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第三空间”|打造年轻人自己的乐季,上音青年带古典音乐走进观众

2021-11-22 15: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第三空间”|打造年轻人自己的乐季,上音青年带古典音乐走进观众 原创 小音 上海音乐学院

打造年轻人自己的乐季

带古典乐走进听众

用艺术服务社会

Mimi躺在舞台中央的沙发上,面容安详,鲁道夫抱紧Mimi冰冷的身体,呼唤着他最爱的人的名字,可是再也没有人能够回应他了......

设在观众席不远前触手可及的舞台、没有动辄几百人的小型观众席、并特别复杂却精简细节的场景道具;专业的演员、专业的指挥、专业的老师,为人们带来了一场简约却不简单的歌剧享受。

11月6日,歌剧《波西米亚人》在M+黑石TRI第三空间上演。本场演出由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歌剧音乐指导教研室出品,是本科院重点课程歌剧音乐指导的课程建设汇报演出,演员们均是来自上音作指系、声歌系的同学和老师。此外,这场演出是TRI第三空间青鸟计划21/22乐季的系列演出,还邀请到歌剧导演李卫老师为同学们进行指导。

全新形式 多重挑战

歌剧《波西米亚人》,根据法国剧作家亨利·穆戈的小说《波希米亚人的生涯》改编,由意大利歌剧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作曲,全剧共四幕约100分钟。像在电影中一样,场景、人物和影像飞速地滑过观众们的视线,浮光掠影之间的一幕幕片段,记录下了在巴黎大都市生活的四个年轻人之间的友谊:奋笔疾书的鲁道夫,思考哲学问题的科林,画画的马切罗以及热爱音乐的肖纳尔。鲁道夫把脆弱的、从未脱离过自身波西米亚人生活的咪咪带到了这样田园牧歌般的艺术家生活中……

本作聚焦对于艺术有着纯粹热爱的一群青年艺术家,也让这群年轻的演员们更为感同身受。为了更好地呈现出作品,上音师生们下了巨大的功夫。

本次演出形式与传统的歌剧表演有着许多不同之处——为了缩小舞台与观众的距离,现场的交响乐队由钢琴来代替,也让观众与歌剧有了一次近距离接触。舞台布置比传统歌剧舞台也简便了许多,后方摆放了一些梵高的画作,在还原场景的同时,也暗示了《波西米亚人》中艺术家们与梵高相似的经历:梵高生前其画作在并不受大众的欢迎,其艺术之光却经历了时间的检验,在后世备受人们喜爱......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舞台小,但桌椅、吧台等道具却一应俱全。舞台不够大,观众席也作为延展的空间,有时演员们会走到观众席中间乃至观众席后方进行表演,给观众带来一种沉浸式的歌剧体验。

这自然也给演员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对于大多数第一次参演完整歌剧的同学们来说,除了演唱、表演、体力的考验等难点外,还有如何进行临场发挥、互动。由于舞台形式与传统舞台形式差异很大,离观众距离更近也意味着对演技有着更高的要求,年轻的演员们需要考虑更多因素,例如舞台走位、演出气氛渲染等。

各司其职 配合默契

一场优秀的歌剧演出离不开背后所有辛苦付出的人。歌剧全程为意大利语演唱,除了演唱技术方面的指导,指挥系歌剧音乐指导教研室主任、艺术指导管珺老师还仔细地为同学们纠正发音。为了能更好的演绎作品,她在细节上精雕细琢,帮同学们进一步理解歌词的意义,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特点。不仅要指导同学们表演,她还要担任代替交响乐队的钢琴伴奏——在一部长达100分钟的歌剧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不仅要关注指挥,还要时刻关注演员们的情感色彩,力求达到音乐上的和谐。

排练过程中,李卫导演在一些表现情感的肢体动作、表情神态上,会给同学们一一做示范,以便于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诠释。年轻的“00后”指挥金郁矿同学对音乐的态度一丝不苟,休息间隙也在和同学老师们讨论乐曲上的处理。

此次演出在老师和同学们

历时两周的紧张排演中圆满落下帷幕

作为音乐学院的学子,对于音乐处理上的专业度毋庸置疑,更让人惊喜的是同学们的演技也都非常出色,使现场观众深受感染。

参与本场演出的同学们

纷纷写下了自己的感想

问答环节Q&A

Q:

在排练和演出的过程中,有遇到了哪些困难吗?(滑动查看)

这次演出,是我第一次完整演绎一个角色,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宝贵的体验。此次演出让我感受到要想成为一名歌剧演员,我需要具备更加全面的综合能力。这部剧的演出,也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了歌剧的魅力。

—陶梦琦 2021级研究生声乐

排练和演出时间上实在是有些“刺激”,因为种种原因我们的戏剧作业大概只有一个多星期左右,并且还是建立在了对音乐并不是完全熟悉的基础上,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认为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把它呈现出来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

—陈炯然 2018级本科声乐

Q:

通过此次演出,你收获了一些什么?(滑动查看)

我饰演男主角鲁道夫。在演出中我学到了太多东西,难以用言语形容。 我明白了一个歌剧从学习到演唱,最后加入戏剧的演绎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当演出到最后真的哭出来时,我才发现那个角色不仅是我,更是一个青年的鲁道夫。作为一个学习中的歌者,我学会如何去理解歌剧、调理自己的身心,也更加了解了演员之间互相的配合,学会了集体的重要,感受到互相鼓励学习、一同追逐梦想的力量。

—于凇 2016级本科声乐

这次演出让我对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有更深刻的认识,虽然这次整个排练过程非常紧凑,但是该做到的我们全都没落下,成就感十足!外界的困难很多但最大的还是自己的心理压力,虽然在梦里常常会被脑海中的旋律唤醒,半夜里瞬间就变得无比清醒,但是第二天还是能以饱满的状态迎接排练。相信自己,我们真的是无所不能的!

