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叙利亚:“失落文明”的古老故事
今日若提起叙利亚这个国家,给人的第一感觉或是战火纷飞、动乱不已,或是极端组织破坏文物、残害生灵,再或是叙利亚难民无家可归,过着流亡的生活。但是很多人可能并没有想过,就是这样的一个不起眼的中东小国,却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在这片土地上,曾经诞生了若干书写在世界历史上无比辉煌灿烂的文明。虽然今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与这些古老伟大的文明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这里出土的遗址遗迹和珍贵泥板文书却似乎又在诉说着这段“失落文明”的古老故事。
视觉之天窗:“眼庙”遗址
布拉克遗址1937-1938年间,英国著名考古学家马克斯•马洛万爵士(Sir Max Mallowan,1904-1978)率领的考古队在叙利亚东北部靠近与伊拉克接壤的一个名叫布拉克(Tell Brak)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首先出土的是一系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眼睛”或“瞳孔”的奇怪雕塑物,他们将这个发掘遗址形象地命名为“眼庙(Eye Temple)”,在年代上大概对应于乌鲁克文化晚期(约公元前3300-前3100年)。马洛万是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1890-1976,著有《东方列车谋杀案》和《尼罗河谋杀案》等经典作品)的丈夫,她一直陪伴着丈夫在叙利亚荒漠土丘进行艰苦的发掘工作。此次发掘一共出土了数千件雪花石膏制成的眼睛状小雕塑,这些眼睛雕像在形状上差异很大,奇形怪异,可能代表着不同的涵义,有单个的瞳孔状,有两个并排的眼睛,有四个并排的眼睛(可能象征一个家庭或家族),有一个大眼睛像肚子里还有一个小眼睛(可能象征着怀孕),有眼睛上面带角的,有高个的也有矮个的,有较胖的也有较瘦的,有眼睛超大的也有比较小的,有夫妻一起的(男的头上戴帽子或角,女的不戴),总之,形状千奇百怪,让人不得不惊叹五千多年以前古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此外,如此数量庞大的同类型眼睛状雕像出现在同一个遗址中,也令现代学者一时难以给出具体准确的解释,所以他们用了一个比较“接地气”的名字——“眼庙(Eye Temple)”,来表达对于这一令人震撼的叙利亚史前文化的敬重之情。
眼庙
Tell是阿拉伯语,意译为“土丘、土堆”,其对应的土耳其语为Tepe,它是长时期历史推进的产物,原先的城市被废弃之后,人们在这些地方填土重新建造城市,久而久之,形成独特的层次分明的土丘状景观。眼睛崇拜存在于从史前时期直到新亚述时期(公元前911-前612年)的整个古代西亚地区的文化中,对它们的具体的表达意思和象征意义尚不清楚,可能是古人对神灵、对太空的展望,或者是双眼能够看到万物这一“奇异”功能的崇拜,认为是由神所赐。当然,世界许多文明文化中都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眼睛或瞳孔崇拜的现象,它们之间是否有所联系,是否有相似的象征意义,这些我们不得而知。
最早之文明:埃卜拉
1964年,由意大利考古学家保罗•马蒂亚(Paolo Matthiae)率领的罗马大学考古队在叙利亚北部重镇阿勒颇西南约55公里处的一个名叫马尔迪赫(Tell Mardikh)的土丘展开了发掘工作,当时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在这片不起眼的土丘下面埋藏着叙利亚最早的文明。1968年,考古队发掘出土了一个雕像,上面刻有楔形文字铭文,记录了一个名叫伊比特林(Ibbit-Lim)的埃卜拉(Ebla)国王,自此揭开了一个失落4000多年的文明——埃卜拉文明。埃卜拉这个名字,在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中时有提起,当时这两个地区之间有密切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在埃卜拉遗址,意大利考古队迄今发掘出土了若干王宫遗迹,图书馆遗迹,数以千计的贵金属和宝石物件,更重要的还有大约20000块楔形文字泥板文书,语言文字多为借用了苏美尔语字符的一种塞姆语,被叫做埃卜拉语。这些文明时代的标志性象征,也证实了埃卜拉是叙利亚地区最早的文明的论断。
埃卜拉遗址
