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绽放在“生命禁区”的格桑花 ——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述评
《人民的公仆孔繁森》(油画) 孙立新
西藏林芝市米瑞乡姆多村花港一角。新华社发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冬日的阳光照耀着雪域高原,布达拉宫广场前那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鲜艳如始。它见证了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一代代共产党员和“老西藏”们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矢志奋斗的历程。
1950年3月,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为主力的进藏部队,完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历史使命。其后几代驻藏部队官兵和地方各族干部,在极其恶劣、特殊、艰苦的环境下,出色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岁月长河中,他们共同描画出“老西藏”的光辉形象,为西藏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食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2021年7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大力发扬“老西藏精神”。
70年来,“老西藏精神”并未因时间的洗涤而褪色。在传承、发展“老西藏精神”的路上,出现了享誉全国的“模范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孔繁森、“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钟扬以及不胜枚举的建藏、援藏先进人物,为雪域高原注入了“老西藏精神”的时代荣光。
1.特别能吃苦
每一位去西藏游玩的旅客,都会对高寒缺氧有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更不必说长期保持战斗体能、生活在西藏的边防战士。
内地盛夏时,在西藏海拔最高的边防站,还能用冻得梆硬的鸡蛋砸核桃,冬季更不必说。除此之外,还要时刻谨防感冒和受伤,一个小感冒常常十天半个月好不了,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脑水肿、肺水肿。由于高寒缺氧,一个小伤口都很难愈合。
西藏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年平均含氧量不足内地的65%,而紫外线辐射量却超过内地平均值的8倍,是“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自然条件受限,生产力发展也长期落后于我国中东部地区。
“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就是建立在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深厚的民族文化、严峻的生存环境以及社会发展实际之上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就是指一代又一代的“老西藏”在执行任务中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和苦中作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早在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就指明这是一项“光荣而艰苦的任务”,要坚持“精打细算,生产自给”的工作方针。西藏军区军史馆里一份发黄的电报,记录了进军西藏的艰苦历史。1950年3月,以十八军为主力的进藏部队,遵照“一面进军,一面修路,一面进军,一面建设”的指示,从多个方向同时向西藏挺进,拉开了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的大幕。
大幕拉开,人民解放军克服生理和心理双重极限,完成了号称“第二次长征”路途3000多公里的进军西藏任务。
除了进军西藏,解放军战士还以“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用汗水和鲜血乃至生命,在“世界屋脊”上修通了总长3400多公里的青藏、川藏两条公路,使“生命禁区”成为坦途,不折不扣完成了生产建设任务。据统计,有3000多名战士长眠在了筑路工地上。
“戍边环境艰苦,官兵却报之以歌。”西藏军区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主动申请到雪域高原服役的有志青年越来越多,他们在当兵之初就接受“老西藏精神”教育,夯实了思想根基。如今,入伍的西藏军区新兵,超八成主动申请赴边防、上哨所。
历史和实践已然证明,“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不仅是我们筚路蓝缕、开基创业的必备条件,也是我们承上启下、再铸辉煌的重要保证。
2.特别能战斗
