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
专访丨陈灏珠:抢救心肌梗死要分秒必争

近年来,因为心脏疾病导致猝死的报道时有发生,人们在感叹生命脆弱的同时,不禁发问如何能及时识别心肌梗死并做好预防和救治呢?为此,澎湃新闻记者对话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科教授、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名誉所长陈灏珠。
澎湃新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怎么办?
陈灏珠: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必须争分夺秒尽早抢救,对于患者,时间就是生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是由于某一部位心肌供血的冠状动脉突然闭塞所致,因此通过介入治疗的方法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这是非常有效的血运重建的方法。只要掌握好时机,再通率高达95%。发病24小时以内,如仍有胸痛或心电图ST段抬高,应及早作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并立即实施相关动脉的球囊扩张和支架安置。
因此,突发可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家属应争分夺秒将病人送到有介入治疗条件的医院,为有效的抢救赢得时间!最佳时间为发病6小时以内。
澎湃新闻:上世纪50年代,您就准确预言冠心病将成为中国人最主要的健康杀手。当时为何会有这样的预言?
陈灏珠:那时候风湿性心脏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脏病,以上海为例,它在所有的心脏病中排在第一位,而冠心病排第五位,不那么常见。但是我们看文献资料,看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和我们的情况差不多,但是发达国家就不一样了,他们最常见的心脏病是冠心病。再看1950年代的这10年中,冠心病在我们国家有这么个趋势,它是逐年逐年地增多,因此我推测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冠心病将来会像发达国家那样,变成最常见的心脏病。
随着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链球菌感染的发生率大幅降低,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的风湿性心脏病近年来已很少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冠心病的高发。其主要原因是人们营养过剩。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的患者和肥胖者增多,抽烟和被动抽烟的人数甚大,这些都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因素。此外,人们的心理压力也与日俱增,也促使冠心病增多。女性因有雌激素保护,要到绝经期之后才会进入冠心病发病高峰。
当时我看到,1950年代西方国家已进入冠心病高发时期,至1960年代达到顶峰,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1950年代排第五位的冠心病,至1980、1990年代已跃居我国最高发心脏病。而今心脏病房里至少三成病人都是冠心病患者。
澎湃新闻:在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从而预防冠心病?
陈灏珠: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状动脉是把血液输送到心肌的血管,它如果患上了动脉粥样硬化,就会逐渐狭窄最后堵塞引起心肌缺血甚至梗死。脑动脉也会发生粥样硬化引起脑梗死。在我国冠心病和脑血管病合称心脑血管病,已超越了肿瘤成为第一致死病因。而预防主要是避免或治疗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不抽烟,同时也要减轻心理和工作压力。
现在,冠心病面临发病低龄化的趋势,年龄不大的人纷纷患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肥胖,抽烟也是老手,以往40岁以上得冠心病的较多,而今病房里,三十出头的患者也日益增多。所以饮食要清淡,适当运动,不抽烟或戒烟,如果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要及早治疗。欧洲杯期间有些球迷猝死,这就是生活没有节制,所以要提醒患者生活习惯上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神二十今日17时17分发射
- 中国航天日:星辰大海,再启新程
- 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17.94亿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阿塞拜疆有关部门签署三份合作文件
- 截至3月末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7454万公里,同比增长13.7%

-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也比喻那些充满理想主义、执著追求信念但常与现实脱节的矛盾人物
- 宋朝范仲淹的文章《岳阳楼记》中,“不以己悲”的上一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