埃卜拉文明在年代上从大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600年,历经了约1400年时间,共分为三个时期:第一王国(约公元前3000-前2300年)、第二王国(约公元前2300-前2000年)和第三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000-前1600年)。在第一王国时期,埃卜拉是叙利亚地区诸城邦中最强大的一个,并且迫使临近的几个小国成为其附属国,在同幼发拉底河中游强邦马瑞(Mari)的争霸中互有胜负,最终亡于阿卡德王萨尔贡。埃卜拉在第二王国时期,似乎实力有所下降,它不得不向两河流域的阿卡德王国、乌尔第三王朝相继朝贡,第二王国很可能最终亡于胡里特人的入侵。第三王国时期,埃卜拉境内的主要居民是阿摩利人,在公元前18世纪时,埃卜拉成为叙利亚地区另一强国延哈德(Yamhad,位于今阿勒颇)的附属国,从此国力衰亡,终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被赫梯国王穆尔西里一世所灭。曾经辉煌一时的埃卜拉,在之后的历史中,一直处于其他大国的特征之中,公元7世纪这个遗址被废弃。作为叙利亚地区最早的文明,埃卜拉的发现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最令意大利亚述学家和近东考古学家引以为豪的成就。
埃卜拉宫殿遗址
汉谟拉比之友敌:马瑞
公元前1761年,昔日的友邦巴比伦突然挥师北上,大举猛攻马瑞,令马瑞国王金瑞林(Zimri-Lim)惶恐不已,金瑞林与汉谟拉比(Hammurabi)这对昔日的盟友,如今要兵戎相见,一个是偏安西隅,另一个则是完成统一大业,最终后者取得胜利,马瑞被征服。两年后的公元前1759年,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突然发了一道谕旨,下令火烧马瑞城,大火烧了不知多少天,最后马瑞城被夷为平地。直到1933年,法国考古队在叙利亚的一个名叫哈里里(Tell Hariri)的土丘发掘出数以万计的楔形文字泥板,其中大量的泥板都是王室书信,而写信的双方不是别人,正是金瑞林和汉谟拉比,而哈里里土丘也正是三千多年的马瑞城遗址。法国人以此为近东的考古根据地,一发掘就是半个多世纪,直到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而导致发掘工作被迫停止。如同意大利人对埃卜拉的发掘引以为豪一样,马瑞对于法国人来说也是最重要的近东考古战线和亚述学研究据点,有关马瑞王室书信和马瑞历史的研究,绝大多数成果都出自法国人之手。
马瑞金瑞林的授职仪式
作为幼发拉底河流域最重要的城市,马瑞在历史上具有极为特殊的地位。它是古代近东一个古老的城邦,位于今叙利亚东南部与伊拉克接壤处的代尔祖尔省阿布凯马勒市的哈里里土丘,这一地区的战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处于连接巴比伦尼亚和地中海及小亚细亚的重要商路上,转运贸易发达,由于受两河流域文化影响过甚,所以马瑞被称为“两河流域文明最西端的岗哨”。在历史上,马瑞从公元前2900年左右,即早王朝初期就形成城邦,直到公元前1759年灭夷平为止,共存在了1000多年。在早王朝时期,马瑞在两河流域建立了马瑞王朝,被记载到《苏美尔王表》中,在早王朝后期,马瑞同埃卜拉之间展开了争霸战争,在阿卡德王国后期马瑞形成了“军事总督”王朝(Shakkanakku)。在乌尔第三王朝之后,两河北部归沙姆西阿达德的亚述统治,马瑞也被亚述统治,但是当沙姆西阿达德去世后,金瑞林率领马瑞人摆脱了亚述的统治,却逃不了被南部巴比伦灭亡的命运。
马瑞早王朝时期雕像
字母之源头:乌伽利特
1928年,叙利亚的一个农民在耕地时意外挖到了一个古墓,随即,一个失落达3000多年前的文明——乌伽利特文明重见天日。第二年,一支由法国考古学家克劳德•舍费尔(Claude Schaeffer)主持的考古队来到这里,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发掘,发掘工作一直持续到1970年,发掘出宫殿遗址、精美的雕像以及最早的字母文字泥板。学者们由此认定,这里就是古代文献中的乌伽利特(Ugarit,位于今叙利亚西北部拉塔基亚省的Ras Shamra地区)。
乌伽利特的鸭形化妆盒
乌伽利特在古代近东历史上不是一个大国,也没有显赫的霸业和历史,它的主要文明历史在年代上只存在了两个多世纪(约公元前14-前12世纪),但是它的文字体系,借用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书写方式,创建了很可能世界上最古老的字母——乌伽利特字母,比更加出名的腓尼基字母还要稍早一些。乌伽利特语属于西北塞姆语,现已灭绝,故乌伽利特字母实际上只使用了两个世纪左右,公元前12世纪“海上民族”入侵并结束了乌伽利特文明,随之它的字母也被封尘。但是据学者研究表明,乌伽利特字母对于腓尼基字母、以及古波斯字母,甚至阿拉伯字母都有影响,被认为是“字母之源头”。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环东海与边疆研究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亚述学。)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