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COP26·解读|新全球气候协议达成,未来变得更有希望?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刘栋
2021-11-15 13:24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在延期一天后,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于当地时间11月13日晚在英国格拉斯哥闭幕。

在长达两周的时间里,来自近200个国家的代表在经历多轮谈判和斡旋后,终于在最后一刻签署了《格拉斯哥气候公约》(Glasgow Climate Pact,下称《公约》)。这项得到所有与会国家支持的协议巩固了此前的气候共识,并让各方认识到所有国家都需要立即采取更多措施,努力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现已升温近1.2摄氏度),以防止全球灾难性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大幅上升。

“今天我们可以‘可信地’说,我们已经将1.5摄氏度的目标保持在可以实现的范围之内,但它的脉搏微弱,只有信守承诺,我们才能生存下去。”COP26大会主席阿洛克·夏尔马(Alok Sharma)在最后的结束发言中说道。在过去三天内只睡了6个小时的夏尔马情绪一度失控,他强忍住泪水,为这份各方达成妥协的文本表示歉意:“我为这个过程(谈判)道歉,我深感抱歉。”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此评价说: “这份协议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利益、矛盾和政治意愿。”根据峰会的主办方、与会者和观察员的说法,这项协议虽然勉强达到了夏尔马所说的标准,但最终的成功将取决于各国政府未来的行动。

“作为人类应对新冠大流行的分水岭,格拉斯哥气候大会有着多重转折点意义,气候政治有望从关注目标和雄心转向重视行动和落实。尽管碳中和时间节点固然重要,但推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在重点领域采取更积极更具体的行动,可以直接带来减排效果。《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的内容也非常务实,其基础是双方的充分了解,无论大的政治环境如何,交流一直都在。”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绿色创新发展中心(iGDP)主任胡敏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道。

大会主席夏尔马做最后发言

大会成果

根据此次峰会达成的《公约》,与会的近200个国家将在2022年底前再次评估各自的2030年减排目标,并予以加强,以进一步向《巴黎协定》中努力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的目标靠近;同时,《公约》要求还未更新或提交国家减排目标的国家在2022年完成更新。

《公约》强烈要求发达国家尽早实现为发展中国家每年提供1000亿美金气候资金支持的承诺,并将该承诺延续至2025年;《公约》还要求发达国家在2025年前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气候资金支持在2019年水平基础上增加一倍。

《公约》还呼吁各国加快向低碳能源体系转型,加快可再生能源部署,降低能效,同时逐渐减少煤电,并结束“效率低下的化石能源补贴”。这是在气候大会历史上首次将煤炭和化石燃料相关内容写入大会的最终协议文件。不过,在最后一刻,草案中的“逐步淘汰”煤炭的承诺被改为“逐步减少”。

此外,大会还完成了对2015年《巴黎协定》实施细则遗留问题的谈判,对碳交易市场、透明度和共同时间框架做出了具体规定。各国同意今后将以5年为周期制定气候行动目标,并予以检视。 

《公约》还囊括了如何监管快速增长的全球碳交易市场的细则,即一家公司或一个国家如何通过购买其他人的“排碳额度”来减少自己的碳排放。此前最棘手的技术问题之一是如何恰当地制定全球谈交易市场的规则,以避免任何交易不会被高估或重复计算。

在正式《公约》之外,此次大会还签署了一系列行动倡议,包括能源转型、停止毁林、减少甲烷排放、发展清洁交通等众多倡议。

“此次大会主办国推动的包括停止毁林、减排甲烷、退煤等在内的重点领域多个多边承诺,使得部分国家先行一步,是本次大会的成果之一。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应对气候变化越来越需要和环境正义及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整体提升结合,也正因此,包括食品系统、能源普惠等议题在本次大会得到了更多关注。”胡敏对澎湃新闻说。

大会场外的气候活动人士

留下的遗憾

尽管对于最终的《公约》,不少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代表和气候活动人士认为迈出的步伐还不够,“令人失望”,但总体来说,大多数国家认识到,考虑到各国的分歧和国内现实情况,达成的《公约》是平衡的。 

