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长五”飞天,离不开这位要求“零缺陷”的奠基人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4日报道,昨晚20时43分,中国最新研制的最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伴随着首飞成功,长征五号也完成质的飞跃,大幅提升了我国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把中国火箭送入世界主流火箭阵营!
长征五号发射瞬间。 新华网 图然而,你信吗?把中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搞上天的人,在受命研制火箭之前,基本没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他只是一位搞热电厂发电的专家!他带领着这个白手起家的团队,凭着对火箭研制的“零缺陷”的执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标,开创了我国运载火箭的历史!
认准了就一门心思去干,必须做到“零缺陷”
时光回溯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让留美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他,毅然决然提出回国申请。当时美国政府为了阻止中国留学生回国,提出了许多优厚条件。相形之下,一穷二白的中国只能给每人优待300公斤小米。
回国后,他被安排到一个秘密单位报到。去了才知道,这个单位是要做运载火箭,发射人造卫星。这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火箭方面专业知识的人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接受新任务,他起初心里并没有底。但他知道,当时对在国际上处于孤立、封锁状态的中国来说,只有先拥有了自己的威慑力量,才能争取到和平的发展环境。
认准了,就一门心思去干!
他带领着一批缺乏技术背景、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年轻人,还时不时地就会碰到一些连自己都没接触过的新东西。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循,也没有现实的把握可言,凭借着开创祖国航天事业的豪迈激情和勇于探索的蓬勃朝气,他带领大家边学边干,义无返顾地开始了废寝忘食的大胆尝试。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王希季对大家的要求仍然严格,大家都不会?那也不能降低标准!他说:“所有的研究都要做到‘零缺陷’,否则所有的成果就是零!”他常常是头一天晚上啃书本,第二天就给大家上课传授。没有电脑,他的团队就用一屋子的手摇计算器代替,计算用的稿纸堆得比桌子高,有时甚至干脆就拨算盘珠子,24小时“三班倒”,一个月,终于算出一条弹道来!条件虽艰苦,但每一个步骤在事先都经过了精心设计,有图纸、有计算、有程序、也有口令,工程的每一步都是计划好的、计算好的、安排好的。
8公里,却是新中国迈向太空的第一步
当然,发射火箭可不是做数学题那么简单。1960年,三次火箭发射任务接连受挫。其中一次,因为天气状况突变,本来发射正常的火箭被突如其来的狂风吹倒了。
“痛心啊!大家那么多的心血!岂止是沉默,很多人流泪了。”他向组织讲:“我是技术负责人,要处分就处分我,其他人都没责任……”
愈挫愈勇!面对挫折,团队沉下心来,稳扎稳打,开始了型号为“T-7”的无控制探空火箭的研制工作。“T-7M”设计的飞行高度只有8-10公里,有效载荷仅19公斤,方案确定后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第一枚主火箭的总装。1960年2月19日下午,这枚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研制的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发射成功,虽然飞行高度只有8公里,却在我们国家的航天史上有着里程碑的重大意义,标志着我国已经向走出地球、奔向太空的征程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
1960年,毛泽东主席在上海新技术展览会上视察T7M火箭时,就曾说过:“了不起呀,八公里也了不起!我们就是要这样,八公里、二十公里、二百公里地搞下去,搞它个天翻地覆!”
1960年5月,毛泽东在上海参观中国研究制造的第一枚探空火箭。 东方网 图半年之后,“T-7”在新建成的发射场上发射成功,飞行高度从8公里发展到60公里,随后发射的“T-7A”更进一步将飞行高度提高到115公里。
“T-7”是我国第一代气象火箭中的率先型号,也是我国空间科学技术史上取得的第一个重要发展,从而揭开了我国火箭探空活动的序幕。火箭探空是我国在高新技术中较早达到国际水平的一个领域,也是我国发展航天技术的起步项目之一。作为探空火箭的开创者之一,我国18种探空火箭中,有12种是由王希季担任型号负责人研制出来的!
王希季近照。 新华网 图他是王希季,被誉为不老“创客”的中国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
归国67年,他功勋卓著却为人低调。少有人知,他是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就是他带领的团队用“长征一号”成功送上轨道的。
而今天,当“长征五号”的飞行轨迹在地球上投下炫目的投影,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样一个目标,就像中国腾飞的运载火箭一样,是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
虽然不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机会见证成功把卫星送上太空,但“认准了就一门心思去干”“必须做到‘零缺陷’”这股劲儿,却是许多人攀上自己人生巅峰的秘诀。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是中国精神的一种。
作为中国腾飞见证者的你,愿意这样做吗?
(原题为《中国人的故事:“长五”飞天 离不开这位要求“零缺陷”的奠基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