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央媒刊文:有地方认为候鸟不能转换成当地效益,缺乏保护动力

李纵/人民日报
2016-10-26 07:02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人民日报10月26日消息,有媒体报道说,最近津冀交界处发现万米捕鸟网,导致成千上万途经此地的候鸟被猎杀。为此,国家林业局专门派出督导组,打击乱捕滥猎和非法经营候鸟行为,并举一反三,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网行动”。主管部门反应迅速,值得点赞。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保护候鸟已成共识。每逢迁徙季节,不仅相关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加强候鸟保护,落实野外巡护、看守等保护制度。有的城市建设规划中,甚至为候鸟留下一条横穿城区上空的“鸟道”,迁徙道上不准建高楼、噪音大污染大的工厂和密集高层的住宅小区。

候鸟迁徙季节性强,千百年来,大多数候鸟迁徙的时间和路线都相对固定。正因为如此,非法捕猎者才得以轻而易举地在迁徙通道上猎杀成千上万只候鸟。这样猎杀候鸟的行为在一些地方屡禁不止,反映出一些地方的野生动物保护不力等问题。一些地方的执法部门责任意识不强、野外巡护看守等日常保护制度落实不到位。有些地方甚至认为候鸟只是“路过”,不是“不动产”,不像林木资源那样可以统计监管和转换成当地效益,于是缺乏保护的热情和动力。

虽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总归留下了遗憾,一些在迁徙过程中惨遭鸟网猎杀的濒危候鸟,甚至可能永远消失。既然候鸟的迁徙时间和路线都大致固定,相关地方对候鸟的保护就可以未雨绸缪,没有必要非等到“亡羊”之后再兴师动众去“补牢”。

当然,要主动做好候鸟保护工作,首先是要研究候鸟的迁徙规律和生活习性,这样,执法才能更有预见性、针对性。其次,候鸟保护的规章制度不能仅仅贴在墙上,而是要真正落到实处,宣传教育、日常巡视和重拳打击,一个都不能少。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守护好这些美丽精灵的迁徙之路。

(原题为《不能总等“亡羊”之后再“补牢”》)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