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详解长三角制造业竞合(上):产业转移与分工助推制造业转型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经济总量和工业增加值约占全国1/4,产业基础十分雄厚,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近二十年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稳中有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除创新驱动外,更得益于区域内产业转移和分工协作,实现生产效率整体跃升。
根据2004-2020年各省市统计年鉴,审视“三省一市”以及中心区27个城市的细分产业数据,可以发现,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和分工合作主要呈现五个特征。
第一,长三角发展梯度明显,但产业转移和分工合作还是有效推动了制造业转型升级。
2003-2019年,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整体稳中有进,产出水平持续上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从4.16万亿上升至25.27万亿,最高为2016年的28.26万亿。具体来看,各省市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制造业变动趋势明显分化,上海、浙江最早出现产业转移现象,2003-2016年其制造业规模在区域内的占比不断下降,而江苏和安徽作为产业承接者占比持续上升;2016年以后,上海制造业规模趋于稳定,浙江得益于“浙商回归”,占比止跌回升,此时江苏制造业开始外移,占比下降,而安徽作为区域内主要的产业承接地,占比持续提升比2003年共高出8个百分点。
经过近二十年的产业转移和优化分工合作,长三角地区的皮毛制品和制鞋业、纺织、文体用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移到区域外,结构占比下降了6.7个百分点,交通运输设备、仪表仪器、电气设备制造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快速做大,占比分别上升了1.2和5.6个百分点,2019年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结构比例优化至25.7%、34.0%和40.3%。
第二,技术密集型行业分布稳定,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快速向苏皖扩散。
2003-2019年,技术密集型行业,如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交通运输设备、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制造等,在上海、浙江仍保持相当规模,同时安徽和江苏的生产规模也在不断上升,产业分布相对稳定;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如农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黑色金属加工、化学原料和制品制造等,在安徽、江苏加速布局趋势明显。具体来看:
(1)上海处于工业化的后期,制造业整体向外转移,除烟草制品这一具有垄断性的特殊消费品制造行业外,各类行业在区域内的规模占比普遍下降。
(2)浙江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在发展化学原料和制品、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其一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也开始外移,如医药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等,农副食品加工、酒和茶饮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尤为明显。
(3)江苏同样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产业承接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如仪器仪表制造、医药制造等产业,同时也承接一部分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主要在常州、扬州、南京、盐城等地)、印刷行业(主要在南通、扬州、泰州等地),对外产业转移主要是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皮毛制品制造等。
(4)安徽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主要承接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个别技术密集型产业也开始在安徽布局,如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主要在合肥)、医药制造(主要在合肥、亳州)等,仅烟草制品行业因增速相对与其它三省市偏慢而在区域内的占比下降。
第三,长三角产业分工调整缓慢,但产业转移“圈层式”递推趋势依然清晰可见。
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2012年进入经济新常态为界,将2003-2019年划分为三个阶段,可以发现,长三角地区各类产业的转移时间有先后差异,劳动密集型行业明显早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转移承接的空间分布也呈现“中心-外围”圈层式结构特征。对比三个阶段各地特定行业在区域内规模占比变动情况,可以发现:在2003-2008年,上海制造业大部分行业份额下降幅度最大,浙江、江苏制造业多个行业份额上升,安徽基本保持稳定;在2008-2012年,上海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浙江超过三分之一的行业份额显著下降,此时安徽作为产业承接地各行业的份额快速上升;在2012-2019年,上海各行业在区域内的份额已基本趋于稳定,江苏成为主要的产业转出地,接近一半的行业份额显著下降,一部分转移至安徽,一部分回流至浙江。
以纺织服装业为例,2003-2008年,上海和浙江份额显著下降,江苏增长明显;2008-2012年,上海、浙江持续下降,江苏也开始略微下降,安徽显著增加。再如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行业,2008-2012年,上海份额降幅最大,江苏增幅最大;2012-2019年,江苏、上海份额下降,浙江、安徽份额增加(图1)。
图1 不同时间阶段典型行业在长三角各省市产业份额变动情况
注:数据来源于各省市统计年鉴,经作者计算得出,括号内数据为对应时间阶段该省市相应行业在长三角地区的占比变化量。
第四,沪与苏浙皖三地的分工专业化水平上升,但苏浙皖之间有同质化竞争倾向。
产业份额变化背后是分工布局的调整,结合区域产业分工指数来看,2003-2019年,上海与江苏、浙江、安徽的分工专业化水平在上升,而江苏、浙江、安徽三地因由于共同承接产业转移,产业结构有同质化倾向,分工专业化水平下降(表2)。
上海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在全市制造业中的规模占比(2019年23.4%,排名第1)显著增加,化学原料制品、电气器材、专用设备制造占比保持稳定,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占比大幅下降。苏浙皖三省因共同瞄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主导产业有所重合,江苏主要是电气器材制造(10.8%,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8.3%,5)规模占比明显增加,浙江主要是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7.2%,5)、电气器材制造(11.4%,1)规模占比明显增加,安徽主要是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8.2%,4)、电气器材制造(10.9%,1)规模占比明显增加。
第五,都市圈内产业内分工合作态势显著,但与圈外城市多是产业间分工合作。
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影响,长三角各城市间分工合作处于不同阶段,基本以都市圈为单位,圈内围绕核心城市开展产业内分工,而与圈外城市主要是产业间分工。2012-2018年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的区域产业分工指数结果显示,在上海、杭州和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与周边分工指数都在下降,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城市已进入产业内分工乃至产品内分工阶段,大类行业结构相近。特别是上海,仅与4个城市间的分工专业化系数在上升,主要开展产业间合作,具体为南京(主要为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电气机械等)、安庆(主要为汽车制造、化工材料等)、池州(主要为金属与非金属材料、化工材料等)和铜陵(主要为有色金属、半导体电子设备等)。而合肥由于发展水平相对偏低,与其都市圈内城市以及多数周边城市,分工指数都有所提升,仍以产业间分工为主,且重点产业与部分城市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如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产业与苏州、上海、无锡、南京等城市有较强竞争,电气设备制造、汽车制造产业与扬州在存在竞争。
作者潘彪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征学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本文内容节选自作者发表于《上海商学院学报》[2021,22(03)]的论文《新发展格局下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基于产业分工合作的视角》,有删改。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