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哈达铺的新长征:“红军凉粉”传七代,“红军鞋”远销海外

澎湃新闻记者 陈竹沁 发自甘肃宕昌
2016-10-21 14:43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93岁的红军长征见证人周尚仁坐在堆满长征诗词书法作品的沙发上,动情回忆与红军接触的往事。  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陈竹沁 图

走过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广场,正对着一条1200米长的街道,明清风格的低矮瓦房伫立两旁,店铺足有328家。时间仿佛定格在满目赭红的泥墙上,一幅幅毛笔字标语隐约可见——“红军是人民的军队!”……

81年前的金秋九月,红一方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越岷山,过施窝、大草滩,到甘肃达哈达铺时,全军人数已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不到8000人。

来到长征途中最为繁华的小镇,历经艰难困苦的红军终于迎来一线曙光:当地百姓热情支援粮食物资,堪称“长征路上加油站”;更重要的是,毛泽东派人从镇上邮政代办所收集旧报纸,从一张《大公报》中获悉刘志丹、徐海东领导的陕甘根据地的消息,最终作出了“到陕北去”的重要决定。

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跟随中宣部“重走长征路”采访团走进甘肃宕昌县,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第一街”,重温 “红军凉粉”和“红军鞋”背后的故事。在红军见证者及其后人的讲述中,它们传了一代又一代,至今回响在哈达铺人的生活中。

哈达铺邮政代办所原址,从这里拿到的旧报纸一举奠定红军长征命运。

百年“红军凉粉”

现年93岁的周尚仁从小到大住在哈达铺上街村老宅中,红军来的那年他只有12岁,天天跟着爷爷去街头卖凉粉,帮忙洗碗擦碗。

“那是农历8月,天还很热,红军看到凉粉都很高兴。”周尚仁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忆,爷爷跟红军说不收钱,但红军不肯,非说不收钱就不吃,爷爷只好收下铜板。连着好几天,爷爷每天挑一担凉粉(六七十碗)上街,很快就被红军们吃完了。

一碗凉粉、一根扁担,就是老周家传家宝,十年前传到了第七代——周尚仁的侄子周成才手上。要吃“红军凉粉”,很多当地人都认准“周家百年凉粉”。

刚见到红军时,由于国民党的宣传,周尚仁和很多村里人一样,也曾害怕过。

那天,三个红军战士在哈达铺小学门前做宣传,周尚仁个子小站在人群后听不清,便挤到前面,挨到了一位战士身边。那位战士在他头上抹了一下,让他心里一慌。

受国民党军官欺负的经历在脑海中浮现。有一次因拒绝为其遛马去汗,周尚仁吃了好几鞭子,最后牵着马边哭边走了一整天。他担心,是不是自己挤到了这位战士,所以要打他?

没想到战士紧接着问了他一句,你想当红军吗?他说想。战士得知他只有12岁后便说,“你还小,现在好好上学,以后红军还要来,来了你就报名参加红军……”

随着逐步熟悉,红军“仁义之师”的形象刻在了周尚仁心里。十年后,他从西北农业专科学校毕业时,痛感国民党腐败、用人全靠背景,有心投奔延安,却被同学告知胡宗南正“进剿”陕北,不得不作罢。

不久后全国解放,周尚仁辗转在军中指导队、岷县县政府和多个小学工作。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结核病,令他命悬一线,也迫使他告别公职,病愈后他回到哈达铺务农,重拾凉粉摊子。

与革命两次擦肩而过,红军情结却一直留存在周尚仁身上。热爱书法的周尚仁,家中挂着不少自己的作品,不少即是长征诗词。他最喜欢的一首是《七律·长征》,背诵起来字字铿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写的就是哈达铺的故事。

一个村庄的秘密掩护

周尚仁极少对外提起的是,周家曾经有过一个“杀头”的秘密——在国民党眼皮底下掩护一位女红军。

1935年红军到达哈达铺时,许多当地百姓接他们到自家住,周家也住下了4位20多岁的文工团女红军,其中一位叫何秀英。周尚仁喊她姨姨,跟着她学唱歌跳舞,至今还会唱上一曲“腊子口一举敌人亡,导师指向陕北去……”

