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胡慎之谈心理|张靓颖母女之战:只为逃离
近日,张靓颖母亲的公开信成为了公众焦点。女儿要结婚,妈妈竟然不知道;知道后,妈妈认为那个男人根本不会给女儿带去幸福,所以诉说了那男人的七宗罪。
通篇公开信,妈妈看似是在说女儿的未婚夫不好,表达对女儿的担心,且自己势必要为女儿出头,关爱女儿将来的幸福等。确实,信上通篇有理有据,甚至细节也是可以推敲的。这样一个保护女儿并被伤害的母亲就进入了公众的视线。
随着事情的发展,人们似乎并没有太领这位妈妈的情,反而开始质疑这位母亲。我相信,这位母亲绝对没有想到事情会是这样的走向,她的内心一定是焦虑加焦虑,甚至是愤怒的。
我只能说,现在的网友越来越智慧,越来越有探索真相的兴趣了。同时,也要感谢我们的心理学同行做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人会用“心理学头脑”去看待问题了。
我内心中的梦想就是希望心理学可以让每个人受益。如此看来是指日可待了。
母亲发表此公开信后,张靓颖在发布会上谈及此事泪流满面。母亲的这封信确实让女儿很难过。
第一,她羞辱了自己的女儿。
中国人讲究家丑不外扬,况且女儿是公众人物,女儿的前程过往,都会激发起大众的好奇心。在网络暴力如此盛行的时代,把女儿扔进舆论风暴的中心,这并不是爱护女儿的方式。
且整篇公开信表达的是:女儿遇人不淑,而且不理智,作为妈妈很担心。并且因为女儿遇到的人不好,我也受到伤害了。
其实直接表达女儿不好,而这不好是因为不听自己的话,让自己受委屈了,岂不是更好?
我来说个情景你们感受下:一位妈妈在顶楼晒被子,旁边是她的小儿子。妈妈告诉同上来晒被子的邻居:晒被子是因为儿子尿床了。这个孩子此时内心的羞耻感是可想而知的。有的时候妈妈不一定要直接指责孩子,只要暴露孩子不想暴露的秘密,那也足够让孩子感到羞耻了。
第二,她在不断激发女儿的愧疚。
一个委屈的妈妈跃然而出。作为子女,如果一个妈妈受到委屈,不管这个委屈是是不是源于自己,子女的内心都是不好受的。何况,妈妈委屈难过,真的是因我而起。可想,张靓颖作为一个孝顺的女儿,内心会有多么愧疚。
第三,她在不断侵犯一个成年女儿的边界。
许多人小时候都有被爸爸妈妈偷看日记的经历,也有自己的房间不允许锁门的经历。而对于这一切父母都有很合理的解释:我是你父母,有权知道你的一切。
甚至有些母亲,在儿子结婚后,要进儿子房间都不敲门。
面对母亲如此,张靓颖连拒绝的权利都没有。妈妈没有给女儿拒绝的机会。如果说妈妈能尊重女儿,事先让女儿知道自己要发公开信一事,我想张靓颖绝对不会同意妈妈发这封公开信。
这是一个为女儿好而有心无力,同时又很悲壮的妈妈。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在伤害女儿。
中国文化下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基本都是“控制和服从”的关系模式。这样的关系模式,比较便于管理,同时也符合孝道文化。而孝道文化中,最极致的糟糕之处就是:让人没有自我。在孝道文化中,自我=自私。
父母是怎样控制孩子的呢?
中国式传统家庭教育就是为了控制孩子而生的。
人类最难面对的两种情感是羞耻和愧疚(内疚)。而传统教育几乎就是在激发孩子这两种情感。
首先,妈妈会牺牲自己,去尝试满足孩子。这可以给妈妈带去自尊感和价值感。
在古代,生养孩子,照顾家庭是女性的最主要的价值来源。纵观中国历史上能够值得被称颂的女性,要么是因展现母爱的伟大,要么就是为了家庭荣誉牺牲自己和生活的福祉。在这里面彰显的是非常清晰的大大的“牺牲”二字。
那既然牺牲,总要有一个受体,也就是说为谁牺牲。爱要有个受体,恨也需要一个受体。如果爱的受体不接受,那是让人沮丧的;如果恨的受体不接受,或者消失,那同样也会让恨的人沮丧。
所以妈妈(控制的主体)为了防止受体离开,就要牢牢拴住,或者将其吞噬掉。控制,一定是把对方物化,然后对方才能为我服务;而吞噬,是内心共生愿望的一种表现,这是一劳永逸的方式。
妈妈控制孩子的方式就三招,威胁、羞辱和言语表达:我为你付出那么多。
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被妈妈这样对待的经历:如果你不乖,妈妈就不要你了;或者:你不听话,就把你关在门外。而在孩子更小的时候,妈妈只需要不回应,孩子便已经恐惧得要死。用激发孩子恐惧的威胁方式,控制孩子,孩子就会乖乖在我身边。
许多人更是活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里。创造出别人家的孩子,就是为了羞辱自己的孩子;制造一个完美孩子的影子,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产生自卑和羞耻感。比如当着孩子的面告诉他:你怎么什么都做不好!生你还不如生一块叉烧!(广东妈妈羞辱孩子的方式)
再如:要不是你,我和你爸早就离婚了;我含辛茹苦养育你,都是为了你啊;我身体这么差,就是因为生你后,月子没坐好......
