的相关成员国的创新动力,这对上合组织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在上合组织内部,中国在创新领域已经走在了前列,比如我们一些高科技产品,比如华为等一些高科技企业,它们在中亚、中东欧现在占据的份额越来越大。这也说明我们创新引领的经济方式在其他地区的适用性。通过在科技方面的合作,我们也能帮助这些国家发展生产力、发掘潜力,把我们的合作提升到更高端的层面。比起商品、货物等传统领域来说,科技合作是国际合作更高的一个层面,对上合组织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对其他国家的经济转型、产品升级、科技化程度提高都有帮助。这是很“实”的一个东西,也是我们现在就可以做的一个东西。
陈玉荣:现在对上合组织成员国来说,在经济领域既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面临很多机遇。如何应对面临的新挑战呢?比如在经济方面看,已经迎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的阶段是指上合组织国家各国经过多年的合作,在经济领域的融合度已经很深了,相互利益上的依赖也在加强,那么利用这样一种态势要继续推进上合组织经济合作,这是一个基础。所谓新的挑战是指,各国经济增长的压力变大,整个全球经济也不大景气,各国需求都在萎缩,也就导致了国际贸易的下降。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上合组织各国彼此之间在经济结构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应该利用上合组织这个平台,在这样一个时间共同努力,增进彼此的合作,共克时坚。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经济领域有些新的合作模式已经出现,比如电子商务的发展在迅速推进,谁都没有想到电子商务在相互贸易结构中的份额会这样逐渐突出。要适应这种方式,适应这种新的形式,把握它,为商务合作提供便利条件。这就是一种创新,要把握创新的机会、历史的契机、新的机遇,在合作模式上注重新的理念、新的思维,这是很重要的。
澎湃新闻:如何看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态势和各种合作?
许勤华: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3.0版的阶段:历史阶段1.0版,基于地缘便利条件长久的历史交往,塑造了深厚的民族之间的友谊;现代阶段2.0版,中亚国家独立后与中国建交,通过边界的顺利谈判,奠定了国家之间关系发展的坚实基础;当代阶段3.0版,借力“一带一路”宏伟倡议与中亚各国自身发展战略规划的对接,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进入一个你情我愿的历史时期、显示出平稳且长足发展的态势。今年又是代表着地区安全合作机制成功示范的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5周年,李克强总理就是在这个时候出访。
陈玉荣:李克强总理已经访问了两个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此行既是推行务实合作之旅,也是加强睦邻友好关系之旅。现在展望我们国家和中亚国家的合作发展态势,我觉得我们的关系会越来越好。中国和中亚四个国家是山水相连的邻国,总理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公开发表的署名文章中都强调了邻国间唇齿相依的兄弟情谊。我们想要和我们的兄弟一起发展,追求的是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中亚的兄弟国家也在中国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和中亚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互利共赢的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来双边经济合作会在更广泛的领域将规模进一步扩大。现在中国已经是中亚各国第一或第二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国,成为中亚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今年是中亚多数国家独立二十五周年,中国和这些国家建立了睦邻友好关系,和一些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战略伙伴关系说明双边关系达到了很高的层次。我们和中亚国家都有高层互访的机制,这样的机制实际上既是拉近双边政治经济关系的有效机制,又是推动、落实、增强经济合作、经济互动的保障。有这么多的政治合作基础和经济合作前景,我们的路会越走越宽。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