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比程序员还“卷”的专业,每年300多万学子前赴后继

2021-11-18 11: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本篇原创文章源自公众号“DT财经”(ID:DTcaijing),作者:阿米,编辑:郑晓慧、唐也钦,设计:郑舒雅

“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撑到明天。”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放出的先导片里,一名被带教医生批评的医学生哭着说出了这句话。

这不是矫情或抗压能力弱。当其他职业面对deadline的时候,医学行业从业者面临的是真正的命悬一线。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医学生不仅要通过大量考试,还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考察期,进阶之路艰难且漫长。

目前来说,中国医学生的主流培养过程是“5+3+3”。5年制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要成为能独立行医的临床医师,必须经过“3+x”规范化培训,即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2-4年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道路千万条,成功的路只有一条,就是学中干,干中学。

 

不管一名医学生选择怎样的成长路径,只有在同时具备学历证、学位证、执业医师资格证和规培证的情况下,才有资格得到“住院医师”这个初级职称、拥有行医资质。再往后,还要进一步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发起冲击。

这段进击之路,常常是由无数个病例和不眠夜组成的。丁香医生2017年的一项调研显示,高强度、长时间工作是医生们普遍面临的问题。

丁香医生调研结果显示,工作时间上,近7成医生每周工作超过50小时。在门诊日,6成医生每半天需要看超过30例病例;在手术日,4成医生面临每天8小时以上的手术时间。

 

普通行业的人7点起床,有的医生可能刚值完夜班准备睡觉;普通行业的人12点吃饭,有的医生可能正在手术台上抢救病人。

而医生回家之后,也有一部分时间会被工作、学习所占据,有很多“看不见的工作时间”。董樑在《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面试篇中就表示:“医生这个职业,是没有下班跟上班的区别的,如果你要拿一句话形容,那叫做‘没有最忙,只有更忙’。”

听上去不可思议却真实的数字,让身处医生这个角色下的每个普通人,承受了大量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我们还收到了一些来自医生们的投稿。据了解,不同医院、不同科室、不同职级之间的医生薪资不同。普遍来说,一名普通年轻医生的月收入大概在1万元左右,有的可能甚至更少。可以说,不少医生的工作量和收入其实不成正比。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一波又一波优秀的年轻人,顶着种种压力,走上学医的道路。国家统计局卫生人员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19年,每年新增的执业医师人数在17-20万人左右,新增的比例约为6.4%-6.7%。

为什么在种种困难中,大家仍然想要成为一名医生?在成为医生的道路上,到底要经历多少困难?他们又是如何克服困难,坚持下来的?

在腾讯视频近期上线的《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中,节目组就聚焦医疗行业,真实呈现医学生们为了成为合格的医生、实现医学理想所必须经历的临床实战训练和挑战。

我们也采访了加油团成员——眼科医生陶勇,节目带教老师神经外科张建民教授、肝胆胰外科严盛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董樑副主任医师,以及节目中的数位医学生,并得到了一些答案。

医学生自白:四大名著355万字,我的课本597万字

《2019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1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医学专业在校人数,达到了305万人。这个数字,相较2008年上涨了82.3%,如今仍在快速增长。

虽然医学生数量正在逐年增加,但他们要面对的难题并不少。根据《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中的几名医学生的采访内容,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医学生真实的日常生活。

首先,考试是医学生们最普遍的痛。当其他学科还在用“考试周”来称呼期末考的时候,医学生的科目常常需要一个月才能考完。神经外科医学研究生冯琛印象中最多的一次,一共考了13门专业课,而其他普通学科可能只有一半左右。

浙江大学的医学研究生张洽回忆,最让他恐惧的一门考试是《临床综合技能训练》。由于这门课需要熟悉“内外妇儿”(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多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课本字数达到597万(<水浒><西游>等四大名著总字数为335万),所以他在背书时,常常容易遭遇“翻书马冬梅,合上书什么冬梅”的尴尬。

高强度的学习、复习,让医学生的神经长时间处于紧绷状态。浙江大学刘畅就曾经连续48小时在学校咖啡馆疯狂备战,“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细胞生物学……考完直接躺进了校医院。”

为了给自己和身边的同学解压,大家都会苦中作乐。

每逢大三大四考试周,冯琛都会和室友6个人一起在自修室通宵复习。冯琛回忆:“自修室里面只有两张折叠床,所以6个人就分成三组睡觉,每个人只能分到2小时的睡觉时间,彼此还会记录下各位好汉千奇百怪的睡姿。”高尚则在自己去医院实习上夜班时,买了个手机壳,手机壳上面写着“夜班平安”。

陶勇在学生时代时,也常常在科研实验遇到各种意料之外的困难。为了完成小型猪的眼底实验,陶勇还得自己打听哪里买猪。运猪、养猪,麻醉猪的麻药没有了,陶勇还得想办法去动物园兽医站借。现在谈到这段经历时,陶勇对DT财经笑称,“当时是咬牙克服下来的,祭品就是一把一把掉下来的头发”。

大家都明白,努力熬过这一切,不仅是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还是为了能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然后在未来把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和科研之中,尽可能治疗好更多病人。

学医一路,没有什么是容易的,也有人曾想过放弃,怀疑自己的价值。

高尚第一次面临生死的时候,就十分崩溃。那是一位因反复心衰而多次入院的老爷爷,最后一次住院因为重症感染加重心衰,老师带着高尚和其他实习生抢救了几个小时,用上了心肺复苏、电除颤,但老爷爷还是去世了。

在那一刻,高尚突然质疑起了自己和自己的职业——“我们真的能挽回患者们的生命吗?”

