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贾宝玉和贾惜春:我们不想长大
贾宝玉和贾惜春:我们不想长大 原创 兰藉文化 红楼梦研究 收录于话题 #归途如虹 159个内容
作者
归途如虹
S.H.E.唱过一首歌《不想长大》,里面有一句歌词: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我宁愿永远又笨又傻。”
这句歌词对于《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和贾惜春而言,就是他们的真心话。他们二人对于成人世界是抗拒的。
贾宝玉在第七十一回里说:
“我能够和姊妹们过一日是一日,死了就死了。什么后事不后事。”
尤氏笑话他说:
“怨不得人都说他是假长了一个胎子,究竟是个又傻又呆的。”
贾宝玉就说:
“人事莫定,知道谁死谁活。倘或我在今日明日,今年明年死了,也算是遂心一辈子了。”
的确,在世人看来,贾宝玉的心态是很消极的,也是很幼稚的,是典型的得过且过,虚度光阴。可是,对于贾宝玉而言,这就是他的心声,就是他的心愿。他只愿意当一个“怡红公子”,和姊妹们相依相伴,让她们感受到人间温情,只愿意当一个“富贵闲人”,和姊妹们一起过风雅闲散的日子,不问世事,不考虑将来。
贾宝玉爱红,喜欢红色的胭脂,喜欢红色的服饰,给自己在大观园选择的住处也是怡红院。
红色是少女的象征,少女是贾宝玉的精神信仰和情感寄托。红色也象征着赤子之心。《道德经》有云: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在老子看来,一个人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自己的心灵回归到婴儿的状态,保持内心的纯真,让自己不被现实的名利诱惑和情感纠葛所迷惑,失去做人的本真,抱朴守素,摈弃私心杂念。老子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顺应道的自然规律,不让自己被丑恶的现实异化。
《道德经》有云: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豁,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在老子看来,婴儿虽然柔弱,但是却具有生生不息的力量,是道德的象征,具有永恒的生命意义。
贾宝玉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第二十一回里他和袭人闹别扭,心情低落,就翻阅了《南华经》里的《外篇·胠箧》,并且自己续写了一篇。第二十二回里,贾宝玉因为调和林黛玉和史湘云之间的矛盾不成,反而被两边奚落,心中涌上一股寂寞空虚之感,于是便想到了《南华经》里的话:
“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山木自寇,源泉自盗。”
可见,贾宝玉在精神受挫的时候会选择在道家思想里寻求精神慰藉。
道家思想对于贾宝玉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深入骨髓的。贾宝玉并没有刻意地按照道家思想在行事,只是自然而然地做一个“绝假纯真”,拒绝被社会规范的人。他拒绝仕途经济道路,拒绝参加科举考试,把除了《四书》之外的书都烧了,对八股文深恶痛绝,对家族事务也丝毫没有兴趣。他只愿意活在童真的世界里,过与世无争的生活。
在世人看来,贾宝玉不思进取。王夫人和贾政也采取了各种办法去改变贾宝玉,可是贾政的毒打和王夫人的“杀鸡儆猴”都没有效果,反而让贾宝玉越发叛逆。
贾宝玉珍惜的,是做人的真性情,渴望的是自由。他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本心做一个按照封建家长的规划成长的人,不愿意融入男权社会。
贾宝玉对于那些文臣武将“文死谏”和“武死战”的行为是不认可的,觉得那些人都是沽名钓誉。这和道家思想中“圣人无名”,“保身全性”的思想是很吻合的。
贾宝玉崇尚自然,反对人为。他对贾探春在大观园进行的经济改革颇有微词,就是因为他觉得贾探春的改革让大观园不再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乐园,变成了一个产业基地,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贾宝玉看来,正是贾探春等人人为的干预破坏了大观园往日的美好和谐。
总而言之,贾宝玉的行为符合道家思想当中“复归于婴儿”的观念。对于现实世界,贾宝玉始终有意识地在保持距离,他不仅不追求儒家所倡导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反而觉得热衷功名的人是“国贼禄蠹”。可见,贾宝玉对官僚系统的厌恶,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所以,当贾宝玉在红尘里没有丝毫牵挂之后,就选择了“悬崖撒手”,斩断自己和现实世界的一切联系。这是贾宝玉的自我救赎,也是贾宝玉对现实的成人世界做出的最后抗争。
贾惜春是一个有精神洁癖的人,对于现实的丑恶,她有着比贾宝玉更加深切的厌恶。在精神上,贾惜春则和贾宝玉一样拒绝长大。
在《红楼梦》里,贾惜春一直都很小。第三回里的她“身量未足,形容尚小”,第四十六回里写到“惜春小”,第五十五回里王熙凤说“四姑娘小呢”,第七十四回里写到“惜春年少,尚未知事”。可是,小小年纪的贾惜春却有着一般少年姑娘没有的决绝。
“抄检大观园”之后,贾惜春选择了和宁国府断绝往来,连入画也不要了。贾惜春的理由是不希望被宁国府带累坏了名声。
的确,贾惜春有足够的理由厌恶宁国府这个“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的地方。“抄检大观园”对她造成了心灵的伤害,让她决定为了保全自身的清白而斩断一切和宁国府的联系。
贾惜春最后的结局是“独卧青灯古佛旁”。她在“勘破三春景不长”之后选择了出家为尼。她宁愿过清冷孤独,缺衣少食,和青灯黄卷为伴的生活也不愿意再和家族有任何关系了。因为这个家族从来都没有让她感受到过温暖,成人世界的丑陋更是让她难以接受。
林黛玉曾经以戏谑的口吻问过贾宝玉是否有“暖香”。贾惜春正好就住在暖香坞里。可是,贾惜春的心却并不是温暖的,而是倔强而清冷的,这是她因为她对现实世界充满抗拒,对污浊的环境充满恐惧。
在暖香坞里,贾惜春在贾宝玉的帮助下勉强地在画《大观园行乐图》,可是,她并不觉得自己所画的亭台楼阁和山水人物是自己真心愿意画的。所以,她画得很慢。
“莫道此生沉黑海,心中自有大光明”是贾惜春的精神誓言。出家,是贾惜春对自我的成全。出家了,也就和这个充满丑恶的成人世界不再有关系了。
贾宝玉和贾惜春都因为不堪忍受成人世界的污浊而选择了出家。可见,那个荒唐的“末世”多么让人失望,会带给人多大的伤害。或许,只有出家才能让他们得到心灵的解脱和安宁吧。不过,只是或许如此而已。
原标题:《贾宝玉和贾惜春:我们不想长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