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造就史上最大规模汽车召回后,高田气囊被曝在美寻求破产保护

澎湃新闻记者 陈楚薇
2016-10-09 16:18
来源:澎湃新闻
汽车圈 >
字号

10月8日,彭博社(Bloomberg)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身陷气囊召回危机的高田已聘请威嘉国际律师事务所(Weil Gotshal & Manages)就申请破产保护作为一项选择进行讨论。

不愿具名的消息人士表示,这家日本汽车零配件供应商正在为其美国分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相关讨论正在私密进行中。但截至目前,双方还未得出最终结论,与此同时,高田也并未放弃继续寻找收购商。

对此,高田相关发言人Jared Levy拒绝发表任何言论,而威嘉国际律师事务所也还未做出表态。

2008年,日本高田气囊安全隐患首次曝光,当时搭载高田气囊的车辆正副驾驶席气囊展开时,出现气体发生器壳体破损、壳体碎片飞出的情况,严重威胁驾驶者的生命安全。而在此后将近10年的时间里,高田“气囊门”开始一发不可收拾,与其有关的14个汽车品牌召回规模达到约4200万辆,成为史上规模最大的汽车召回,其中日系车企更是成为了“重灾区”。

在中国,汽车因高田气囊质量问题召回的序幕则由东风本田拉开。6月18日,国家质检总局通报东风本田召回计划,决定自2016年7月31日起,召回部分国产的思威、思域、思铂睿及进口思威,共计1038924辆,成为东风本田史上最大规模的召回事件。

与此同时,由召回带来的资金需求也变得空前巨大。据彭博社称,高田正面临至少1亿美元的召回成本,以及全球范围内16名因高田气囊死亡和大量受伤人员的高昂诉讼费用。这意味着,在巨大的资金压力下,高田不仅拿不出可替换的配件,还将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安全气囊的质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杀人气囊”。

为了维持公司运营,高田考虑与汽车公司分担召回费用。但包括通用汽车,大众汽车,本田汽车在内的跨国车企巨头却不再愿意“伸出援手”。因为高田气囊正如同一个“无底洞”,需要车企肩负数以亿计的潜在召回成本以及法律责任。

另一方面,从提供援助的投资公司中寻求股权收购者成为高田更为实际的选择。据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今年年初,高田气囊聘请了威嘉国际律师事务所作为自己的金融顾问机构,希望出售部分业务。而有消息称,包括中国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600699)、日本Daicel化学工业公司、私募公司KKR&Co以及贝恩资本的有限合伙人均表现出潜在收购意向。

但上个月,又有知情人士透露,几乎所有投标方都提出让高田考虑将破产程序作为选择之一。尤其是瑞典汽车安全系统公司奥托立夫(Autoliv)和美国百利得安全系统公司(KSS),它们在投标书中均坚持这一选择。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