周尚仁说,红军离开前,何秀英意外患上痢疾,不得不留在周家养病。病好后她坚持只身上路追寻部队,一路走到了平凉,却被当地群众告知通往延安的重要路口都已被封锁,无奈原路返回,回到周家已近当年12月。

当时,何秀英仍抱着等一两年再找部队的心愿,后来经村里人百般撮合,她与一位在此做生意的四川老乡走到了一起。1936年9月,红二、四方面军途经哈达铺时,停留一个多月。何秀英还想跟上部队走,却发现自己怀有身孕。政治部领导认为其当时情况不宜当兵,家人也极力挽留,最终何秀英还是抱憾放弃了行军。

然而,当年冬天,国民党鲁大昌部发起“清乡”行动,不仅刚刚在岷县建立的3个区、8个乡、35个村的苏维埃政权和工作人员遭到清洗,许多为红军办过事的普通村民也没能幸免遇难。3区之一的哈达铺同样卷入了这场血雨腥风。

周家闻讯,立马把何秀英从夫家接了回来,藏到第三间屋子的一口地窖里。这处原本储藏洋芋的地窖有8米深,洞口仅可供一人上下,层层铺上木柴、土和麻布袋。窖里搭着木板,铺着被褥,何秀英住了一个多月,每天周家人都从窖口给她送饭。

周尚仁说,除了夫家铺面的王奶奶,没有人知道何秀英藏在周家。哈达铺一条街上的村民也都默契地保持缄默,无人向国民党告发这里还有一个女红军留下。风声过去后,何秀英恢复了正常生活,从此融为哈达铺的一员。

澎湃新闻记者多方尝试联系何秀英的后人未果。据周尚仁介绍,她有一个儿子,已经去世,儿媳和孙辈都还健在。解放后,当地政府知道何秀英是女红军,请她协助做了很多妇女工作,在经济和住房上也给予了很多关照。

47岁的“红军鞋”创业者高月菊夫妇展示产品。

创业扶贫“红军鞋”

哈达铺当年的繁华归功于远近驰名的中药材,如当归、黄芪、大黄和党参等,其中以当归尤为出名,有“天下当归看岷归,最好的岷归出自哈达铺”一说。

1935年红军来到哈达铺时,“一条街”上汇集了90多间商铺27家药材老字号,吸引了川商、徽商、晋商纷纷在此开铺经商。

街上至今保留着毛泽东、张闻天住过的“义和昌”药铺、周恩来住过的“同善社”。后者是老中医畅通开的医馆,用祖传秘方治好了周恩来的肝病,周恩来以一把铜勺相赠。从那时起,畅氏家族五代行医,传为佳话。

哈达铺“千年药乡”的美名也在继续传承。如今哈达铺所在的宕昌县,致力于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中药产业,2015年建成2个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和哈达铺华昌药材城、福江源药业公司3000吨中药饮片生产线,全县中药材面积达到40万亩,总产量8.1万吨,总产值达5.5亿元。

穷则思变的哈达铺人,也在用“红色资源”写就创富故事。47岁的高月菊凭借手工生产的“红军鞋”,成为哈达铺创业扶贫有名的带头人。

高月菊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忆,过去做过七八种小生意,织毛衣、收药材、卖烧鸡等等,都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后来,她想起奶奶从小告诉她的红军故事,萌生了做红军鞋的想法。当年,高月菊的奶奶就是连日赶工,亲手制作了六七双千层底布鞋,送给红军继续上路。

1998年,高月菊夫妇在自己家办起手工作坊,制作长征布鞋,经历多次更名后于2005年注册“红军鞋”商标,2014年注册哈达铺拥军鞋业有限公司。

如今,公司占地2000多平方米,拥有多条流水线和产业链,带动哈达铺及周边地区60多位妇女脱贫,其中残疾人有13人,她们的月薪为2000元至3000元。

“红军鞋”年生产规模达到2万多双,远销兰州、北京、新疆、黑龙江、广西、辽宁等地,更不乏澳大利亚、俄罗斯、马来西亚等海外订单,纯收入达20多万元。

高月菊坦言,由于生产规模有限,曾经有一桩5000多双鞋的订单,她甚至不敢接。目前她正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儿媳妇也在尝试通过网店进行宣传推广,目前已累计有近7000双的销量来自网店。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