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个东北爷们为何执着于拍摄穆斯林题材电影

澎湃新闻记者 陈晨
2016-10-11 12:06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第21届釜山电影节于10月6日开幕,本届共有来自亚洲十个国家的11部作品入围“新浪潮”大奖的角逐,其中包括四部华语电影:王学博执导的《清水里的刀子》、刘雨霖执导的《一句顶一万句》、臧启武执导的《The Donor》(又名《爸爸的最后选择》)以及朱贤哲执导的台湾电影《白蚁》。

《清水里的刀子》是一部极为少见的穆斯林题材电影,改编自回族作家石舒清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同名小说。有意思的是,导演王学博是个地地道道的80后东北汉族。

《清水里的刀子》导演王学博

从学生作品到电影长片

《清水里的刀子》用油画般的镜头讲述了一位中国宁夏西海固地区回族老人马子善与一头自知命运的老牛的故事。老人要为故去的老伴在40日之后举行祭礼,儿子耶尔古拜建议,祭礼的那天宰这头为老人一家劳作多年的老牛,为亲友村邻举办筵席。

接下来的日子里,老人和儿子精心照料老牛,不时流露出对牛的不舍和对老伴的思念。在祭日的前三天,这头牛在饮的水里看到了将要宰它的那把刀子,于是开始不吃不喝,为了以一个清洁的内里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之后老人就陷入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之中。

王学博大学时经由同班的回族同学推荐,读了《清水里的刀子》这篇小说,甚是喜欢,于是决定将其拍成短片。为了短片的拍摄,他在宁夏体验生活10个月,每天与村民同吃同住。艰苦的生活条件让他在那段时间患上了严重的口腔溃疡。

那部短片后来入围了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短片展,王学博也陆续完成了“西海固三部曲”等短片和纪录片作品。

《清水里的刀子》短片完成后,王学博依然感到有些遗憾,“因为那真的是个很好的故事,我不想把它当成学生作业随随便便应付了事。我在体验生活中感受到了很多触动我的内容,它们足以发展成长片,我觉得长片更能体现作品的价值。”

通常新人导演在选择自己的处女作时会选择与自己经历相关的题材,而说话依然带着浓浓东北腔的王学博,却一头扎进了大西北的回民世界,他觉得这对于一个新导演的成长很有帮助。

“体验生活10个月,从创作上,我可以找到一个比较客观的视角去呈现影片,还可以进行非常缜密的思考。这种体验,可以打破我以往作为一个城里人以及艺术类专业学生身上的一些‘文青气’,能更好地展现生活,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因此,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的成长。”王学博如是说。

《清水里的刀子》海报

难以走近的另一种生活

但要一个外来者进入穆斯林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却并不容易。

“我一个外人进入,他们也很难把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他们的生活很传统,对于外来文化的接受程度也不高。从2010年到这次的拍摄都遇到了很多问题,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拍电影,会给你找麻烦。”

王学博说,《古兰经》中有教义教导穆斯林不能演戏,“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电影。其实《古兰经》规定的是不能演那种很夸张的戴脸谱的戏,这种写实的、很生活化的戏并没有表演的成分,也没有化妆,但还是会有其他村民说闲话,对演员本身以及我们的团队也会造成负面的影响,拍摄过程中困难重重。”

另一个让当地人难以接受的是“这家男的跟另外一家的女的演两口子,比较忌讳。他们有一些人去朝圣过,在他们看来,朝圣是大事,回来后扫地、下地干活都不能做了,只能去修行。在他们眼里,老人上年纪了就要去修行,就不做这些世俗的事了。拍电影也算是个世俗的事” 。

王学博说,其中的一些事情甚至让他有了“心理阴影”,以至于这一次重新回去拍摄的时候,专门找了负责跟当地村民沟通的副导演去协调事务。

不过,过去几年里,王学博带着之前拍摄的一些短片和纪录片来到西北,放映给一些穆斯林看,“他们看到那些和他们生活那么贴近的作品,也很喜欢,有些人还会哭。”他很期待《清水里的刀子》有机会回到西北。