—肖欣怡 2019级研究生声乐

在波西米亚人剧组的小记,作为旁观者、场务、“技术人员”和音乐作业艺术指导小替补的我,得到的收获是最直观的。怎么去做到歌词、音乐、行动、激情甚至灵感之间的完美的平衡,是导演从第一天戏剧作业到走台都在强调的事情,而谢幕当下,我从他眼中看到了期待和欣慰。对于我自己,一个对音乐敏感的心灵、扎实的专业底子、合作沟通的学问艺术,也都还是我不断靠近的目标。很有意义的经历,感谢。

—王丹彤 2017级本科歌剧指导

这次排练我们一共加起来的戏剧作业差不多在一个星期左右就上台了,大家都在想尽办法解决问题一点点的凑到一起完成这次演出任务。特别是最后几天一直在循环la bohème 为了卡准自己的节奏不管洗澡还是睡觉都在听着。也在排练中发现自己的内心节奏薄弱,容易造成短路,缓冲时间过久,逻辑重音等情况,好在大家特别有耐心帮我解决我的问题,感谢大家对我帮助。

—邓文山 2018级本科声乐

\更多精彩:“新古典室内乐”中的上音青年/

(滑动查看)

2020年,在沪上多家剧场的支持下,许多音乐青年人才开始探索拓展展示的平台。其中,在指挥家、上音特邀教授、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的倡导下,上海交响乐团和余隆工作室联合推动了一项完全由年轻音乐人主导舞台,自主实施创意、表演、管理,并成就职业生涯高起点的成长计划:青鸟计划。在青鸟计划永久基地TRI第三空间的舞台上,闪现了许多上音人的身影——他们发挥着自己的才华,带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在舞台上熠熠生辉。

今晚(11月20日),来自上音作指系管弦系同学们自发成立的新古典室内乐团也在TRI第三空间带来了一场演出,组成人员也都是一群20多岁的年轻人,对音乐纯粹的热爱使他们聚在一起,共同组成了这个室内乐团。这批有活力有理想的年轻人也曾受邀参加Misa夏季音乐节,BMF北京国际音乐节,也曾站上音歌剧院的舞台,在不同的舞台,他们都展现了始终如一的热情,青春和创意,这也许就是古典乐的未来和生机吧。

从小学四年级到本科四年级,我已在上海音乐学院(包括上音附中)度过了近13年的时光,很幸运在一路上能有资深的老师们和可爱的同学们相伴始终。作为一名小提琴专业的学生,我不断学习探索,精进自己的技术,努力追求音乐的本质。独奏、重奏、乐队,每一种形式都带给我独特的体验与感悟。在演奏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音乐,在不同场合演奏同一首曲目,每一段经历都充实着我。如何将这些所学,将这些我所理解的东西传达给听众,如何建立两种角色之间的联系,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对于乐季,既要有传承又要有创新,同时必须保持高质量的演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符合并顺应时代的需求,又得体现每个人的独特个性;要了解到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群体的偏好,为他们制定“相投”的音乐会内容,还能团结合作,不同场音乐会的内容要精彩纷呈,妙趣横生。是对于我们演奏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要给观众印象更深的体验。我们有演奏音乐的能力,那么我们就一定要把最纯真、最走心的音乐传递给观众,希望能和更多的人产生共鸣。敢想敢做是年轻人真正的信条,期待我们可以用音乐不仅追梦,更能造梦。

—李秉璋 18级小提琴

大学期间、课业学习之外,能够参与更广阔的艺术实践活动本身对学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舞台和机遇,比如青鸟计划,从形式到宣传、从选曲到选着装,一切的一切都由年轻人自己做主,上音给了我们许多学习与实践机会去系统地充实一些必备的音乐素养与经验;而在TRI我们运用这些所学充分展现自我,不论是从学校学到的还是仅仅只是在网上见过的、脑海里浮现过的创意,社会实践提供了一个实现想法的可能性,让年轻人展翅翱翔。

—施欣妤 18级圆号

在大学课余生活,我们组成了乐团并自己筹备。在这里大家可以持续接触到由年轻人主导的、新潮的音乐会。也欢迎更有有自己艺术理想的年轻人加入我们,不要害怕梦想,任何天马行空的想法皆有可能。

—方烨堃 18级中提琴

作为年轻的新古典“元老级”演奏员,这里与我的伙伴们的演出是我最敢想敢做的状态。从排练到演出,都非常令人激动,在这个状态下,迸发出了各种不一样的灵感。从有想法到在舞台上实现,中间这个不断试验的过程真的非常可贵,很高兴我们能在第三空间上来释放我们的新奇想法,不断在拓宽我们的思维,期待新的火花。

—张梦圆 18级大提琴

期待来自这些朝气蓬勃

对音乐有着炙热追求的上音青年们

带来的更多精彩演出吧!

来源:海上音苑社 上海交响乐团

视频、摄影:郑旭洋

撰稿:高逸书

设计:leisurelyzs

编辑:郑荧馨

小音征稿啦

下一个登上

官微、官博、官方B站、官方抖音的

可能就是你!

快来投稿吧~

征稿类型

人物|身边的优秀师生榜样或校友故事

图片|记录上音两校区的摄影设计

视频|师生才艺展示及编曲创作

创意 | 适合新媒体传播的作品

投稿方式

发邮件:shcmxcb@shcmusic.edu.cn

标题:投稿-类型-姓名-年级-学院

投稿要求

作品确为作者本人原创成果

小音家族

赞与在看,两个都点才是真爱����:,。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第三空间”|打造年轻人自己的乐季,上音青年带古典音乐走进观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