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看最早的稻米与村落,国博呈现上山考古特展

澎湃新闻综合报道
2021-11-22 18:00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集中分布着世界上最早的稻作文化遗址。2000年11月开始,考古学家在浙江省浦江县陆续发掘出迄今世界上最早的属性明确的栽培水稻、定居村落遗迹和大量彩陶遗存,上山遗址考古发现举世瞩目,充分证明这里就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

近日,“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通过200多件文物,全面揭示以上山文化为代表的东亚稻作文化的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展示中,三个“中国最早”值得了解,分别是最早的炭化稻米、最早的彩陶和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

国家博物馆当天同时举办了“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座谈会。

展览共分六个章节,以“那一个脚印”“那一群人”“那一粒米”“那一缕炊烟”“那一抹红”“那一个时代”为题,串联起上山文化的历史进程和上山先民的重要贡献与独特价值,凸显其在万年中华文明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场考古特展有三个“中国最早”——最早的炭化稻米、最早的彩陶和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

最早的炭化稻米

最早的炭化稻米。新石器时代·上山文化(距今约11000-8500年),2006年浙江省浦江上山遗址出土

在上山遗址年代属于上山文化早期的灰坑(H461)中,发现了一粒完整的炭化稻米,经过栽培并驯化的稻粒更饱满,其长宽比相对于野生稻要小,H461出土的这粒炭化稻属于驯化初级阶段的原始栽培稻。同时,在义乌桥头遗址、仙居下汤遗址、永康湖西遗址均发现了数量丰富的上山文化的炭化稻米,表明在上山文化中晚期水稻的食用更加普遍。

最早的彩陶

最早的彩陶(之一)新石器时代·上山文化(距今约11000-8500年),浙江省义乌桥头遗址出土

桥头遗址出土的这件陶片,应是一钵碗类的残片,夹细砂红陶,陶质较细腻,器壁施红陶衣。口沿处有白色点彩,器壁残见三个单独的几何形图案,图形为填涂而成,与顿点连缀的点彩手法有着本质的差异。可见的两个完整图案,其一为带着一周辐射短线的圆形,似太阳纹,另一为两个顶角相对的三角形。残见图案为填涂白彩的直角。

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模拟)​​​​

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以沙盘及展板形式呈现。

浦江上山遗址发现了两种类型的房屋基址。一种是柱列式房屋如上山遗址的1号房址,以挖洞栽柱的方式构建房屋,遗留下来的柱洞呈三排西北—东南向的分布,构成长约14、宽约6米的建筑空间。另一种是沟槽式房屋如上山遗址2号房址,四段沟槽组合成长方形的墙基,残见一个3×5米沟槽转角,其中还发现方形柱坑。

上山遗址1号房址

上山遗址2号房址

当末次冰期的寒意逐渐退去,稻花香飘散在钱塘江两岸的河谷盆地里,摇曳的稻穗在风中等待着成熟,等待着走出洞穴的第一批人群,他们在采集狩猎的同时,还将捧着稻米,收获、繁衍、生息。

他们的足迹停留在上山、桥头和湖西,他们的家园遗留在荷花山、小黄山和下汤的梦里。那里有他们修筑过的环壕、居住过的房屋;

那里有他们种植过的田地、圈养过的动物;那里还有他们使用过的器具和思念之人的墓地。

他们是谁?他们就是上山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农业起源和人类起源、国家起源一道构成考古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三大课题。水稻至今养活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稻作农业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000年11月,考古学家在浙江省浦江县发现上山遗址。此后在以上山遗址为命名地的“上山文化”考古工作中,陆续发现了一万年前属性明确的栽培水稻、迄今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和大量彩陶遗存,上山文化考古发现成果举世瞩目,充分证明这里就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

袁隆平院士题写的“万年上山,世界稻源”

2006年1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作出专门批示:“要加强对‘上山文化’的研究和宣传。” 上山文化不仅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世界文明也有着独特而重要的意义。

展览共展出上山文化早、中、晚三期文物近200件,包括最早的炭化稻米、最早的彩陶、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等上山文化重要标志性遗存。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义乌桥头遗址发现了两座上山文化晚期的墓葬。其中编号M44的这座墓葬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首次出土了上山文化晚期保存较为完好的人骨遗存。墓主人侧身屈肢、头向朝东,随葬一件陶罐,置于上肢骨与盆骨之间。墓主人卵圆形颅,中长颅、高颅、颅宽中等,高面、面宽中等,中低眶,斜额、平颌,面部扁平度中等,鼻型不明,体质特征上属于蒙古人种。

石雕人首

这件石雕人首高9.5厘米,宽4厘米。青灰色,用自然石块制作,正面呈椭圆形,中、下部有对穿孔,下部孔略残缺,整体呈现额头、双眼、鼻、嘴部的特征,形象略似人的脸部造型。

炭化稻米

这粒炭化稻米,粒长3.732毫米、粒宽1.667毫米、粒厚1.723毫米,长宽比值2.239。经分析研究属于驯化初级阶段的原始栽培稻。

上山遗址发现了包括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较为完整的证据链,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这些发现让稻作栽培历史上溯至1万年前,刷新了人们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认识。上山文化不仅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世界文明也有着独特而重要的意义。

陶盆

陶盆是上山文化最具标识性的器物,一般都是夹炭陶,胎土中往往羼合稻谷壳等有机质,器型上以大敞口、小平底为共性特征。桥头遗址出土的这件陶盆口沿及器腹上壁略向外翻卷,外腹壁中部横向附加两个桥形器耳。陶胎表面内外壁均施红陶衣,部分位置的陶衣脱落,露出乳白色的涂敷层。

展品

展品

展品

展品

展品

现场

现场

现场

现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展厅内还有丰富的考古学知识介绍、场景复原、多媒体等展示手段,兼顾学术性与趣味性,展示人类稻作农业起源之初的社会、经济与文化面貌,反映中国早期的定居村落及其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呈现上山文化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

现场

现场

现场

展览开幕当天,“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座谈会举行。中国考古学泰斗、资深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的贺信说,“今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也是‘上山文化’命名15周年。上山文化已明确两个世界第一,稻作农业世界第一,彩陶世界第一,它还是中国农耕村落的源头。上山遗址成功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就充分体现了上山文化的地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志军研究员认为,人类无意识改变植物生物性的耕种行为开启了植物的驯化过程。简单地说,就是人类的耕种行为在前,然后才出现驯化作物,并且有目的行为主导了植物的驯化方向和速率。因此,研究稻作农业起源问题,没有必要纠缠于哪里出现了最早的栽培稻,而应该将目光转移到考古学上何时何地出现了最早的人类耕种行为。以此视角,最早的稻作农耕行为上山文化最早出现,稻作农业的源头和农耕村落的源头都是上山文化。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资深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赵辉说:“上山文化走过20年的历程,找到了20处遗址,对年代分期、稻作、陶器等问题进行了阐释,这非常重要,长期坚持做这项研究,也很了不起。这次展览进行了成果归纳和总结,还有一些工作可以寻求突破,上山文化地方类型的划分,以及如何认识它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复杂性都是全新的课题。接下来开展工作,要全面系统地构想和设计,把上山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都了解清楚。”

海报

(本文资料综合自国家博物馆、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责任编辑:陆斯嘉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