尼日利亚、帕劳、菲律宾、智利和土耳其等国家均表示,尽管存在不完善之处,但它们总体上支持该《公约》。 

马尔代夫首席谈判代表阿米纳特·肖纳(Aminath Shauna)以一种苦乐参半的口吻指出,“这是一个渐进的步骤,但不符合所需的进展。对马尔代夫来说,承诺太过遥远。这项协议没有给我们带来希望。我们的家园不过是谈判文本中的一行表述,其将继续处于危险之中,只能寄希望于那些有能力的国家决定何时采取行动、拯救像我们这样没有选择的国家。”

美国气候特使约翰·克里则认为,该文本“是一份强有力的声明”,并向代表们保证,美国将建设性地参与关于损失、损害和适应的对话,在这两个最棘手的问题上各国难以达成一致。 

来自新西兰的首席谈判代表也指出,“这份文本代表了‘不是最糟糕’的结果。”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坦言,虽然此次大会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进展,但仍有更多工作要做,决定大会结果的关键将是如何落实在格拉斯哥许下的承诺。

协议最大的遗憾之一是没有解决每个国家在未来十年内应减排多少和以何等速度减排的一个关键问题。

换言之,此次大会并没有为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制定一条明确的道路,而这可能会导致非常不同的结果:为了达到1.5摄氏度的目标,各国需要在2030年之前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45%(相比2010年水平);而根据目前各国政府的承诺,即使这可以全部做到——到2030年,排放量将增加近14%,全球将升温2.4摄氏度。

科学家警告,假使升温超过1.5摄氏度,发生致命热浪、暴雨洪灾、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系统崩溃等临界点灾难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另一个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富裕国家将做多少来帮助脆弱国家——尤其是因海平面上升而面临灭顶威胁的岛国——免受气候变化造成的破坏。

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和西欧大部分国家在内的富裕国家在过去170年中排放了导致今天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总量的50%。然而,部分发达国家领导人坚持认为,当务之急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快从煤电和其他化石燃料转向清洁能源。但后者反驳说,它们缺乏足够的财政资源,而发达国家的承诺的援助从来没有完全到位过。

许多发展中国家和观察员对发达国家在COP26上没有做出更进一步的财政承诺感到失望。虽然发达国家早在2009年就同意到2020年每年提供 1000亿美元的资金,但实际到位资金一直不足。在此次会议上,发达国家只是再次承诺将从2023年开始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

COP26上另一个争论焦点是发达国家是否以及如何补偿较贫穷的国家因气候变化而遭受的损失。后者呼吁发达国家应从碳交易市场中分一部分收益,设立另一个单独的名为“损失和补偿”的基金,而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则一直拒绝这一倡议。

展望未来

COP26是否为未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带来了更多的希望?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用以下的话语向所有关注气候行动的人表达了他的期望。 

“我知道你们可能会很失望,但前进的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会走弯路,有时候遇到艰难险壑。不过,我知道我们最终能够抵达目的地。我们在进行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战斗,这场战斗必须取得胜利。我们将永不放弃,绝不退缩,继续向前。” 

欧洲气候基金首席执行官劳伦斯·图比亚纳坦言,“《巴黎协定》正在发挥作用。尽管世界遭遇了疫情的冲击,但各缔约方已在加快行动,响应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号召,缩小与1.5摄氏度温控目标的差距,并将限制煤电写入大会决议。即便如此,我们还应采取更多行动。 ”

他强调,“我们还必须重视气候危机对脆弱人群的负面影响——本次大会未能向遭受气候变化冲击的人们提供最及时的帮助。随着气候变化,其负面影响将逐年恶化,因此我呼吁各国将投入在气候适应的资金翻倍,‘损失和损害’问题必须是明年COP27的首要任务。”

在COP26召开前,其曾被认为是“最后,也是最好的机会”。然而,事实却是各方在会后最终达成的《公约》仍然是一份没有“牙齿”、没有硬性约束力和惩罚机制的软性条约。不过,一份协议的重要性在于可否为接下来的事情奠定基础。至于COP26是否成功,人们恐怕要等到多年后才可得出公允的结论。

    责任编辑:胡甄卿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