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未来网评河北保定烈士纪念碑将拆:谁让烈士的英魂无处安放

张剑/未来网
2016-11-02 22:26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53年前,牺牲于抗洪前线的保定籍战士谢臣,被国防部追授“爱民模范”,并被民政部认定为“革命烈士”。随后,保定当地政府在其牺牲地和市区内兴建了包括纪念碑、纪念馆等在内的纪念设施。
如今,位于保定市区的纪念碑将被拆除。当地一家公司在2011年前后经过竞拍取得了土地使用权,计划建一所老年公寓。为留住纪念碑,谢臣家人奔走多年,尽管一度延缓了建设进程,但并未获得实质进展。
河北保定市满城区坨南乡岭西村(曾属易县东高士庄村)谢臣烈士纪念碑亭。  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王哿 图

不知道长眠于九泉之下的谢臣烈士在看到这则消息后,会是怎样的内心感受。他一定不曾想到,在多年后的今天,他的安魂之处会因为一所老年公寓的修建而被迫搬迁。他甚至不可能想过,即便家人奔走数载,他们也可能无法改变纪念碑被拆迁的尴尬现实。
谢臣的妹妹、母亲、三弟谢同、父亲(从左向右)在谢臣烈士纪念碑、纪念馆前合影留念。

我们不禁要问,城市的扩容难道真的就要以拆建烈士纪念碑为代价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在社会快速发展、新旧理念不断更替的时代大背景中,烈士纪念碑虽然只是历史的一个见证,但其背后彰显出来的烈士精神却仍是我们今天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习总书记也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对一切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风险和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我们都需要发扬他们的精神,从他们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谢臣烈士当年为抗洪而牺牲,其安魂之所理不该随便拆建。

或许有人会反驳,对烈士纪念碑迁建,不过是换一个地而已,用不着大惊小怪。这样的反驳看起来“无懈可击”,但实际上漏洞百出。作为爱国教育的重要场所,烈士纪念碑散发出来的正向价值之所以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在历史的沉淀中给了我们很多新的思考,它和其所处的环境是融为一体的,不可随便分割。

诚然,由于城市发展需要,一些纪念碑的确有挪地的必要,但也应遵循几个原则:一是充分调研,详细论证是否非搬不可;二是要尊重和体谅烈士家属的意愿,而不是以红头文件的方式给其下命令;三是要征求民众意见,听听他们怎么说。但反观谢臣烈士纪念碑要迁建这件事,相关部门在这些关键程序的处理上却很成问题,与烈士家属的沟通商量上更是以一贯的权力作风倒逼家属签字同意。这样一来,即便长眠于九泉下的烈士再愿意为城市发展作一次贡献,此情此景恐怕也会让他心寒。

郁达夫曾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毫无希望的生物之群;有了英雄而不去珍惜、爱护的民族,则是可怜的奴隶之邦。”对于保定来说,其应该为拥有这样的烈士而自豪,并将其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场所,而不是在急功近利的城市推进中,基于“方便”与“实惠”的考量,对纪念碑毫无虔诚、没有敬畏,让本该安息的烈士之魂没有安身之所。

(原题为《谁让烈士的英魂无处安放?》)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