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又见伤医致死事件,医患矛盾究竟从何而来?
10月3日上午,山东莱钢医院一名儿科医生被患者家属砍伤致死。假日期间竟然发生恶性伤医事件,医患双方哪来那么多矛盾?中山医院肿瘤内科主治医师王志明著有《医患关系与“安全困境”》一文,阐述了他对于医患关系的看法。
冷战时期曾出现著名的“安全困境”理论,一国安全的强化将自动和无意识中损害另一国的安全。面对西方的敌视和美国的优势,苏联缺乏安全感,因此采取系列措施来强化国家安全。美国做出反应,为增强自身安全而推行一系列政策,而苏联又视之为其安全的威胁。每个国家均把政策定位为防御性的,但都把他国的防御行动视为对自己的威胁。
不可否认,现在看病时医生和患者都有很高的防范和警惕心理。医生在考虑如何防范不讲理的患者,患者在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每一方都代表了正当利益、为自己叫屈,视对方为潜在威胁。在医院加强安全防范本身没错,但发布消息说要给医院配备保安、防止患者袭击医护人员,听起来就不痛快,进一步联想下去更糟糕。其实,从来没有报道分析说,由于医院保安不足,引发暴力事件。
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拥有不同的世界观。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经验、价值观去望文生义。一部《红楼梦》,可以有众多专家去研究并靠此安身立命,成一家之说;三年级的小学生就可以自认为能把《红楼梦》看懂,虽然很多字词不认识。同样,现在的患者可以上网查资料、相互交流,可想而知,对“知识大爆炸”般的医学信息又要产生多少的“望文生义”。
现在医院已经与过去不同,注重引入人文精神,学习境外医院的诊疗理念与人文关怀。但收费不会便宜下来,这确实是个难题。我们无法靠说服评理去统一认识和解决价值观。在目前的情况下,谩骂攻击、暴力冲突肯定不是解决“看病”问题的方法,一定程度上的“容忍”是医患双方有效共处的方式,医患双方将长期依赖“容忍”而共处。对患者来说,除去支付费用不说,还得理解就医必须排队、等候、观察,病情会不断变化,疗效未必有保证;对医生来说,工作很繁忙,医疗、科研和教学都要跟上,必须调整好心态,患者不会个个很理解,面对不满和抱怨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看病这么大的事情,从未有人去主动学习。人们会学习社交礼仪,但不会去学就医秩序;家长会送孩子学音乐、绘画等课程,但没有人会教孩子学习如何上医院看病。公众会抱怨医生冷漠,当患者和家属充满抱怨和不信任来就医时,医师的表情唯有以“冷漠”可以相对应,不然相当“二”。患者和家属就医时假装有礼节、信任一些,医生冷漠和板脸的概率肯定会低得多,反过来对自己的看病情绪有利。假装斯文不是坏事,久而成习惯,就成为修养和涵养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