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国际博物馆观察|“来自下面的历史”——英国德比制造博物馆
“来自下面的历史”(history from below)是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史学家E.P.汤普森最为著名的历史观,成为众多当代欧美博物馆革新叙事的理论基础。上世纪六十年代,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创造》(The Making of English Working Class)[2]的横空出世在史学界另辟蹊径——历史叙事除了为帝王将相列传,为才子名流轶事做注,或为政权对民众的规训,也可以是从普通人的角度去写人民历史。汤普森随后把这种叙事模式归纳为“来自下面的历史”。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欧美博物馆根据自己的藏品和地方特色对“来自下面的历史”进行不同阐释。生活类、物质文化史博物馆不断涌现,包括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Imperial War Museum)在内的很多国家级博物馆也开始在大历史的叙事框架中加入普通人视角。本文选择英国德比制造博物馆(Museum of Making, Derby),介绍该馆充分利用世界文化遗产德文特谷磨坊的馆址,着重讲述其中工人作业环境,通过工人回忆、士绅游记、报刊杂志等多重一手资料配合实物勾勒多面的地方生活图景,确立独属于德比的“来自下面的历史”。
向观众展示知识生产的过程( DerbyMuseums: Museum of Making )
图2:1层“改变世界的河谷”单元。展板上1795-96年河谷的油画与窗外如今河谷的景色(如图1)交相辉映。图片来源:作者摄于2021年6月11日。
制造博物馆是世界文化遗产18世纪德文特谷磨坊原址陈列。1974年磨坊被德比市政府买下,作为工业博物馆对外开放;2013年翻新,直至2021年5月21日重新对公众开放。[3]新开放的制造博物馆除了底层公共空间(验票、餐厅和商店)、3楼临时商业展览和4楼办公区域,实际的展览空间只有1层和2层,可以说是个小型的地方历史博物馆。为了发挥原址最大特性,而不仅是一个容器,博物馆紧扣住了“德比制造”的定义:“知识、技术、经历和德比及其周边地区人们的活动生产出的物质文化和理念”。[4]
制造博物馆首先突出的是物质文化。把该馆的整体叙事与曼切斯特人民历史博物馆(People’sHistory Museum)做比较,两者虽然都讲述工人的历史, 但前者是从工厂和工具等物质文化出发讲述工人的生活;后者是从社会运动理念出发择取工人作为符号化的角色。向观众展示知识生产的过程,在于制造博物馆突出实物作为史学研究的价值。
图3:1层展厅“罢工”单元。
图片来源:作者摄于2021年6月11日。
“19世纪的上半叶,工人们无法忍受自己的工作条件,工人运动层出不穷。1833年6月一份关于这个丝绸磨坊工作条件的报告称:‘几乎无人注意’磨坊内的清洁度。有时,孩子们几乎要轮班工作 12 个小时,磨坊主威廉·泰勒(William Taylor) 说这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供水不规律’。而年仅8岁的儿童就在这个磨坊里工作。”
图4: 1层展厅“丝绸背后的工人”单元。
图片来源:作者摄于2021年6月11日。
“……威廉·赫顿(William Hutton)写了他在18世纪中期在这个丝绸磨坊的童年。他称在这里的岁月是‘我一生中最不快乐的时光’。”
向观众展示知识生产的过程,在于列举来源和分析史料。1层展厅如图3和图4都是集中叙述工人运动的部分。图4采取总分形式,段首句是背景介绍也是论点,加上语句扩充分析。图3和图4不仅明确了引用来源,还具体到包括童工工作时长、年龄等细节,凸显材料与磨坊相关性和历史专业性。叙述并不是简单的史料罗列,在报告与磨坊主话语的对比中,展现馆方的价值导向:儿童艰辛的工作状态、磨坊主对“客观”条件描述中的冷酷、以及当时社会体制的不公。
图5: “2.2.2 贸易时代(‘士绅家庭’)”。
图片来源:作者摄于2021年6月11日。
“18世纪早期,丹尼尔·德芙在《大不列颠全岛游记》中把德比的生活描绘成一个‘美好的、风景秀丽的、令人心旷神怡的小镇,这里有很多士绅家庭,比一般这么偏远的小镇要多’。德比的早期照片里有许多大房子,这些房子里住着当地地主和在商业贸易中逐渐发家致富的中产阶级。这些家庭促进了德比工业的兴起。”
批判容易,理解很难。制造博物馆没有将社会群体标签化,没有为了突出工人的艰辛而把其他群体变成反面教材。通过游记与照片,1层展厅“贸易时代(‘士绅家庭’)”显示了馆方尽可能站在不同群体角度,展现德比的不同面貌。相较于童工认为在磨坊是“一生中最不快乐的时光”,“先富起来”的家庭认为德比是“美好的、风景秀丽的、令人心旷神怡的小镇”。展览并不拘泥于对士绅的彻底批判,认可了他们努力建设商业为德比发展做出的贡献。叙事中展现的无论是工人还是士绅,都是从自己的处境出发,为自己发声。向观众展现知识生产的过程,在于博物馆在告知包括主题在内的选择标准的情况下,尽量避免选择性地呈现“真实”。