直到家属们在处理完后事、特意过来感谢高尚和其他医生的那一刻,高尚才突然感受到医生的伟大。“医疗不仅在挽救生命,也在慰藉生命,这让我更坚定了‘我要当医生,当一名好医生’的念头。”高尚说。

这也是许多医学生选择医学的初衷。11月中,《令人心动的offer》曾联合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医科大学等 11 所医学类重点院校和暨南大学、东北大学等4所985、211院校组织了15场节目看片会,有超过500+名医学生参与,其中70%为医学类专业学生。

看片会后,节目组也针对医学生们进行了简单采访。提及大家想成为医学生的主要原因,大家的回答主要有以下两点:想要成为像医生一样高尚的人、想要去帮助身边受病痛折磨的人。

能让每个患者“清醒着出院,走着来复查”,是医学生们在医学道路上继续探索的动力。如果能因此而得到患者的鼓励和支持,将会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最大的满足。

正如陶勇告诉DT财经那样,“伤医事件发生后,我得到了很多老病人的关心,他们支持我和鼓励我,帮助我走出人生的困境,就像我曾经帮助他们那样。当医生成为患者之后,患者就成了医生。这会让我觉得医生的付出,患者是心里有数的,付出是值得的。”

带教医生:校园里想象的工作和医院实际的工作,差距其实很大

“医学生和医生之间的最大差别,就是能力和经验上的差别。”在董樑眼里,当学生把注意力从考试成绩、课本知识、科研论文,转移到以病人为主、以对病人的病情有帮助为底线,才是医学生从学生到医生的转变。

但带教医生也明白,医生的进阶之路需要面临许多转变,医学生在实习阶段会长时间遇到不同方面的挫折、打击和困境。

首先是知识储备不够。从医学生进阶到医生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学习和研究。即使成为医生,也需要不断学习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专家共识、新的药物器械等等。严盛认为,如果有些人无法接受大量信息,就容易打退堂鼓。

其次是课本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严盛向DT财经解释:“医学生在学校里只是接触课本知识,看到的是理论的一面。但在医院,他会接触各种各样非常实际的人,跟病人、医生、护士、工人、甚至家属打交道。”这需要医学生能从幻想中的工作里走出来,直面现实中的工作。

第三是医学生个人规划和实际晋升之路之间的矛盾。严盛算了一下时间,如果想要从住院医师顺利晋升到主任医师,至少需要17、18年。然而这已经是晋级过程中最理想的一种——每一个环节中的临床考核、科研考核都达标,每个节点都不落下,每次都能进入晋升人员名单。

实际情况中,在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这条进阶之路上,很多人都会卡在中级职称(主治医师)升高级职称(副主任、主任医师)的过程中。以上海市为例,2018年全上海共有47人报名高级职称评审,但最终只有22名医师晋升成功,通过率仅为46.8%。

所以医院也存在“老主治”(即职业生涯中一直未能获得更高职称的主治医师)的说法。

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让一部分医学生和医生经过权衡后,最终选择了放弃。当被问起“是否会尝试挽留学生”时,3名带教医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张建民认为:“如果是我的学生肯定会挽留。当医生很不容易,如果要放弃是很可惜的。但如果一个人觉得付出和回报不相称,希望换个行业,改变人生,改变生活,也要尊重个人选择,也只能选择尊重。”

董樑则表示自己不会因为一个学生有天赋就挽留。“医生是非常之特殊的行当,第一位是医德或责任心,如果不是全身心想做医生,闯起祸来会比那些没有能力的人更可怕。”

严盛的看法和董樑相似,认为做医生的关键是要喜欢这个行业,然后为这个行业付出热情,才能做好。如果一旦没有了热情,这个工作本身就会很痛苦。

严盛还提到,“医学之外任何一个行业的从业者,都可以转行到医学里来,搞医学的人也可以转行到其他地方去。这样的情况之下,各个学科的发展才会有交叉,整个社会才会真正地流动起来。”

写在最后

考虑到医生肩负着救死扶伤的职责,《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中的带教医生对医学生的训练和考核都格外严肃认真。由于行业的特殊性,顺利通过实习的学生,也无法像前几季一样,直接得到一份offer,仅仅能够获得一次面试机会而已。

在节目中,医师曾对医学生有过严厉的批评,“外面杀鸡杀鸭的都比你做得好”。董樑也在采访中提到:“真正意义上的好医生,绝对是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的。病历写得不合格老师要骂你,操作步骤不合格不无菌,老师要打你。”

但董樑也鼓励医学生要保持平常心,不要害怕挫折:“一开始病例写得好才怪咧,书上能考100分,但我给你打分可能50都不到,因为书上跟你临床的缺乏对照,你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有很好的领悟。”

“挫折时时刻刻都在,人生中充满了挫折,最大的区别在于你如何去看待挫折。受过一万个挫折,你可能才会(对临床)有很好的领悟,才会达到比较好的状态。”

这种真实的日常和态度,正是《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中医学生和医生想向我们展示的。

他们面临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受到各种挫折,却又向身边的每一个人展示了受挫后或气馁、或勇敢、或坚持的选择——希望能让更多人进一步了解到医疗行业的艰辛,也希望有更多人在深入了解后,能更加坚定地、一往无前地走上成为医生的这条道路。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题图来源:微博@腾讯视频令人心动的offer)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