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他的“绝密级”八宝印泥,浸水不化,火烤留痕

2021-11-21 08: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羊园 了不起的匠人

很多人都用过印章,但未必用过印泥,他们用的或许只是印油。

一两黄金,一两泥,上好的印泥千元只能买到一两,印泥作为文房四宝的配角,却有“文房五宝”之称。

而漳州八宝印泥呈现的印章“百年不褪色”;浸水不化,火烤留痕,时间越久,色泽越艳。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部分乾隆钤印样式)

八宝印泥成为乾隆皇帝的贡品,也是他作为“印章狂魔”的开端;孙中山也赞誉到“品重珍珠”。

八宝印泥精选麝香、珍珠、猴枣、玛瑙、珊瑚、金箔、梅片、琥珀等八种名贵药材,缺一不可;经过手工炮制、分纯、捶打与封存,再加陈油、洋红、艾绒,十几道工序,每款制作周期在40天左右。

蓖麻油一定要用10年以上的陈油,艾绒只选10厘米以上的。我们还在全行业首创,并且唯一在印泥中使用金箔,所有金箔都是纯金打造。

——杨锡伟

杨锡伟

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

中级工艺美术师

福建省漳州八宝印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83年国家轻工业部批准其配方为绝密级

往右滑动查看更多「文房五宝」

(图片源于网络)

“文房五宝”

杨锡伟幼时就在八宝印泥传人的打锡巷长大,从小耳濡目染接触到的技艺,也让他好似顺理成章的进入到八宝印泥厂工作。那时的大厂效益还不错,除了生产印泥,也有印刷、墨汁制作等工作。

之后身为漳州八宝印泥厂人事部主任的杨锡伟,见证了一段企业的衰落期,在上世纪90年代,200万的银行贷款让大厂几乎濒临倒闭。他在企业临危之际接手。

民国初期有十余家做印泥的,我们综合当时的组方,凑在一起重新研发,朱砂历经300年岁月间,也要让印泥在时代变迁中统一步调。

在这衰落的数10年间,他不断钻研八宝印泥的制作工艺,通过配方改良以保证品质的最佳呈现,得到众多书画家的认可,最终将大厂恢复到应有的“黄金时代”。

往右滑动查看更多「印章质感」

钤盖在书画上色彩鲜亮,有立体感。(漳州印泥厂书画作品)

在过程实践中找到属于现代的配方,属于印章本身的凹凸、立体感,那种坚实的味道,使得它不喧宾夺主,更增光添彩的那一份。

1983年,漳州八宝印泥配方被国家轻工业定为绝密级。目前,只有身为传承人的杨锡伟掌握此配方。

红而不燥,细腻厚重。

每一道工序都是八宝印泥配方改良的“关键功臣”;陈年蓖麻油的长期晒制、朱砂选料与研磨、艾绒的搓洗抽丝,使得八宝印泥色泽遂焕然一新,更为灼目。

您能总结一下制作八宝印泥时的感受吗?

一个配方,一款印泥,研发成功的那一刻是我最开心的瞬间。

漳州八宝印泥的来源是什么呢?

康熙十二年(1673),魏氏创立的八宝药膏对伤口治愈、狗犬咬伤有奇效,而昂贵的价格让老百姓望而却步;喜爱书画的魏氏,偶然之际他将八宝药膏作为印泥钤盖书画之上,光彩艳丽;于是创立于漳州的八宝印泥,一时生意兴隆,广为传播。

八宝印泥和普通印泥在原料上有什么区别吗?

八宝印泥百年不褪色,普通印泥可能参入不到20%的朱砂,再与化学元素配比,但是八宝印泥的朱砂能达到98%以上,朱砂也是修复名画的原料之一,性能稳定,保证印泥不变质;

印泥的档次不同,上好的艾绒是印泥的基质,选择长度也要精确到公分,低端的4公分,印面会稍稍起毛,高端的需要10公分以上,韧性好,艾绒是决定印泥弹力与黏力的关键;

等级高的印泥根据季节、气候调制配比,夏天我早上5点就开始炮制,冬天早上露水重,会中午才开始,湿度不同,空气分子团也会随之变化。

什么时间段做什么,炮制多长时间才可以进行密封,整个过程都需要不断学习。

您最近会上市新产品吗?

我一直都是在改良配方,研制的过程很漫长,一款印泥至少要一年半载才能最后完工。

传统的东西,量做得太多,质量就容易下降,这会砸了自己的招牌;如果做成了商品,那就失去了传统的意义了;我不敢说要做大做强,但一定要做精做细。

您认为八宝印泥的美感在哪呢?

即使盖了200份印章,也没有一张会褪色。

您绝密级配方的灵感是源于哪里呢?

是源于各大同行一起的努力,我的配方在书上是搜不到的。抗日战争时期,漳州城内的“魏氏丽华斋”和“魏氏长房丽华斋”最为出名,也会有一直流传下来的配方,那会需要不断借鉴长辈的建议,再将印泥托人给书画家用,一遍遍改良,慢慢地从6个品种扩展至20余个品种。

好印泥好在哪里?

颜色正红,鲜亮,无贼光,无异味;

在光下也能“力透纸背”;

有明显触感,正背面有凹凸感;

成分中正,不伤纸;

印文边缘干净利落,无丝毫油迹沁出;

一般10分钟左右阴干,表面放宣纸,轻压不沾色。

您未来的人生规划是?

热爱与坚守这条道路,作为一名工匠,我想一直默默地做产品研发,让「漳州八宝印泥」成为“国货之光”。

关于印泥的使用方法:

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默默把漳州八宝印泥延续下去

你最珍惜的财产是什么?

无形的财产,我的配方

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钦佩的是谁?

李竹深老师,古典文学方向的一位老师

你问他什么他都知道

你认为自己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工匠精神吧

如果你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没有,现在只想安稳的研发八宝印泥

运营 | 匠匠

排版、撰文 | 羊园

编辑 | jojo

文中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侵删

* 如需转载请联系匠匠并注明媒体来源

原标题:《他的“绝密级”八宝印泥,浸水不化,火烤留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