将观众纳入知识生产的过程( DerbyMuseums: Museum of Making )
图6: 1层展厅“从蚕蛹到纺线:制造丝绸(辅助教育展项:让水车动起来)”。图片来源:作者摄于2021年6月11日。
形式设计为理念服务——这似乎已经成为所有博物馆学者和从业者的口号,但具体的理念如何确定相匹配的形式仍是难题。因此,关键在于“相匹配”。“来自下面的历史”聚焦展览内容如何体现工人或者更广泛地拓展为弱势群体的声音。形式设计应体现为不同群体着想,其核心是将观众纳入博物馆知识生产的过程。
图6展示的“让水车动起来”辅助教育展项的设计高度符合儿童和青少年的身高。它的设计是让观众通过动手摆放不同大小的齿轮,从而理解不同的齿轮组合拥有不同的转速,而不同用途的水车需要适配对应的齿轮组合。科学原理通过儿童动手参与并得到可视化的结果传递,展项不是为了动手(hands-on)而动手。
图7、8:市民制造的底座,加上有机玻璃就成为了展柜。2014年7月11日。图片来源:“重新:制造博物馆”项目官网。
https://remakemuseum.tumblr.com/post/91457646164/the-jig-made-by-volunteer-neil-is-nearing-the
将观众纳入知识生产的过程,在于博物馆让渡话语权。在制造博物馆长达8年的翻新过程中,底层仍始终开放,长期进行“重新:制造博物馆”(Re:Make The Museum)的参与式项目,培养市民策展人。[5]该项目演绎的是从18世纪制造业提炼出的同时符合现代思想的原则:“思考、探索、实验、创造、制造”。[6]博物馆抓住的是德比市民多为制造业工人的特点,既服务了市民又回应了博物馆制造主题。参与该项目的市民娜塔丽·诺斯(Natalie North)在2014年7月22日接受采访时表示:
“不像很多博物馆来到社区告诉我们,我们应该需要什么,然后我们就跟着做;[制造博物馆]直接让我们做。……不只是用了科技,而是它给予了人们与这个空间直接相关的私人体验。我会想要再过来参观,告诉我的伙伴我做了这个板凳、搭了那个桌子。”[7]
这样的尝试并不是轻而易举的。策展人埃琳娜·南齐亚塔(Elena Nunziata)说,观众一开始不明白,博物馆为什么要问我们,你们才是设计师啊。[8]博物馆不只是一个罗列观众意见的空间。这里不应被理解为号召所有博物馆都让观众制造展柜,而是强调在博物馆确定“制造”为主题之后,通过观众参与博物馆制造的手段来达成他们的主题。将观众纳入知识生产的过程,是博物馆工作人员和观众在博物馆与公众关系领域共同的观念革新。它的目的不在于作为学术概念或行业标准的“博物馆与公众关系”,而是作为博物馆特定语境下的“人”——包括工作人员和观众的发展。
图9:2层“装配”开放式库房陈列的导言。图片来源:作者摄于2021年6月11日。
“这里的展品是根据材料摆放的:石制、瓷器、玻璃、金属、纺织、有机、合成和羊毛。本地帮助我们制造‘制造博物馆’的人们认为这样的陈列形式能够帮助观众理解这些曾使他们自己受启发而制造的物品。
这不是普通的博物馆陈列。‘装配’展览有点像博物馆库房,但这是一个你可以探索的空间。它是按照数字、字母和颜色进行网格化排列。请随意逛随便想。”
将观众纳入知识生产的过程,核心和基础是真实——以无限接近真实的形式开放策展或者库房。策展人南齐亚塔说:“这不仅是一个你们可以观赏的空间,更是一个大家一起制造的空间。”[9]如果只是把观众作为一个教育项目成品的消费者,那么“一起制造”就是一个宣传噱头;然而,德比博物馆用这句话为整个2层的开放式库房陈列(open storage)做了注解。
开放式库房陈列不是一种史无前例的形式,最早源起于1976年加拿大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博物馆(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Museum of Anthropology)。[10]当然博物馆出于藏品保护等原因,真正将开放式库房陈列当作常设展览的博物馆非常少,可以说是制造博物馆的一种创新。如图10、11所示,整个2层都是开放式库房陈列。比较细小的藏品有透明塑料罩做保护,而整体看似杂乱无章的摆放,更加接近库房的真实状态。
图10:2层开放式库房陈列。图片来源:制造博物馆官网
https://www.derbymuseums.org/collection/the-assemblage/
制造博物馆点明了开放式库房陈列对于该馆主题的价值,它不是为了还原库房而做的以假乱真的实景重现,而是给观众未来的创造提供寻找素材的便利。“重新:制造博物馆”项目的成品也在这里展示。这样就使得这个项目的理念变得真实。同时,这又是一个不断制造新的展品或者展品辅助用品的公共教育空间,将整个2层变成了成品开发、生产和展示集一体的空间。这种打破时间限制,不仅将空间留给过去式,还有正在进行式和将来式。将观众纳入知识生产的过程,有计划地展现了充满变化的真实。
图11:2层开放式库房陈列。
图片来源:作者摄于2021年6月11日。
总 结( DerbyMuseums: Museum of Making )