bla bla bla…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激发孩子的愧疚,好像要孩子感谢妈妈当年把自己生下来。并且,如果我对妈妈不好,那我真的不是人。妈妈痛苦,是因为我,我很羞愧。
之前中国女性最厉害,最常用的三招是:一哭,二闹,三上吊。这就是要激发他人的愧疚、羞耻和恐惧。
另外,低价值感的父母,会依赖自己的孩子。有一种依赖的方式叫:让你离不开我。
我的一位来访者W女士,32岁,家中独女,已婚。一直无法处理好和妈妈的关系,经常和妈妈吵架。用她的话说:我见到我妈那种愁眉苦脸的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她总是抱怨,而且干涉我家里很多的事情。她不断教我很多对付男人的方法,对我老公也是表面一套,背地里说很多坏话。
妈妈不是很愿意和爸爸一起住,于是就和W女士一家住,妈妈和爸爸的关系很冷漠。妈妈在女儿家很勤劳,什么事情都打理得很好,就是喜欢唠叨。W女士买件衣服,妈妈都可以说上半天,她不知道如何和妈妈相处。有了孩子后,妈妈养育孩子的方式让W女士也很反感,W女士甚至可以从女儿的身上看到自己曾经被妈妈对待的情景,有时候就特别生气。
但若是与妈妈起冲突,吵完架之后妈妈就会躲进自己房间哭,还常扬言要离开,这让W女士很愧疚。于是她就用讨好的方式来对待妈妈。这样的情形不断反复。
其实W女士的妈妈很依赖自己的女儿。她没有什么朋友,丈夫又很冷漠地对待自己,女儿就变得尤为重要了。但是,在女儿身边依赖女儿,会没有安全感。所以,妈妈就做很多事情,让女儿离不开自己。同时,也可以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人,这价值就是“被别人需要”。
因此,这个妈妈承担了许多本来不是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的女儿当成一个“孩子”,操办很多事情,照顾女儿的一切,同时渴望再一次地控制女儿,不让女儿离开。当女儿与丈夫亲近、与自己不亲密的时候,妈妈就会很焦虑。她会感觉女婿是夺走女儿的那个人,于是W的丈夫就成为了妈妈心中的假想敌。
W女士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妈妈的依赖和反依赖。她只是在表达对妈妈控制的不舒服,同时一直渴望妈妈能够改变成让自己可以更好依赖的对象。
渴望他人改变的潜在动机,就是想让对方成为自己理想的依赖对象。
控制的目的是依赖和共生。而依赖是因为自己没有独立的自我,或者对自己的评价是没有能力独立面对生命中属于自己的任务或课题。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说的是:父母的反对,反而让子女和恋爱对象关系更紧密。这种效应的背后是子女渴望自主自由的动力,和逃离家庭控制的渴望。许多在家里没有获得关爱的孩子,会用“早恋”的方式在他人那里获得关爱,并且认为自己的爱情非常伟大和值得。这意味着子女内心对原生家庭的背叛和愤怒的表达。
只是,到头来依然逃不掉的是“控制与服从”的关系模式,这会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又一次重复。当父母的压力减弱或者消失,才发现自己爱的要死要活的那个对象,自己并不知道如何与之相处。因为一开始恋爱的动机就是:渴望有个人把自己从家里“救”出来。所以,选择对象的时候这成为强烈动机,而不是:我爱他。
假如说自己内心无法真正从这样的关系中走出来,那么,依赖将会又一次发生。那个救你出来的人,可能又是控制你的那个人。这就像是你刚出虎穴,又入狼窝。因为你内心的独立自主并没有真正发生。就好比是青春期的孩子离家出走,是为了表达情绪,他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出门后,同样的茫然和不知所措,甚至在愤怒过后,是对外面世界的深深恐惧。在这样的恐惧之下,如果有个骗子给予这个孩子很小的满足,孩子很容易就会被骗。这个孩子无奈之下,只能又回到那个熟悉的环境里去。
要想脱离控制,只有让自己真正独立自主。
所以,此公开信事件看似是张靓颖妈妈和女婿的战争,而实际上不管女婿是不是一个“骗子”,他确是在扮演着张靓颖“父亲”的角色。父亲的功能中,有一项就是把自己的孩子从与妈妈紧密的状态中“拉”出来。这一点或许张靓颖的父亲没有做到。在母亲强势的家庭中,缺失或者“懦弱”的父亲,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一个失落又焦虑的妈妈会把自己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特别是在无法获得来自丈夫的支持和滋养时。这个时候,大多数妈妈会不愿意自己的孩子离开自己。
妈妈的人生经历也会复制到女儿身上,特别认同妈妈的女儿,会让自己的人生重复妈妈的人生。这是无意识的力量。所以,如果妈妈是内心强大、有爱并能够享受自己美好生命的,女儿也会是幸福的。但若有个“悲惨”的妈妈,女儿要么真正成长,要么也是“悲惨”的。对妈妈的恨,如果无法表达出来,就会转为恨自己,和“作贱”自己。
我想张靓颖如果真的遇人不淑,她妈妈的作用真心不小。只是,成年人了,都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不管什么代价,都需要自己承受。这才是真正的不依赖的独立自主,这是任何人都给不了、只能自己努力才能有的结果。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