《清水里的刀子》剧照

油画质感的画面和没有音乐的声音处理

电影《清水里的刀子》由摄影师王维华掌镜,杨威担任美术指导,台湾著名剪辑师廖庆松帮助操刀剪辑,声音设计则由《推拿》的富康指导。

整部作品采用4:3画幅,构图考究、画面干净,呈现出一种静穆的韵律感,导演以古典仪式般的电影语言表达“洁净”和“生死”这样的宏大主题。老牛和老人的相处,有如看见看不见的日常史诗,又如雨雪浸入干涸大地那般细润。此片生动描绘了一幅回族群体的清癯肖像,在中国西北内陆上,他们展现出独有的坚韧性格。

原著小说总共不过六千多字,且大量都是心理描写。情节性不强,戏剧冲突也很弱,用王学博自己的话说,“这就是一个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尾的故事。”更多的是老人自己内心的纠结,这让电影的改编面临不小的难题。

“原著80%都是心理描写,说明这个人物是个心思很重的人,不善言谈。必须通过影像,他和土地、空间、身边的人以及他和牛的关系去表现他的心理活动,这个难度确实挺大的。我起初还试图通过台词表现一部分心理,但还是显得矫情,你把人的心里话用嘴说出来肯定不会特别自然。”王学博说。

王学博的处理方式是把老人放到整个环境里,结合借钱、生孩子等事件推动故事发展,风霜雨雪雾也都成了和老人心理相互照应的角色。一头将死的牛,一个年纪很大了、离去世不远的老人,和一个已经去世的老伴儿,这样的对峙中,观众自然而然想到关于生死的种种。

《清水里的刀子》剧照

在《清水里的刀子》这部电影中,西北地区苍凉却不会显得“脏兮兮”,反倒呈现出一种优雅的油画质感。王学博上学的时候特别喜欢达利和毕加索。在拍电影时,他格外强调影片的意境,“我觉得意境最强的表现方式就是塔可夫斯基的那种感觉,环境意境化,忽略主要的剧情。”

后来王学博决定参考画家米勒和怀斯的东西。“有没有可能用一个非常写实的方式拍,用很客观的视角拍,但是把画面全都做成像米勒的画一样。”4:3的画幅选择就是为了接近这种油画的质感。

另一个给拍摄带来困难的是穆斯林标志性的白帽子。纯白色在电影拍摄中是大忌,对于曝光和协调整个画面的色调都会造成不少困难。“白帽子容易反光,太扎眼,开拍前我们做了很多讨论和尝试。最后决定忽略年代感,没有选现代的白帽子。偏古典的白帽子不是特别白,纯度不是特别高,也不是反光材料。室内打光也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室外拍摄大部分选择阴天、雾天等照度不是很强的时候。”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视听语言处理,是全片没有采用任何音乐,面对生死的思考完全在肃穆的寂静中铺陈。

王学博认为,艺术有时候需要的比较少,音乐会加强情绪,而影片的情绪已经够了,再加有点太用力,人为的痕迹会太重,现在情绪高低起伏得正好。此外,影片中的风声、水声、狗叫声都成了声音构成的一部分,共同调节着影片的节奏。

电影的文化价值应该大于商业价值

《清水里的刀子》剧照

釜山电影节首映当日,日本东京FILMex国际电影节官方公布入围名单,电影《清水里的刀子》入围主竞赛单元,电影节将于11月19日-27日在东京举行。此前,该片还入围了温哥华电影节“龙虎奖”的竞赛单元。

一部反映中国穆斯林生活的电影走上国际,《清水里的刀子》意义重大。

在釜山的映后交流会后,王学博告诉记者,韩国观众最感兴趣的也是穆斯林的民俗生活以及关于牛能看到水里刀子的那个传说。

王学博此前制片的《塔洛》、《锤子镰刀都休息》都获得过金马奖。身为制片人,他深知这样的文艺片放到市场上并不会有太好的收益。

问他如何看待这些文艺片的意义和价值,王学博说:“一个电影的价值不能完全看它的市场价值,中国回族电影非常少,这差不多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走上世界的更没有。能有这样的民族性、地域性,而且我是一个东北的汉族,以一个完全旁观的视角去呈现一个穆斯林的世界,这还是有很大的意义吧。”

王学博还补充道:“放在世界语境下,很多人对穆斯林有各种各样的解读。我这样一部非常平淡的、讲中国穆斯林普通生活的电影,也能给这个题材带来一股新鲜的力量。”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