高原的蓝天白云,映着火红的战旗。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藏部队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部队,它诠释了“老西藏”在履行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神圣使命中,体现出的深厚爱国主义情感和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争取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老西藏精神”孕育于西藏和平解放征程中。在“世界屋脊”上,进藏部队凭着信仰锻造出了“特别能战斗”的坚强品质。
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向西藏进军。昌都作为西藏东部重镇,是从四川入藏的咽喉要道,要争取和平解放西藏,必须由昌都打开和平解放的大门。1950年10月7日,中央经过慎重研究后,决定进行“以打促谈”的昌都战役。在十八军军长张国华的统一指挥下,昌都战役全面打响。历时19天,解放军战士进行了大大小小的二十多次战斗。10月24日,昌都战役胜利结束,昌都地区解放,为西藏和平解放创造了条件。
1951年2月,达赖喇嘛和西藏地方政府终于决定派人到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座谈。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宣告西藏和平解放。
按照《十七条协议》内容,1951年9月开始,人民解放军进驻日喀则、山南、察隅等地,结束了西藏4000多公里边境线上长期有边无防的历史。1951年10月26日,解放军进驻拉萨,拉萨遍地阳光。解放军将士英勇无畏、克敌制胜,以绝对的战斗力粉碎了少数分裂主义势力妄图分裂祖国的图谋。
进藏之后,戍边卫国成为进藏部队肩负的重要职责。在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参战的十八军部队战士发扬“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顽强作战,捍卫了祖国边疆神圣不受侵犯。老一辈驻藏部队官兵将“老西藏精神”内化为捍卫边疆、巩固国防的锐利武器,勇挑重担、不辱使命。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驻藏部队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扎根雪域高原,忠诚卫国戍边,并出色完成了一系列重大任务,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促进西藏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3.特别能忍耐
西藏林芝市鲁朗镇全国援藏展览馆里,孔繁森的日记震撼着每一位参观者:“我在哪里发生的不幸,就把我埋在哪里。”这位刚进藏时就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好干部,最终把生命献给了西藏。
从主动申请进藏,到二次调藏,最后留在西藏阿里地区工作,孔繁森越是在困苦的地方越能做到忍耐,他不因环境恶劣而丧失初心,反而意志力更加顽强。
同孔繁森一样的“老西藏”们,常年在高原地区饱受高寒缺氧、条件艰苦、物资匮乏的痛楚,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坚韧不拔、以祖国大局为重的初心始终激励着来藏建设的接力者。
常年在高原工作,全国劳动模范雷燕患有糖尿病、胃病,还患有在西藏工作久了的人都会出现的头痛、失眠等症状。这些对她来说都能忍受,她唯一觉得愧疚的是对家人照顾不周。
著名植物学家、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先后被追授“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长期的高原生活和过高的工作强度,导致钟扬心脏肥大,血管极度脆弱,每分钟心跳只有44下,但只要说起援藏的事,他总有一种紧迫感。“我再给自己十年时间。”钟扬生前多次这样说。
2011年底,在“老西藏精神”指引感召下,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生吴毅恒参军入伍,成为“清华赴藏第一兵”。在聆听先辈的戍边故事后,他主动申请到海拔5318米、被国防部授予“高原红色边防队”荣誉称号的查果拉哨所去磨炼自己。
全国优秀组工干部、西藏班戈县县委原常委、组织部部长祁爱群毕业后,毅然选择了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空气含氧量不足海平面一半、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的那曲地区,在那曲地区综合中专学校当了一名畜牧专业教师。最终,这位来自江南的女子选择将生命与藏北羌塘草原永远融为一体。
“老西藏”也渴望家庭欢聚,也想生活舒适,但他们深知家事再大,大不过党的事业。亲情再重,重不过使命责任。很多同志是单身一人在边疆工作,与亲人远隔万水千山;有的夫妻均在西藏工作,有了孩子只好送回老家请父母、亲戚代养。他们忍住对亲人、朋友的牵挂,放弃了大城市舒服的生活状态以及名利金钱与地位,舍小家为大家,彰显了“特别能忍耐”的精神。
4.特别能团结
西藏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杂居地区,民族宗教问题复杂。
早在十八军受令进藏之初,时任西南军区政委的邓小平同志就郑重表示,进藏部队所担负的任务不完全是单纯的军事任务,更重要的是政治任务,要慎重稳进,妥善处理民族宗教问题。
从进藏途中的“进军西藏,不吃地方”,到官兵人手一册《进军守则》,行军中秋毫无犯,宁肯在风雪中挨冻,也不进喇嘛寺住。解放军战士与藏地各民族各阶层相处的过程中,能够自觉遵守党的民族政策与宗教政策,注重团结民众,具有优良的作风和严明的纪律,最终赢得了藏区群众最广泛的支持。在昌都战役中,藏族同胞踊跃支援前线,出动大批牦牛和骡马为部队运粮运物,组成担架队为部队抬送伤员。