德比制造博物馆从内容到设计,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核心的“来自下面的历史”。展览叙事既没有用看似通俗易懂的语言去润色一个价值观宣传,没有把这个民生工程当作地方政府的政绩宣传,也没有用看似平易近人、赋权人民的标准化语言去塑造一个自上而下权力体系中的文化规训。它体现的是对所谓“高大上”的消解。它没有追求标新立异的理念和形式,而是将一个理念拆分、化解到展览和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做到了整体上踏踏实实的贯彻。
这些实质是对博物馆根本的回归。作为历史博物馆辩证运用了形式多样的史料,呈现了专业知识的生产过程;作为地方博物馆在建筑规模和磨坊中以“人”为核心主题方面,体现了首先服务当地民众的观念;作为当代博物馆通过开放策展和藏品管理将观众纳入知识生产的过程,充分诠释了社会性功能。
原作者:罗兰舟[1]
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注释:
[1]作者简介:罗兰舟(1993-)英国莱斯特大学博物馆学博士。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学士,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博物馆学硕士。研究方向:博物馆史。
[2]钱乘旦先生将此译为:“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这里为了突出汤普森史学理论提出人主观能动性的核心价值,将making译为“创造”。E.P. Thompson: The Making of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 (London: Penguin, 2002).
[3]DerbyMuseums: Museum of Making: How We Are Making History (Derby, 2014), p.6.
[4]DerbyMuseums: Museum of Making: How We Are Making History (Derby, 2014), p.1.
[5]DerbyMuseums: Museum of Making: How We Are Making History (Derby, 2014), p.6.
[6]“About”,Re:make. https://remakemuseum.tumblr.com/about
[7] Nina Simon,“New approach, historic mission: remaking a factorymuseum via community co-production”, Museum 2.0, 23 July 2014. https://museumtwo.blogspot.com/2014/07/new-approach-historic-mission-remaking.html
[8] Nina Simon,“New approach, historic mission: remaking a factorymuseum via community co-production”, Museum 2.0, 23 July 2014. https://museumtwo.blogspot.com/2014/07/new-approach-historic-mission-remaking.html
[9] Nina Simon,“New approach, historic mission: remaking a factorymuseum via community co-production”, Museum 2.0, 23 July 2014. https://museumtwo.blogspot.com/2014/07/new-approach-historic-mission-remaking.html
[10]Jennifer Kramer,‘Möbius Museology:Curating and Critiquing the Multiversity Galleries at the Museum ofAnthrop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in Annie E. Coombes andRuth B. Phillips (eds.),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s of Museum Studies:Museum Transformations Vol.4 Museum Transformations, Hoboken: John Wiley& Sons, 2015, pp.489-510.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