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论】卡在中间的篮球改革
11月2日的CBA联赛第二轮,广东男篮客场挑战深圳男篮,令人乍舌的一幕出现了:球员易建联脱掉李宁球鞋,在换上个人签约品牌——耐克球鞋登场被拒后,他愤然离场。
“球鞋门”发酵了好几天了,几天前的周琦和王哲林,已经在微博上表达了对强制穿李宁鞋的不满。其实,自从李宁以5年20亿的赞助费买断CBA联赛权益后,鞋的问题就没消停过。今年是合同的最后一年,篮协配合李宁强制所有球员穿赞助球鞋,是基于未来招商的考虑。
在这点上,中国的CBA联赛不同于美国NBA,NBA联赛的权益足够开放,球员可以自己选球鞋护具等等,前提是蛋糕已经做得足够大。CBA联赛,李宁的赞助可是球队收入的大头。所以说起来,李宁的赞助费对易建联们可能是锦上添花,但却实实在在地养活了不少边缘球员,离开赞助,有些球队甚至都没法生存。
问题也出在这里。如果按照市场化的体育观念,没有观赏性就难以变现,这种球队为什么还要存在?而中国篮球的市场化改革,恰恰是进行了一半。
市场化就得放权,把招商议价的权力下放给各个俱乐部,让俱乐部以及球员去和赞助商谈,谈得来多少是一回事,有没有自主权去谈是另一回事,不经过球员和俱乐部的同意,就把球鞋关乎球员健康的球鞋权益整体打包出售,这种“婆婆式”做派正是“球鞋门”的引火索。
今年上半年,姚明牵头成立中职联篮球公司时,篮协果断宣布牵头成立CBA联赛公司,明言公司将获得CBA的商务权和赛事推广权授权。当然篮协有篮协的初衷,中国的篮球联赛受制于竞技水平,其观赏性和商业挖潜空间并不高,包括垄断出售权益给李宁在内,篮协的思路很明确,先让这个本土联赛运转起来,养活部分人再说。
但这里面有个“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中国篮球的竞技水平不高,它不是市场化不足的原因,而是市场化不足所导致的结果。市场化不足意味着球员与球员之间,俱乐部与俱乐部之间,缺少商业环境下那种斗不过就得被淘汰的残酷性。球员抱着球队,球队抱着篮协,都把对方当成了大腿。
NBA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它有着残酷的优胜劣汰法则,由职业经理人经管的球队。至于球员,哪怕你再大牌,打不上球照样没有体制养着。这说起来很残酷,它既节省了国家的钱,又贡献了一个高水平的联赛。但是,中国的篮球市场化改革,卡在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位置,所以才卡出个“球鞋门”来。
其实利益归利益,赞助商的事,大可以坐下来谈。怕就怕大家谈论的都是眼前的利益,而非中国篮球的未来大局。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