时任十八军52师宣传科科长的魏克在《进军西藏日记》中写道:“10月21日,部队沿着扎曲河和山坡继续前行。正当部队断粮、不少战士饿昏倒地之时,昌都宗(县)18位百户头人之一藏族同志慈成早已带领村民在路边迎接,把仅有的元根和糌粑摆在路上,让战士们食用。我们向村民反复说明军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他们再三诚恳相让。最后,部队买下了他们的糌粑和元根。”
昌都解放后,为了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巩固后方,昌都的爱国僧俗上层人士成立了昌都地区支援委员会,主要工作是动员群众,运输粮食和军用物资,协助部队就地购买牦牛和酥油等。昌都地区生产建设委员会成立时,慈成就担任委员一职。他忙前忙后,做了不少发动群众的工作。
今天,在西藏昌都市实验小学的校园里,有一座以“慈成”命名的建筑——“慈成教学楼”。“慈成”这个名字,就像一座民族团结的丰碑,巍然屹立在昌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中。
“坚定不移维护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反对民族分裂”也是藏族同胞热地一生的信念。经历过多次针锋相对反分裂斗争的热地说:“在西藏,搞好民族团结工作,首要就是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在28名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获“民族团结杰出贡献者”的就是热地。
“汉族和藏族拥有同一个母亲,她的名字叫中国。”这是孔繁森生前爱唱的一支歌。他两次援藏,历时十载,以自己的生命奏响了民族团结进步的乐章,不仅是支援西部地区建设的模范,更是维护祖国统一的模范。
随着岁月更替,在“老西藏精神”的指引下,西藏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进入新时代,更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书写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佳话,也再次诠释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情同手足的同胞之情,以及西藏各族儿女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爱国固边的动人故事。
5.特别能奉献
每年清明节,位于西藏阿里狮泉河烈士陵园的孔繁森墓前,都会有当地的援藏干部前来凭吊和庄严宣誓。
孔繁森,一位共产党人的名字,深深印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人们不会忘记他走遍雪域高原的串串足迹和他为藏族群众奉献牺牲的事迹。
奉献牺牲是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就是在长期驻藏援藏期间,一批批“老西藏”们表现出的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
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一批批援藏干部奔赴西藏、扎根奉献。1994年召开的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了对口援藏的重大决策,制定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工作办法,形成了中央有关部委、省(市)对口支援及干部援藏工作的新机制,开创了全国支援西藏的新局面。
20多年来,数以万计的党政干部、医生、教师、军人、科技和文化工作者奔赴西藏,发扬“老西藏精神”,为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贡献着力量,创造了一个个令世界瞩目的人间奇迹。
一批批干部深知西藏生活条件极端艰苦,但都以藏为家、扎根边疆,淡泊名利、不惧生死,为西藏的繁荣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孔繁森就是这样一名援藏干部,他曾写下“远征西涯整十年,苦乐桑梓在高原。只为万家能团圆,九天云外有青山”的诗篇。在藏十年,由援藏到调藏,他为西藏的发展呕心沥血,倾尽所有。他已经去世20多年,但他留下的那句话——“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已经成为党员领导干部共同的精神财富。
相对于“老西藏精神”产生的年代,如今西藏的生活条件比那时要好很多。但是我们深知,建设西藏需要牢记嘱托,长久地投入、持续地建设,不辱使命,“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一丝一毫都不能丢。
正如西藏老一辈所讲的那样,每一个进藏工作的同志,不论在藏时间长短,都不应有临时观点和做客思想,而应以主人翁的姿态与西藏各族人民并肩战斗。西藏从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到改革开放直至今天,有无数“老西藏”作出了巨大牺牲,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他们的精神像高原上盛开的格桑花,生生不息,无惧风霜雨雪、高寒缺氧,始终在距离太阳最近的地方灿烂辉煌。
来源:光明日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